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被截留了!以“程序瑕疵”为由!
这一招,比直接的否认和诋毁更加阴险毒辣!
它不否认报告的存在,却让其内容陷入“悬置”状态,无法成为有效的证据。对方可以无限期地以“程序问题”为借口,拖延、篡改,甚至最终让这份报告“意外消失”!
“地区有关部门?哪个部门?凭什么截留我们的报告?!”赵铁柱第一个炸了。
那几位记者也敏锐地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何记者立刻追问:“唐莜莜同志,这是怎么回事?什么检测报告?是不是和你之前被查封的那些药粉有关?”
唐莜莜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和怒火,大脑飞速运转。对方动作太快了!显然在省里也有关系网,能在报告流转的关键节点进行拦截。
“小因,立刻追踪被截留报告的具体位置、经手人,以及所谓‘程序瑕疵’的具体内容。同时,检索所有可能介入此事的地区部门及其负责人与陈向东的关系!”
【追踪中……报告当前位于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厅机要室,经手人副主任科员孙伟(系陈向东远房表侄)。‘程序瑕疵’借口为‘送检样品封装流程与标准略有出入,需核实确认’。此理由极为牵强。当前能量:370\/500。】
果然!又是陈向东!他的手伸得真长!连地区行署的机要室都能插手!
“记者同志,抱歉,突发情况,我需要立刻处理。”唐莜莜对何记者等人说了一句,也顾不上他们探究的目光,立刻转向小刘,“刘文书,电话里还说了什么?农业局那边什么态度?”
小刘急得快哭了:“农业局接电话的同志也很气愤,但那边是地区行署办公厅直接下的通知,他们也没办法啊!刘副局长让您赶紧想办法,看能不能通过其他渠道……”
其他渠道?唐莜莜心念电转。林教授!省研究院!还有杨正清组长!
“铁柱哥!你立刻骑自行车去公社,用公社的电话,给省城林教授打电话,把情况告诉她,请她务必想办法从省畜牧兽医总站拿到报告原件或者确认函!要快!”
“王大哥,你跑一趟县里,直接去找农业局刘副局长,请他无论如何想办法拿到地区截留报告的书面依据,或者以县农业局的名义向上级反映情况!”
两人应声,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唐莜莜则看向那几位眼神发亮的记者。她知道,这件事瞒不住,也不能瞒。与其让对方歪曲事实,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
她深吸一口气,对何记者等人说道:“何记者,各位记者同志,既然你们还在,我也不瞒大家。事情是这样的……”
她将之前被查封药粉,以及按程序送省检测,如今报告出来却被无理截留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一份由省级权威机构出具,关乎我合作社牲畜防疫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报告,竟然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被地区某个部门以莫须有的‘程序瑕疵’扣留。我不知道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但我相信,党和政府绝不会允许这种阻碍生产发展、破坏营商环境的事情发生!我会通过一切合法途径,讨回一个公道!”
她的话,铿锵有力,直接将问题上升到了“破坏营商环境”的高度,并且暗示了背后的黑手。
何记者和她旁边的男记者飞快地记录着,脸上难掩兴奋。
这绝对是爆炸性新闻!农民致富带头人遭遇行政黑手,检测报告被无故扣押!这比单纯的正面典型报道更有冲击力!
“唐莜莜同志,您放心!我们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揭露这种不正之风!”何记者义正词严地表态,“我们回去一定会如实报道!”
唐莜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利用舆论的压力,至少能让对方不敢明目张胆地销毁或篡改报告。
送走心思各异的记者,唐莜莜立刻回到茅草屋,铺开信纸。她必须给杨正清组长写信!这是目前唯一可能直接干预此事的地区层面领导。
她在信中详细陈述了报告被截留的经过,点明了经手人与陈向东的关系,以及“程序瑕疵”借口的荒唐之处,恳请杨组长主持公道,督促相关部门立即放行报告。
信写好后,她让一个可靠的半大孩子立刻送往公社,想办法以最快速度寄往地区调查组驻地。
做完这一切,唐莜莜感到一阵虚脱。
【宿主,能量储备低于警戒线。建议适度休息,补充能量。】小因提示道。
唐莜莜揉了揉眉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走到七叶莲的苗床边,看着那些在精心照料下顽强生长的嫩芽,感受着它们散发出的微弱生机,内心渐渐平静。
她在等,等赵铁柱和王老五的消息,等林教授和杨组长的回音。
傍晚时分,赵铁柱第一个回来了,满脸汗水,却带着振奋:“莜莜!电话打通了!林教授非常生气,她说她立刻亲自联系省畜牧兽医总站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必须出具书面说明,确认报告真实性,并保留追究截留行为责任的权利!她还说,她会直接向省科委领导反映这个情况!”
太好了!有林教授在省里施压,对方想要篡改报告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不久后,王老五也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他带来了刘副局长的口信:“莜莜,刘副局长说,他已经以县农业局的名义,向地区行署和农业局发了紧急公函,质疑截留报告的合法性,要求立即放行。他还说……他还私下打听到,截留报告的命令,很可能来自地区行署某位副秘书长,那位和陈局长关系密切。”
线索越来越清晰,指向了更高的层面!
然而,对方既然敢这么做,必然也有所倚仗。关键的突破点,还在杨正清组长身上。
第二天一整天,都在一种山雨欲来的平静中度过。
直到第三天上午,一辆熟悉的吉普车再次驶入张家屯。下来的,正是杨正清组长和他的两名组员。他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尤其是杨组长,眉宇间带着压抑的怒气。
唐莜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忙迎了上去。
“杨组长……”
杨正清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多说,直接走进了茅草屋,坐下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重重地拍在桌上。
正是那份被截留的检测报告!旁边还附着一份地区行署办公厅出具的《情况说明》。
“报告我给你拿回来了。”杨正清的声音带着冷意,“原样,一字未改。”
唐莜莜心中巨石落地,连忙拿起报告翻看,结论页上清晰地写着:“送检样品成分安全,对常见畜禽病原体抑制效果显着,建议在进一步规范前提下进行小范围试用推广。”落款是省畜牧兽医总站的公章和专家签名。
她强忍着激动,看向那份《情况说明》,上面轻描淡写地解释为“内部沟通不畅,对程序理解存在偏差,现已纠正”,落款是地区行署办公厅,连个道歉都没有。
“杨组长,谢谢您!太感谢您了!”唐莜莜真诚地道谢。
杨正清冷哼一声:“谢我?我是看不下去有些人无法无天!为了私人恩怨,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使得出来!公然拦截省级机构的正式文件,真是胆大包天!”
他显然已经查清了背后的勾当,怒气难平。
“这件事,没完!”杨正清看着唐莜莜,眼神锐利,“这份报告,是你清白的证明,也是他们违规的铁证!我已经将此事连同那份《情况说明》,一并呈报给行署主要领导和省有关部门!我倒要看看,有些人还能蹦跶多久!”
他的话,等于向陈向东一派正式宣战!
然而,就在唐莜莜以为拨云见日,可以凭借报告和杨组长的支持彻底扭转局势时,杨正清组长却话锋一转,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他压低了声音,对唐莜莜说道:
“报告的事情暂时解决了。但是,唐莜莜同志,我这次来,还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要提醒你。”
他顿了顿:“我们调查组在核查陈向东相关问题线索时,发现他最近与省城某些背景复杂的人接触频繁,而且似乎还在暗中调查你父亲唐明川当年的一些旧事。我担心,他下一步,可能会从你父亲身上,做更危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