新省委班子亮相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江东省政府大楼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混合着期待、审视与不安的气息。每一位踏入这座大楼的厅局级干部,脚步似乎都比往常更显沉稳,眼神交流中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揣测。权力的接力棒已经完成交接,但新的秩序尚未确立,所有人都在这片短暂的真空期中,谨慎地调整着自己的坐标。
九楼,省长办公室。林枫比平时更早到达,秘书已经将办公室收拾得一丝不苟,窗明几净,文件摆放有序。他站在窗前,看着楼下逐渐繁忙起来的街道,心中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省长之位,是舞台,也是漩涡中心。他深知,今天开始的每一步,都会被放大解读。
八点三十分整,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第一个到来的,是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建业。他五十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步履沉稳,是省府有名的大管家,服务过两任省长,深谙机关运行之道。
“林省长,早上好!”杨建业的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办公厅全体同志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委的决定,热烈欢迎您主持省政府工作。这是近期的日程初步安排、待阅文件清单以及各厅局主要负责同志的基本情况简介。”他将几份材料整齐地放在林枫办公桌的特定位置。
林枫转过身,微微点头:“建业秘书长辛苦了。省政府这台机器要高效运转,离不开办公厅这个枢纽。规矩照旧,但效率要更高,尤其是对上对下的协调沟通,要更加及时、精准。”
“请林省长放心,我一定恪尽职守,确保政令畅通,服务到位。”杨建业的表态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的态度,意味着省政府中枢机构的平稳过渡和效忠,这是林枫开展工作的基础保障。
杨建业刚离开不到五分钟,省发改委主任孙为民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他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脸上带着惯有的、属于“小国务院”掌舵人的那种沉稳与自信,但今天,这份自信里掺杂了更多的请示意味。
“林省长,打扰您几分钟。”孙为民将文件夹打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这是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初步分析,以及‘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另外,关于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和下一步重点工作抓手,我们牵头拿了一个初步思路,请您先行把关。”
林枫没有立刻翻看,而是看着孙为民,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发改委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总参谋部、总项目部、总协调部,位置关键,责任重大。思路可以大胆设想,但方案必须小心论证。特别是对于北阳转型升级经验在全省的推广借鉴,一定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拿出有针对性的、可落地的具体路径,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生搬硬套。这份思路先放我这里,你们也再深入研讨,关键是吃透省情,摸清底数。”
“明白,林省长!”孙为民立刻领会了林枫话中的深意——既要保持发展连续性,也要尊重地域差异性,更要点明“北阳经验”的推广必须由省政府主导、科学论证。“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尽快拿出成熟方案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孙为民的表态,标志着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初步向新省长靠拢。
孙为民前脚刚走,省财政厅厅长何健后脚就跟了进来,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财神爷”的到来,总是备受关注。
“林省长,这是截至上月末的全省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和库款报告。”何健递上的报表数据清晰,“厅里全体同志坚决支持您的工作,一定管好家、理好财,确保省级财政资金精准、高效、安全地服务于全省发展大局和您的决策部署。”
林枫接过报表,快速浏览了几个关键数据,说道:“财政是庶政之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你们财政厅要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一方面,要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好民生、工资、运转等刚性支出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另一方面,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效果来。”这番话,既是对财政工作的原则要求,也隐含着对未来资金安排主导权的宣示。
“是!我们一定严格执行预算,强化绩效管理,把您的指示落实落细。”何健的回答毫不含糊。财政这条线的支持,对林枫至关重要。
接近十点时,一个身影的出现,让走廊里偶尔经过的工作人员都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是新任省公安厅厅长张彪。他依旧保持着军人般的挺拔姿态,穿着合身的警服,肩上的警监衔章熠熠生辉。他从北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任上,被直接提拔为省公安厅厅长、党委书记,并提名为省政府副省长人选(需后续履行程序),这无疑是林枫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林省长!”张彪敬了一个标准的礼,声音洪亮。虽然场合变了,职位高了,但他眼神中的那份坚定和忠诚没有丝毫改变。
林枫绕过办公桌,走到他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胳膊,没有过多的言语:“来了就好。省里情况更复杂,担子更重,政法这条线,特别是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请林省长放心!全省公安干警坚决听从省委、省政府和您的指挥,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定为江东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营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张彪的回答斩钉截铁。他的晋升和迅速到位,不仅意味着林枫对北阳基本盘的巩固,更将其影响力实质性地拓展到了全省的政法系统,这是一股强大的保障性力量。
张彪之后到来的是新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健。他从北阳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任上调任省工信厅这个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同样是林枫点将的结果。王健显得风尘仆仆,但精神抖擞。
“林省长,刚从下面几个地市调研回来。”王健打开笔记本,“北阳的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产业不转型死路一条,但转型路径必须精准。到了省里,感觉视野开阔了,但责任也更具体了。我们初步梳理了全省工业的家底,特别是几个老工业基地的情况,感觉形势不容乐观,转型压力比北阳当年只大不小。我们正在抓紧研究,争取尽快拿出一套结合全省实际、能激发各地内生动力的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方案。”
林枫示意他坐下:“工信厅是全省工业经济的‘司令部’。你的任务很明确,就是把在北阳证明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方法,与全省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重点研究如何帮助那些‘老、大、难’的国有企业焕发新生,如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案不追求标新立异,但要实用、管用。省里会给你全力支持。”
“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了!”王健目光坚定,“我们一定拿出一个像样的‘全省版’转型升级方案来!”王健的调任,是林枫将其经济治理理念向全省推广的关键落子。
中午时分,林枫接到了省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悦打来的电话。这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关键的位置。李悦从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上,被提拔交流至省委组织部担任常务副部长,主持日常工作,这步棋意味深长。
“林省长,不方便过去,电话里向您报到。”李悦的声音透过听传来,依旧保持着那份冷静和条理,“部里近期正在按照省委要求,筹备全省组织工作会议,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需要配班子、选干部。各地市班子情况,我们正在做全面摸底和分析。”
“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你要把握好原则和尺度。”林枫语重心长,“选人用人是风向标。要突出实践实干实效,把那些真正敢于担当、善于攻坚、作风过硬的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为全省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有什么重要情况,及时沟通。”
“明白,我会严格按政策办事,及时向省委和您汇报重要情况。”李悦的回答滴水不漏。她身处要害部门,将成为林枫观察全省干部动态、贯彻省委(在可能范围内体现林枫意志)用人意图的重要倚仗。
下午一上班,省教育厅厅长周慧前来汇报工作。她因在北阳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方面成效显着,被提拔至省教育厅担任厅长。
“林省长,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工作,但也是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石。”周慧汇报着工作思路,“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将北阳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深化,希望能为江东未来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储备更多更优质的人力资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投入是战略投资,再重视都不为过。”林枫肯定了她的方向,“这件事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特别是职业教育,要紧紧瞄准我省产业发展方向,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件事,省政府会持续关注和支持。”周慧的晋升,意味着林枫重视的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战略,在省一级层面得到了延续。
随后,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等主要政府组成部门的负责人,也都依照排序,陆续来到林枫办公室进行简短的工作汇报和表态。每个人的言辞都经过精心斟酌,既表达了在省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基本态度,也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位新省长的风格和关注点。整个下午,林枫办公室的门仿佛成了一个旋转门,上演着一场无声的政治站位仪式。
临近下班,林枫主动前往省委大楼,向省委书记陈启明汇报第一天的工作情况。这是规矩,也是姿态。
在陈启明那间比省长办公室更为宽大、也更具威仪的办公室里,林枫用了约二十分钟,简要汇报了与主要政府部门负责人接触的初步印象,以及省政府近期打算重点推进的几项工作,再次提到了在调研基础上稳妥推广北阳经验的设想。
陈启明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身体微微后仰,手指依然习惯性地在扶手上轻轻点着,听得很仔细。
“林枫同志,效率很高嘛。”陈启明听完,脸上露出一丝看不出深浅的笑容,“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你能这么快进入角色,很好。刚才你提到的几项工作,方向是对的,特别是强调调研和因地制宜,这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加重了些,“不过,推广经验一定要慎重,要充分考虑各地的承受能力和基础条件。省政府先把方案做扎实,多方论证,确保科学可行。省委这边,会统筹全局,把握好方向和节奏。”他再次强调了省委的最终决策权,并对“北阳经验”的普适性保持了审慎态度。
“陈书记的指示非常重要,我们一定严格执行,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进行。”林枫态度谦逊地回应。
离开陈启明办公室,林枫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审视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背上。与这位新班长的磨合,注定不会轻松。
晚上,林枫回到位于省委常委院的住所。这是一栋二层小楼,比北阳的宿舍宽敞雅致了许多,但此刻却显得格外空旷和冷清。沈明月的手续尚未办完,孩子也还在北阳,这里只有他和一名负责生活服务的服务员。
他拨通了沈明月的电话。
“第一天,感觉如何?”沈明月的声音带着关切。
“该见的都见了,该表的态都表了。”林枫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语气中透着一丝疲惫,“程序上走了一圈,算是初步接上了头。不过,新书记……思路很清晰,也很有主见。”
“意料之中。你刚上去,立足未稳,多请示、多汇报是必要的。”沈明月提醒道,“张彪、王健他们几个,虽然都到了位,算是你的得力臂助,但你也要注意影响,用好,但不能用得太过显眼,免得授人以柄,说你在搞‘北阳帮’。”
“我心里有数。”林枫叹了口气,“只是感觉,和在北阳时完全不同。那时候目标明确,阻力虽大,但决策果断。现在……处处要权衡,时时要考量,心累。”
“位置越高,看到的风景越广,需要平衡的东西也越多。早点休息吧,别想太多。”
挂断电话,林枫独自走上二楼的阳台。初春的夜风带着一丝凉意,远处省城的夜景璀璨夺目,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这片繁华之下,是无数利益的交织和力量的博弈。
他回想起今天见到的一张张面孔,听到的一句句表态。杨建业的沉稳,孙为民的审慎,何健的精明,张彪的忠诚,王健的干劲,李悦的缜密,周慧的务实……这些政府口的主要官员,以及安排到关键岗位的旧部,构成了他作为省长的初始班底和基本盘。这让他有了初步稳住局面的底气。
然而,陈启明那双锐利而充满掌控欲的眼睛,以及省委那边尚未完全明朗的态度,都预示着前路绝不会一帆风顺。省长这盘棋,开局他勉强布好了阵势,但棋局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他需要更快地熟悉全省的复杂情况,更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能让陈启明和常委会都无可挑剔的施政成绩,才能不仅仅是在程序上,更是在实质上,真正站稳脚跟,赢得属于省长的权威和话语空间。
夜风吹拂着他的头发,林枫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无论多么复杂的局面,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他转身回到书房,灯光下,还有厚厚一摞文件等待他批阅。省长之路,始于足下,容不得半点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