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喜悦的氛围戛然而止,燕非不可思议地注视了使者好一会儿,开口询问道:

“大王这是何意?如今对宣战争即将开始,本帅必须坐镇西军,整军备战,如何能返回燕永?就算大王要见本帅,也该是本帅带着增援的人马来到此处。”

使者淡然地说了一句:

“大王何时下过令,要对宣国用兵?”

燕非一时哑然,双拳攥得像石头一样紧密。他的拳头猛地一挥,急切地呼叫道:

“可恶!难道大王不知道,此时正是对宣国人用兵的天赐良机吗?此时不伐宣虏,更待何时?”

燕非一边说,一边还急得跺脚。

使者仍然只淡淡地说道:

“对宣用兵之事,尚处商议之中,大王召元帅前去,正是为了同元帅面议此事。”

“竟然如此……”

燕非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阵,最终,他还是无奈地一挥手,朝使者点了点头。

“好吧!本帅明白了,本帅回燕永就是了!”

燕非跟着使者,大步走向营帐之外。在走到营门前时,燕非回头看向了自己麾下众将,朝他们吩咐道:

“本帅不在期间,就由尔等主持好整军备战之事,对宣战事一定会爆发,我们一定要一举战胜宣虏!”

“是!”

诸将齐声高呼。

与此同时,使者则回头扫了一眼燕非,眼神中充满了忌惮之色。

……

……

“禀告大王,燕非元帅回来了。”

“是吗?”

燕悼宜手里捏着卷宗,抬头看了一眼前来的使者,又低下头去瞧卷宗,并开口询问道:

“那……燕非及燕非帐下众将态度如何?”

使者眉头微蹙,向燕悼宜禀报道:

“骄兵悍将,自行其是。”

“唉……”

燕悼宜轻轻叹了一口气,他点了点头,向使者说道:

“本王清楚了,陈前元帅也从前线回来了吧?”

“禀报大王,陈元帅已经抵达燕永近郊,很快就能赶到了。”

“嗯,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遵命!”

使者退下后,燕悼宜放下卷宗,坐在原处,凝望着一旁冒着烟雾的暖炉,眼神分外忧怅。而他的儿子燕洛则始终侍立在父亲身旁,不发一言,观察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心中似乎也有着不浅的思量。

“唉……”

燕悼宜又长叹了一口气,道:

“这些个将军、统帅,何时能首先考虑我大燕呢?自行其是,自作主张,真是要反了天了。”

“父王……”

燕洛关切地望向父亲,犹豫一阵后,他决定向父亲开口说道:

“如若父王当真看其不惯,又为何不……将之尽皆罢黜?”

“鸟尽弓藏吗?”

燕悼宜抚着下颚,喃喃了一声,这却给一旁的燕洛一个激灵,燕洛赶忙补充道:

“此儿臣痴愚之见,父王……不必在意!”

“嗯……”

燕悼宜从席子上翻了个身,目光由复杂走向淡漠,道:

“这并非是什么痴愚之见,而是……最终之手段,只不过……”

一丝惋惜流淌过燕悼宜的眼眸。

“诸将之心,终究是向着我大燕的,而为了一己之得失,做出先己身后家国之事,确实是人之常情,本王倒也……不是不能体谅。

本王老了,这人一老,就容易念旧,身边的东西只能多不能少,尤其你娘死后,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罢!不说这些了,如若能和平解决,又何必兵戎相见?

况且无论是燕非还是陈前,他们都从前线回来了不是?本王的面子还是好使的,至少他们都愿意听本王的号令,一起好好地谈一谈,把一时过意不去的,都谈妥当了,这事也就算过去了。”

“父王英明!”

燕洛朝燕悼宜一拱手,但垂下的眼眸却显得有些灰蒙蒙的。

“呵呵呵……”

燕悼宜笑着摆了摆手。

“英明个什么?一个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老人在垂死挣扎罢了,倘若是一个真正的王者,一定……一定会有比本王更英明的做法。”

说罢,燕悼宜便将目光转向了燕洛,静静看着自己的儿子。燕洛被注视得有些紧张,立马说道:

“父王这是何话?您为稳固大局,保证团结,做的已经足够多了,此儿臣亲眼所见,无比钦佩,即便换作我大燕历代先王,也未必会比您做得更好。”

“是吗?”

燕悼宜捏着下巴,嘟哝了一声。露出淡然的一笑后,他再次说道:

“你对高王的事迹了解几何?”

燕洛一愣,高王?燕高王燕式,那可是带着燕国走向独立的英雄,是燕国最为伟大的人物,燕国百姓,无不是听着高王的故事长大的,自己岂有不知道高王的道理?燕洛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儿臣若不对高王之事迹了如指掌,何有颜面自称高王之子孙。”

“那都是些前人想要你看到的事迹罢了!”

燕悼宜的目光突然变得冷峻起来,可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恢复如常。

“也罢,这些事情很复杂,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以后有机会我再同你说明,准备参加军事会议吧!”

燕悼宜起身,准备带着燕洛一同召开军事会议。

在燕国,军事与政治是两大隔绝的板块,文官无权对武官采取任何干涉,无法命令武官做任何事。

同样,武官也影响不了文官的决策,对朝局决策的干涉十分有限。燕国的军事与政治,由此成为了两大独立运行的系统。

而这两大系统唯一的纽带,即是燕王本人,只有燕王可以既对文官系统乾纲独断,也对武官系统发号施令。

看上去,文官与武官各自独立,因此处在平等的地位之上。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前文已经交代过,燕国并非国家拥有军队,而是军队拥有国家,武官的地位从来都是高文官一等。

燕国的这些个文官,与其说是燕国这个国家的官僚,不如说是燕王的政务团队,替燕王处理政务,类似于燕王身边的一帮幕僚。

这种独特情况,就导致了燕国发生紧急事务时,往往分为两种会议,一种是政务会议,即燕王召集文官们商讨政务之处理,另一种即是军事会议,燕王会召集武将决定军事之方针。

此番燕悼宜所要举办,正是后者。

军帐之下,包括燕非在内的燕军众将皆在等候着燕悼宜到来并主持军事会议。

尽管等候的时间并不算久,可燕非早已不耐烦,只觉得等待的每一秒都比一年还要漫长。

燕非急地跺了跺脚,咬牙叹息道:

“唉!大王为何还未到来?讨伐宣虏之事,宜速不宜迟,必须立刻做好充分准备,方能势如破竹,如今大王却要我等在此慢慢等候,实在是贻误军机啊!真是急死本帅了!本帅还要回西线主持军务,如何能经得起这般消磨?”

站着燕非对面的一员长须将领朝着燕非拱了拱手,微笑着说道:

“元帅稍安勿躁!大王每日日理万机,忙碌岂会逊于我辈?我等身为将领,当多多体谅大王才是,怎可轻易出言抱怨呢?恐非人臣之道也!”

说话的这名将领留着三绺长须,面相有些显老,看模样大概在四五十岁上下。

此人高大而健壮,是一个样板式的军人形象,可他微笑时眼眸中、嘴角中流露出和蔼恭敬,似乎无形之中拉近他与别人的距离,令人倍感亲切。

这名将领的名字叫作马成,是燕军中颇有资历的老将。

听了马成的话后,燕非暂时按捺住不耐烦,不再口出抱怨之言,静静等候着燕悼宜的到来。

很快,燕悼宜就带着燕洛走入大帐之内。燕悼宜先是环顾了一眼众将,见其中的许多人都将急迫之色挂在脸上,一时也能清楚这些将领是何想法。他朝着主位走去,一边走,一边向众将开口说道:

“各位将军想必也明白了,此番会议所要讨论的,正是是否要对宣开战一事……”

“末将有话要说!”

燕悼宜的话音还不曾落下,燕非就急不可耐地开了口,这般行径令一旁的马成与燕洛都一蹙眉头。而燕悼宜的眼中则闪过一抹不忿,可还是以平和的语气,对燕非说道:

“那你就说吧!”

“是!大王!”

燕非拱了拱手,接着就出列开始他的讲述:

“大王!昔日宣虏得以独立,正是有赖我大燕之援手,然宣虏自独立以来,国势日盛,日渐骄纵,常有威逼我大燕之意,甚至意欲坐视我大燕与凝虏相斗,以便其从中谋利,此等狼子野心,凡我大燕忠贞之士,如何能够忍耐?

今天谴宣虏,灾祸横行,敌已然呈大厦将倾之势,此乃天授我大燕以破敌良机,我燕军当乘势西进,一举击破宣虏,使其无以为我大燕之祸害。

其后,我大燕攻破凝虏也易如反掌,千秋大业,指日可待!如今昭人即将北上,我燕军又何故踌躇不前?两相夹击,宣虏安有不败之理?万望大王勿要踌躇,派遣末将出阵,必让宣虏尽皆披靡!”

燕非越说越激动,眼里仿佛燃烧着熊熊烈焰,甚至一些将领也按捺不住心中之激动。

燕悼宜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燕非慷慨陈词完毕后,燕悼宜只是挑了挑眉头,淡淡说了一句:

“哦,说完了吗?好,还有别的人要发表意见吗?”

“末将有话要说!”

“末将也有话要说!”

“还有末将!还有末将!”

许多站在燕非身旁的将领都争先恐后地要发言,而燕悼宜波澜不惊,来者不拒,给了每个人发言的机会。

这些人的发言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主张要对宣国人用兵,只要大燕的铁军趁着这个时候杀向宣国,宣国人就会作鸟兽散,被燕军洪流给碾成碎片。

燕悼宜听了半天,都快要打哈欠了。

燕非等人没有感受到燕悼宜的异样,只觉得他们这么多人一致赞成要对宣国用兵,燕王就算是心存异议,可众意难违,还不是会批准此次用兵行动?

没必要担心些有的没的,此番出兵,他势在必得,一百头牛也拉不回来,对宣的战事一定要打响!

燕非以及其支持者志得意满,并滔滔不绝地劝说燕王一定要对宣国用兵,仿佛不对宣国用兵就是触犯了天条,要遭受上天的惩罚。

就在燕非等人的目光聚焦在燕王身上,主战情绪空前之高涨时,一阵大笑从营门外传了进来,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朝门口望去。

只见一道人影大步进入大营之内,这道人影来到门口之时,射入帐内的阳光被遮挡大半,令整座大帐都暗下来了那么一瞬。

入内之人昂首阔步,抬头挺胸,脚下生风,明明身材并不比帐内的人高出个多少,可就是令人觉得他比帐内每一个人都高上那么一头。

再看那巍然挺拔的身躯,古铜镜色的肤色,粗壮的双腿与双臂,还有那清澈如大海之水的眼眸,以及不怒自威、霸气威武的气概。简直就是一个从评书里走出来的英雄人物,旁人哪怕是看了一眼,就永生不会忘却。

来人身上披着银色铠甲,后面挂着鲜红披风,铠甲与披风上都挂了不少未曾消融的雪子。

他一手握着腰间之剑的剑柄,一手则紧握成拳,旁边还挂着装满箭矢的箭篓,俨然一副从前线退下不久的模样。

再细看此人的长相,面部轮廓分明、魁岸过人,五官端正而标准,三绺长须整齐不乱,似是经常进行打理,看上去颇为俊朗,给人以凛凛之英气。

他脸上的肤色较深,一些疤痕也得以进行隐匿,可还是有几道较为明显的疤痕,如左侧脸颊的刀疤,以及额头上的一处划伤显得尤为明显,令人观之不免触目惊心。

也正是他那较深的肤色,将他冰晶石般的双眸衬托得更为明亮,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可以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内心,那么此人的内心就如冰晶般澄澈,也如冰晶般清冷。

此人,便是有着当世第一名将之称的燕国大将,陈前。

而在陈前身后,还跟着一个长相很是清秀、令人分不清是男是女的随从。

此人面容冷峻,将手搭在腰间之剑的剑柄之上,冷漠的眸子时刻注意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似是随时为陈前保驾护航。

陈前带着他那豪气冲云的笑声走进大帐,举目环顾帐下众将,尤其在燕非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他的笑意渐渐变得轻蔑起来,眼神中的寒意也随之加剧。

见到陈前前来,马成、燕悼宜等人明显眼前一亮,而燕非等人则是眉头一皱,有的还悄悄冷哼一声,明显对这陈前戒心颇重。

而陈前在打量一遍帐下众将后,轻轻摸了摸下巴,显得十分散漫地开口说道:

“凡是主张向宣国用兵的,有一个算一个,你们的脑子是让骡子踢坏了吗?”

“你说什么?”

燕非忿然瞪向陈前,一只手已经牢牢握住剑柄,剑刃离从剑鞘中拔出只有一步之遥,可最终他还是将剑刃牢牢扣在了剑鞘之中,不敢对陈前亮剑。

见燕非即将拔剑,陈前身边的随从也要拔剑,等到燕非扣回剑刃时,这名随从也将剑刃收了回去。

尽管没有拔剑,燕非的怒火还是不曾减少丝毫,他伸手指着陈前的鼻子,对陈前厉声呵斥道:

“陈前,你有种把刚刚的话再说一遍!哼!不要以为你平胡有功,就可以目中无人了!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行兵布阵,我燕非岂会逊色于你?你敢不敢同我比试?”

“行啦!不要吵了!”

燕悼宜皱着眉头,终止了燕非的叫嚣。燕非忿忿不平地看向燕悼宜,抱拳禀报道:

“大王!分明是这陈前先出言挑衅,末将请求将此人打出大营,以儆效尤!”

燕悼宜撇了撇嘴,平静地说道:

“好歹也是万人之上的统帅,怎么就这点气量呢?陈元帅既然反对出兵,就有他反对的道理,燕元帅如若觉得不妥,等听完后再据理力争不就是了?一点异议都听不得,这可不体面。”

“是!”

燕非咬牙答应了下来。

接着,燕悼宜从主位上走了下来,脸上还挂着一抹和善的笑容。他快步走到陈前身前,亲自为陈前拍去铠甲上的雪子,注视着陈前说道:

“陈元帅,许久不见!本王甚是想念。您还是一如既往的威风堂堂啊!哪像本王老得都不成样子了。”

对陈前说完话后,燕悼宜还看了一眼陈前身后那相貌清秀的随从,笑着问候了一声:

“苏姑娘果然也在啊!您和陈元帅就像是风筝和影子,到哪都分不开!这么多年了,您好像一点也没有老,难道待在陈元帅身边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吗?哈哈哈哈哈……本王哪天也要抽空试试。”

这名随从没有说什么,而是向燕悼宜微笑致意。

陈前也轻轻笑了笑,他的眼中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对燕悼宜的尊敬。陈前向燕悼宜拱手道:

“大王客气了!您不也是威仪如常吗?只有大王在,陈某等人才可在前线放心征战。”

“哈哈哈哈……”

燕悼宜笑了笑,随即转身朝主位上走去,并向陈前再度说道:

“陈元帅啊!诸将似乎对你反对出兵宣国的意见颇有微词,不知你有何见教?”

陈前瞥了力主开战的燕非等人一眼,冷哼一声后说道:

“我只问一句话,如果凝国人在我们进攻宣国之际起兵偷袭,尔等是要一面应付宣国人的拼死抵抗,一面应付凝国人倾巢而出吗?

只要两条战线上出现了一个失误,瞬间就会导致灭顶之灾,尔等有谁能负的起这个责任?嗯?你们谁有话要说吗?”

燕非等主战派沉默了一会儿,他们全部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哪里会意识不到偷袭专业户凝国人会趁机露个一手?

但他们全部都下意识回避了这个问题,原先心里想的都是凝国人不过是一群无胆鼠辈,怎么可能敢来?

就算来了,也一定会将之打回去,总之一句话,讨伐宣国才是重中之重,凝国小儿不足为虑!是陈前的发问,让他们开口正式重视这个问题。

“哼!”

燕非猛地一挥手,直视向陈前。思考一番后,他率先展开他的反驳,怒斥道:

“战端未开而先虑其败,这如何不是祸乱军心,妖言迷众?如今昭人已然是出兵在即,宣人必将以主力防御昭人之北上,又能有多少兵力预防我大燕之铁骑?

我大燕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如何不是手到擒来之事?至于凝军,如果这些鼠辈当真不识相,意欲倾巢北上,以易关之守军,足以遏制其兵芒,待伐宣军之举得胜后,再南下增援易关,必令凝虏一溃千里!

我大燕立国百余年,难道不是在两线作战中杀出来的吗?如今就算是再次重演一遍两线作战,又有何妨?反观若是不出兵,让宣国从大灾中恢复过来,让昭军被宣军彻底击退,那我大燕军日后还想讨伐宣国,为时晚矣!必将永受宣虏之钳制!

此等战机绝对不容贻误,陈前你屡抗胡虏有功,我燕非敬你是善战敢战的汉子,可为何到了该对宣虏发起攻势之时,你却要极力阻碍?

莫非是惧怕我等建功立业,威胁了你陈大元帅当世第一名将的地位?想要养寇自重就直说!不要遮遮掩掩、拿凝国人当挡箭牌!”

“还请燕元帅慎言!”

见燕非连“养寇自重”的大帽子都扣了出来,马成即刻挺身调和,向燕非严肃地说道:

“燕元帅,讨论兵事,那就不要攀扯其它,更不要口出这等危险之言!我等身为大将,一言一行,所虑者应当为国家,岂可为一己好恶所左右?

燕元帅此言,不光无补于家国大事,还会滋生分裂,破坏团结,于国何利?万望将军勿出此言,一切以大局、大计为重。”

“哼!”

燕非轻蔑地冷哼一声,看也不看马成一眼。

在他看来,马成和那陈前一样,就算战功赫赫又如何?不一样是外姓将领吗?

既然是外姓将领,那心就是向着自己的。

唯有像燕非这等与大燕国休戚与共的王室成员,才会始终记挂燕国的利益。马成的这些话,看似有道理,实则不过是他们这些外姓将领的党同伐异而已,何足道哉?

“马将军,何必同此辈白费口舌呢?”

陈前看了马成一眼,眼中少有地带着温暖,而当他的目光转向燕非之际,则又成了一片严寒。

陈前望向燕非,冷冷说道:

“虽然你说了一大堆狗屁不通的屁话,但这堆垃圾中还有一句话是对的,那就是我大燕自立国以来长期处在两线作战的困境。

不是同时与昭人以及胡人开战,就是同时与凝人和胡人作战,而我燕国也的确全部挺了过来,这点并不错,可我只问一条,为了从两线作战的困境中脱困,我大燕都付出了什么?

十多年前林骁北伐,我大燕一面要同外胡激烈对抗,一面又突遭林骁奇袭,结果就是燕永之难,国都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苦撑百日,距离沦陷只有一步之遥。

尽管我燕军最后还是痛击了林骁,将昭人赶了回去,可燕永之难却成为了我大燕无法磨灭的痛楚,我想不必陈前就此再赘述些什么,这份耻辱与苦痛,在场的各位都很清楚,刻骨铭心的清楚。

之后凝国人派遣主力大军大举进攻易关,我燕军主力却在草原迎战胡虏,无力南下,结果就是易关告急,死伤将士无数,方才挺过了凝国人一次又一次凶猛的进攻。

最后凝国人还是在宣国人的调停下宣布停战撤兵,不然我燕军还要在易关付出更为惨重的伤亡。

种种教训近在眼前,道道伤痕还未痊愈,可我们的元帅、将军却在想着重蹈覆辙,让重大的灾难再一次降临在我大燕的国土之上,这难道不够愚蠢吗?这难道不够荒谬吗?

诸将不顾陷入两线作战之窘境,极力将我大燕推向战争,究竟是一心为国,还是贪功冒进?我陈前还是原先的那句话,如果两条战线上出现了一点失误,所带来的都将是灭顶之灾。

如果你们谁有本事杜绝这种情况发生,那我想我大燕早就一统天下了,又何止是一个宣国呢?呵呵呵呵……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你——”

燕非紧咬着牙关,恨不得用眼神在陈前脸上刨两个洞出来。

他很想继续反驳下去,无奈陈前刚刚说的这些恰好是燕国的政治正确。

燕永之围,是整个燕国上下都羞于启齿的巨大耻辱。

昭人趁着燕军主力北上进攻外胡之时轻兵奇袭,燕国人本以为林骁的人马是一触即溃的功劳簿,匆忙组建了几支人马就进行讨伐,结果在野战当中被林骁依次击溃,最后杀到了燕永城下,围困了燕永,

在这场惨烈战斗中,燕悼宜组织十多次突围全被林骁打回去,燕悼宜本人更是在战斗当中身受重伤,险些被林骁阵斩。

围困虽被解除,但燕永城内早已是饿殍遍野、尸骨遍地,就连燕王后也于此役中病故。

因此,燕永之围几乎是燕国人不可轻易触碰的话题,谁如果对这场战斗表示了轻视或不尊重,轻则开除国籍,重则注销人籍。

而燕非显然也不敢冒这险,在陈前将燕永之围当作例子时,燕非如若还是强言两线作战不足为虑,燕军必将势如破竹,那这纯纯是跟燕悼宜过不去,也是和自己过不去。

燕非在悄悄看了一眼自己的兄长,果不其然,提到燕永之围后,一直都表现得很是平静的燕悼宜也变得表情凝重起来,这是燕悼宜心中永远无法挥却的痛。

这种情况之下,一时半会间,燕非还真拿不出什么合理的话能够反驳陈前。

随着主战派领袖闭口不言,被迫保持缄默,其它主战派成员的气焰也消退了下去,关于对宣开战的倡议逐渐偃旗息鼓。

这等情形之下,哪一方的意见更值得被采纳,也就不言而喻了。燕悼宜对这场争论拍了板,说道:

“好!既然如此,是否要对宣开战也就可以决定了。鉴于凝国人还在虎视眈眈当中,对宣用兵必须慎重,我等当静观其变,万不可急功近利。

两线作战为我大燕带来过无数灾祸,我等没有不极力阻止其再度发生的道理。此事暂且告一段落,诸将不必再议!”

会议落下帷幕,决策正式敲定。有人为之高兴,那就有人为之愁苦,燕非无疑就是最为愁苦的那个。

他没有再争辩什么,而是果断来到燕悼宜的身前,向对方请求道:

“王上,既然大策已定,燕非也该回去驻防了。”

令燕非惊讶的是,燕悼宜并没有答应自己的请求,而是一脸浓浓笑意地对自己说道:

“欸!你我兄弟好不容易重逢一次,何必那么快就要分别?为兄不舍啊!西线防务一事,你不必担心,我自会派人主持,你也在外领军这么久了,不妨先待在燕永,好生修养个一阵,你我兄弟再叙叙旧?”

燕非像尊石像般愣在了原地。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