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理寺公堂的青砖地还凝着薄冰,三法司的朱漆案几上,笔墨砚台在雪光里泛着冷光。

柳仲礼抖着信笺大步跨上堂阶,玄色官服下摆扫过积雪,声音高亢如鹤唳:“此乃辛弃疾通敌密信,臣自民间密探处所得,字迹、印鉴皆与辛某奏疏无二!”他扬起信笺时,袖口露出半枚青玉扳指,在冷光中泛着幽蓝。

阶下众人屏息。

辛弃疾立在庭心,月白棉袍肩头落着未化的雪,目光扫过柳仲礼手中信笺,喉结动了动——那纸色他再熟悉不过,分明是端州新贡的澄心堂纸,可今岁户部贡单上,端州纸入库日期明明白白写着“淳熙十年春”。

“陛下明鉴。”辛弃疾向前半步,靴底碾过冰碴发出轻响,“此信非臣所书,亦非今世之物。”

满堂哗然。

大理寺卿惊得茶盏险些落地,御史台中丞手中惊堂木“啪”地砸在案上。

宋孝宗扶着御案前倾,目光如刀:“辛卿何出此言?”

“其一,此纸为端州贡纸。”辛弃疾伸手虚点柳仲礼手中信笺,“然今岁户部贡单载,端州纸于去岁冬遭水患,新纸入库在明年春。”他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绢,“臣已请王中书调阅户曹底册,此为抄件。”

王岊立在东侧廊下,闻言便将怀中锦匣呈与小黄门。

锦匣打开时,众人望见内里叠着的贡单,墨迹未干,“淳熙九年端州纸入库:淳熙十年三月”一行字赫然在目。

柳仲礼指尖微微发颤,却强撑着冷笑:“或有特批?”

“特批必有中书手谕。”辛弃疾话音未落,王岊已从袖中又取出一卷,“这是乾道年间至今所有特批用纸记录,并无端州纸特例。”他将纸卷摊开,竹简书脊相撞发出脆响,“柳中丞若不信,可当场核对。”

“其二。”辛弃疾未等柳仲礼开口,又道,“此信印油为青褐。”他解下腰间鱼符,露出内里一方铜印,“臣常用印油为深朱,户曹记录可查——今岁外衙所发印油,青褐者仅赐给秘阁校书郎誊抄《太平御览》。”

赵?突然插话,声音发尖:“狡辩!谁不知你私印——”

“赵使君可知,你命周文通伪造时,曾言‘拓印须用辛某去年十月奏疏’?”辛弃疾猛然转头,目光如剑刺向赵?,“然去年十月那道奏疏,臣用的是闽中朱砂,印油偏深。此信印油青褐,分明是拓了更早的旧疏——赵使君连伪造,都未亲验。”

赵?膝盖一软,几乎栽倒在雪地里。

他额角冷汗混着雪水,顺着下颌滴在官服补子上,洇开一片深褐。

“其三。”辛弃疾提高声音,“边报密信必有骑缝章、押角纹,此信却无。”他从怀中取出一卷《军报格式要览》,“臣任湖北转运副使时,曾参与修订边报规制,此为副本。”

三法司官员凑头查看,果然见信笺边缘平整如裁,连半枚骑缝印都无。

大理寺卿抚须长叹:“确是疏漏。”

柳仲礼急了,反手去摸袖中——他原想等辛弃疾词穷时,再抛出周文通已死的谎言,可此刻公堂外突然传来急促马蹄声。

“报——”绿芜掀帘而入,斗篷上的雪簌簌落了一地。

她身后跟着两个衙役,押着个浑身打颤的青衫男子。

“周文通带到!”

周文通一见赵?,“扑通”跪了个结实,眼泪鼻涕糊了满脸:“赵大人饶命!是您说仿得像就送我去福州,小的每写一页都拿给柳中丞过目……”他指了指柳仲礼,“柳大人说‘一字不差,方可定罪’!”

绿芜将漆盒呈给三法司,打开时,残稿上的字迹与堂中密信如出一辙,还有周文通按的朱红指印。

公堂霎时落针可闻。

宋孝宗“啪”地拍在御案上,震得茶盏跳了三跳:“好一个‘铁证如山’!”他盯着柳仲礼,“联素知你刚正,不想竟是个构陷能臣的奸佞!”

“陛下明鉴!臣冤枉——”柳仲礼扑通跪地,青玉扳指磕在青砖上,裂了道细纹。

“拉下去!”孝宗甩袖,“与赵?同下大理寺狱!”

衙役上前时,柳仲礼踉跄着去抓案几,却只碰翻了墨汁,黑水流了满地,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思——原以为辛弃疾不过是北来遗民,根基浅薄,不想那范氏夫人竟能挖到周文通,更不想王岊早将户曹底册誊抄妥当。

“臣非为复职而来。”辛弃疾突然跪地,积雪渗进靴底,凉得刺骨,“请陛下明诏天下:凡北来遗民,皆为宋民;凡忠义之士,皆为国军。臣愿继续镇守江西,屯田练兵,以待北伐。”

孝宗望着他肩头未化的雪,又想起辛伯送来的密信里,范如玉用朱砂画的那朵梅花——花瓣上的雪痕,分明是她连夜誊写口供时,窗隙漏进的落雪。

他喉头一热,伸手虚扶:“辛卿之心,天地可鉴。江西安抚使一职,仍由卿掌。”

退庭时,檐角冰棱坠地的脆响里,主战派官员纷纷围上来。

参知政事王淮握着辛弃疾的手直颤:“今日之胜,非一人之胜,乃正气之胜!”

江州城外的雪更深了。

范如玉立在青竹牌坊下,月白斗篷镶着兔毛滚边,发间银簪在雪光里闪着微光。

她望着远处三骑,见为首那人掀了斗笠,露出清瘦面容,眼眶霎时热了。

“郎君。”她迎上去,声音裹着雪气,“可还冷?”

辛弃疾翻身下马,伸手替她拂去肩头落雪:“不冷。”他望着她眼尾细纹里凝着的笑,忽然想起前日密信里那朵朱砂梅——原来她不是在等他救,而是与他并肩战。

二人并肩入府,却未去前堂,径直往后园梅林。

雪压梅枝,红瓣上凝着冰珠,像极了当年济南城破时,祖父临终前眼里的泪。

辛弃疾解下腰间剑囊,抽出祖父遗剑——剑身“还我河山”四字,在雪光里泛着冷冽的光。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范如玉轻声念。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辛弃疾接得自然,声音里裹着梅香。

二人相视而笑,泪落如珠,落进雪地里,瞬间凝成细小的冰粒。

当夜,书斋里烛火摇曳。

辛弃疾铺开新纸,重抄《御金三策》。

笔锋过处,墨香混着梅香钻进鼻尖。

写到末章时,他顿了顿,添注:“今伪信已破,奸徒暂退,然和议之根未除。自今日起,我策不求速成,但求步步为实;不求君信,但求民心归附。”

忽闻窗棂轻响,信鸽扑棱着落在檐角。

辛弃疾展开信笺,见是河北义军张六郎所报:“河北义军已聚三千,只待南军举旗。”他握信立于梅下,望着远处连绵雪岭,脑中兵法图势如江河奔涌——南北呼应,星火燎原。

更漏敲过三更时,范如玉端着姜茶进来,见他仍立在窗前。

月光透过窗纸,在他脸上投下梅枝的影子。

她将茶盏放在案头,轻声道:“明日要见屯田使,早歇吧。”

辛弃疾转头,见她鬓边沾着梅瓣,伸手取下别在自己衣襟:“好。”

案头新抄的《御金三策》墨迹未干,窗外梅枝在风里轻颤,像在应和他心中翻涌的千军万马。

归府三日,辛弃疾闭门谢客。

书斋里檀香萦绕,他静坐于案前,望着窗外未化的雪,指腹摩挲着祖父遗剑的剑鞘——那道凹痕,是他十六岁时随祖父夜探敌营,被金兵刀鞘砸的。

“爹,”他轻声道,“您看,孙儿终是为北来遗民争了口气。”

风卷着雪粒子打在窗纸上沙沙响,像是有人在应。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