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桂花糕的甜香还萦绕在唇齿间,李鄞捏着玉筷的手指却微微收紧。三日内熟悉国情与朝堂势力——对一个连历史课本都忘得差不多的前社畜而言,这任务不亚于让他重新高考。

“陛下,要不要传张公公进来伺候?”守在殿外的小宫女见他放下碗筷,轻声问道。她叫春桃,是原主身边最贴身的宫女,昨天就是她第一个发现原主摔在台阶下的。

李鄞抬眼,想起系统面板里关于春桃的简单备注——忠心度中等,胆小但细心。他点头:“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穿灰蓝色太监服、面容白净的中年太监弓着腰快步走进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叩首礼:“奴才张德胜参见陛下,陛下圣安。”他声音尖细却不刺耳,是宫里伺候了三十年的老人,现任养心殿总管太监,也是原主登基后特意提拔的亲信。

“起来吧。”李鄞努力模仿着帝王的沉稳语气,指了指旁边的紫檀木凳,“坐。”

张德胜愣了一下,随即连忙摆手:“奴才不敢,奴才站着回话就好。”在宫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最清楚这位年轻帝王的性子——前三个月要么沉迷酒色,要么对着奏折发呆,从未如此和颜悦色地让他坐过。

李鄞也不勉强,开门见山:“朕昨天摔了一跤,有些事情记不太清了。你给朕说说,如今朝堂上的几位重臣,还有各地的藩王情况。”他刻意揉了揉额角,装作头疼的样子。

张德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压低声音回道:“回陛下,如今朝堂上最有分量的,当属三位国公和两位宰辅。英国公徐茂是开国元勋之后,手握京营部分兵权,性子刚直,凡事都讲祖制;成国公李景隆是太后的娘家人,掌管着工部和内务府,为人圆滑,最会揣摩上意;安国公赵毅负责兵部,常年驻守北疆,和英国公向来不对付。”

他顿了顿,见李鄞听得认真,又继续说道:“两位宰辅中,首辅王敬是三朝元老,学问深厚,门生遍布天下,但做事过于保守;次辅李嵩是去年刚提拔的,据说和安国公走得近,做事雷厉风行,就是有时候太急功近利。”

“藩王呢?”李鄞追问。他记得历史上不少王朝都栽在藩王作乱上,不得不警惕。

“藩王共有七位,都是先皇的兄弟或子侄。”张德胜的声音更低了,“其中势力最大的是宁王李衡,驻守江南富庶之地,手里有三万私兵,去年还以‘赈灾’为名,向朝廷要了不少粮草和银子;其次是晋王李锐,驻守西北,常年和匈奴交战,兵权在手,性子也最桀骜不驯,上次朝贡还故意推迟了半个月。”

李鄞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把这些名字和关系在脑子里梳理成一张模糊的网。英国公、安国公对立,成国公攀附太后,首辅次辅各有派系,藩王手握兵权——这大盛王朝的朝堂,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那太后那边……”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原主年纪轻轻登基,太后必然会插手朝政。

张德胜眼神闪烁了一下:“太后娘娘向来注重孝道,对陛下也颇为关怀。只是……成国公毕竟是太后的兄长,有些事情,太后难免会多听他几句。”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太后和外戚势力牵扯不清,是朝堂上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李鄞正想再问些细节,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跑进来:“陛下!张公公!太后娘娘驾临养心殿,已经到门口了!”

张德胜脸色一变,连忙起身:“陛下,奴才这就去接驾。”

李鄞心里咯噔一下,前世见丈母娘都腿软,现在要见当朝太后,还是个可能手握实权的“丈母娘”,他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他飞快地在脑海里呼唤系统:“系统,有没有应对太后的道具?比如‘嘴甜光环’之类的?”

【叮!系统商城初级权限未解锁,暂无此类道具。宿主可自行发挥,建议保持恭顺态度,避免直接冲突。】

没用的系统!李鄞在心里骂了一句,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寝衣的领口,快步走到殿门口迎接。

只见一群宫女太监簇拥着一位身穿明黄色宫装的中年妇人走来,妇人头戴凤钗,面容端庄,眼神锐利,仅仅是看了他一眼,就让李鄞觉得浑身不自在——这就是大盛王朝的李太后。

“儿臣参见母后。”李鄞依着记忆中的礼节,屈膝行礼。

太后走上前,伸手扶起他,指尖冰凉:“皇儿,听说你昨天摔了?身子好些了吗?”她的声音温和,眼神里却带着审视。

“劳母后挂心,儿臣已经好多了。”李鄞尽量让自己的笑容显得真诚,“只是还有些头晕,记不清一些事情。”

太后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殿内的早膳残席,又看向旁边站着的张德胜,语气平淡:“既然身子不适,就该好好休息。朝政上的事情若是拿不定主意,可以多问问王首辅,或者跟哀家商量商量,别自己硬撑。”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在提醒他——朝政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李鄞心里清楚,却只能点头应道:“儿臣明白,谢母后教诲。”

太后又说了几句关心身体的话,目光却在殿内扫来扫去,像是在检查什么。突然,她的视线停留在李鄞手腕上——那里还残留着一点体质强化液的淡蓝色痕迹,是刚才喝的时候不小心洒上的。

“皇儿,你手腕上这是什么?”太后皱起眉头,伸手就要去摸。

李鄞心里一惊,下意识地往后缩了一下。这个动作让太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怎么?皇儿还有什么事瞒着哀家?”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张德胜和春桃都吓得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声:“首辅王大人、次辅李大人求见!”

李鄞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说道:“母后,您看,两位宰辅来了,想必是有重要朝政禀报。儿臣先去见他们,回头再陪母后说话?”

太后看了他一眼,收回手,语气缓和了一些:“也好。你刚登基,朝政要紧。哀家就在偏殿等着,等你忙完了,陪哀家用午膳。”

“是,儿臣遵旨。”李鄞松了口气,连忙吩咐春桃:“伺候太后去偏殿歇息,上好茶。”

送走太后,李鄞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转身看向殿外走来的两位大臣。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穿藏青色官袍,面容和蔼,正是首辅王敬;旁边跟着的中年男子身材微胖,眼神精明,是次辅李嵩。

“臣王敬(李嵩)参见陛下,陛下圣安。”两人跪地行礼。

“两位爱卿平身。”李鄞走到龙椅上坐下,努力让自己的坐姿显得威严,“不知两位爱卿今日前来,有何事启奏?”

王敬率先开口:“回陛下,昨日江南巡抚奏报,江南多地暴雨,河堤决口,已有三县被淹,请求朝廷拨款赈灾。臣与李大人商议后,觉得此事紧急,特来请陛下定夺。”

赈灾?李鄞心里一紧。这可是大事,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民变。他刚想问问具体情况,李嵩却抢先说道:“陛下,臣以为,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只是国库目前空虚,去年给北疆拨了军饷,今年又要修缮黄河大堤,实在拿不出太多银子。不如传旨让宁王从江南藩库中先垫付一部分,等国库充盈了再还给他?”

李鄞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李嵩这是想把皮球踢给宁王李衡。可昨天张德胜刚说过宁王手握重兵,野心不小,让他垫付赈灾款,他会愿意吗?

果然,王敬立刻反驳:“不可!宁王藩库虽丰,但藩王私库与国库向来分明,强行让宁王垫付,恐会引起藩王不满。臣以为,不如先从内务府拨款,再削减今年的宫廷用度,暂缓修缮黄河大堤,先解江南燃眉之急。”

“削减宫廷用度?”李嵩挑眉,“王大人这是要让陛下和太后过紧日子?而且黄河大堤关乎北方百姓安危,岂能暂缓?依臣看,还是让各地方官先自行筹措,再让英国公和安国公各从军中拨一部分粮草支援,这样既不用动国库,也能解决问题。”

“胡闹!”王敬气得吹胡子瞪眼,“地方官若是能筹措,何必向朝廷求援?从军饷中拨款,若是北疆和京营出了变故,谁来负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一个坚持从内务府和宫廷用度入手,一个主张让藩王和军方分担,互不相让。

李鄞坐在龙椅上,听着两人的争论,脑子飞快地运转着。他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赈灾款的问题,更是朝堂各派系之间的利益博弈——王敬代表的文官集团不想让军方和藩王插手民政,李嵩则想借机拉拢军方和藩王,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

而他这个皇帝,就是这场博弈的裁判。

可他刚穿越过来,对国库虚实、地方情况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若是贸然下旨,很可能会得罪其中一方,甚至引发更大的麻烦。

看着争吵不休的两位宰辅,李鄞想起系统发布的主线任务——熟悉国情和朝堂势力。现在看来,光靠张德胜的口述远远不够,他必须自己去了解真实的情况。

他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好了,两位爱卿不必再争。”

王敬和李嵩立刻停了下来,齐齐看向他。

“江南赈灾之事重大,容朕三思。”李鄞沉声道,“王首辅,你把江南巡抚的奏折给朕送来,再整理一份国库收支明细和各地藩库的大致情况;李次辅,你去调查一下黄河大堤的修缮进度和军中粮草储备。明日早朝,朕再与众卿商议对策。”

这个决定既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又给自己争取了时间,算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

王敬和李嵩对视一眼,都没想到这位向来糊涂的皇帝会说出这样的话,但也只能躬身应道:“臣遵旨。”

两人退下后,李鄞靠在龙椅上,长长地舒了口气。当皇帝果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光是应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就已经让他头皮发麻。

“陛下,太后娘娘让奴才来问,午膳是否准备好了?”春桃小心翼翼地走进来。

李鄞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让御膳房准备吧。对了,张德胜呢?让他进来。”

很快,张德胜走进殿内:“陛下有何吩咐?”

“你给朕找一些关于大盛王朝的史书、地理志,还有近年来的奏折汇编,越多越好,送到御书房。”李鄞吩咐道,“另外,再给朕安排两个可靠的侍卫,朕想去御书房待着,任何人不见,除非太后那边有急事。”

他必须争分夺秒地恶补知识,不然别说完成系统任务,恐怕连这龙椅都坐不稳。

“是,奴才这就去办。”张德胜躬身退下。

李鄞站起身,走向御书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他摸了摸胸口,那里跳动着一颗年轻而有力的心脏。

前世的李鄞已经死了,死在那个冰冷的十字路口。现在的他,是大盛王朝的皇帝李鄞。

不管前方有多少暗流涌动,他都必须走下去。这一次,他不能再输了。

御书房内,堆满了厚厚的书籍和奏折。李鄞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大盛纪要》,目光坚定。

“那就……开始吧……”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