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神京城寒意未消,太和殿内却热气蒸腾。
贾政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龙椅之上,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阶下文武百官。
大朝会如期举行,官员们依次出列奏报,没有繁文缛节,词藻朴实得近乎直白,可每一句都带着翔实的数据,掷地有声。
“陛下,京畿三州去年税银入库三百七十万两,较前年增加一百二十万两!”户部尚书躬身禀报,声音带着难掩的激动。
“陛下,新政推行半年,京畿一带清退贪腐官员八十七人,抄没家产折合银两千三百三十万两,国库已现充盈之态!”御史大夫补充道。
贾政微微颔首,心中了然。
自江南整顿初见成效,他便趁势在京城动了大手术——京畿一带执政官全部换为武官担任,这些人常年征战,行事雷厉风行,没有文官的瞻前顾后。
科举出身的文官则大多转为辅政官员,负责文案梳理、政策细化,各司其职,效率陡增。
政策执行速度大大加快,以往层层推诿的弊病少了许多,虽仍有掣肘,却已不再集中于皇宫,而是分散在各州府的旧势力中。
六部高官也换了近半数,抄家、致仕的不在少数,教坊司早已人满为患,塞满了获罪官员的家眷。
“陛下,新政虽有成效,却也引发不少非议。”礼部尚书出列,面色凝重,“不少世家联名上书,称武官执政太过刚猛,伤及无辜,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恢复文官治理京畿。”
“一派胡言!”不等贾政开口,兵部尚书、新晋京畿总领赵烈出列,虎目圆睁,“那些所谓的‘无辜’,哪个不是勾结贪腐、兼并土地的蛀虫?我等武官执政,只讲法度,不徇私情,才清退了这些害群之马!”
“赵将军此言差矣!”礼部尚书反驳,“治国当以仁为本,武官杀伐过重,恐失民心!”
“民心?”赵烈冷笑,“百姓要的是安稳日子,是苛捐杂税的减免,是贪腐官员的清除!新政推行后,京畿百姓赋税减轻三成,冤案昭雪二十余起,这才是真正的民心!”
台下官员瞬间分成两派,文官们大多附和礼部尚书,武官们则力挺赵烈,争执声此起彼伏。
贾政端坐龙椅,面色平静,心中却在冷笑——这些文官,多半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政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自然要跳出来反对。
“陛下,世家势力盘根错节,若强行压制,恐生祸乱!”吏部尚书小心翼翼地进言,“不如暂缓武官执政,安抚世家为上。”
就在这时,锦衣卫指挥使匆匆闯入大殿,单膝跪地:“陛下,紧急密报!江南甄家虽已配合新政,但其暗中仍与残余豪强勾结,且有证据表明,部分京城世家与海盗余孽有书信往来!”
“什么?”满殿哗然,文官们脸色齐齐一变。
礼部尚书更是惊得后退半步,眼神闪烁——他正是江南世家安插在京城的眼线之一。
贾政猛地拍案而起,龙颜大怒:“好胆!朕已给过他们机会,竟敢暗中勾结叛逆,妄图颠覆新政!”
他接过密报,快速浏览一遍,眼中寒光毕露:“赵烈!”
“末将在!”赵烈应声上前。
“即刻率禁军包围与甄家有勾结的三家世家府邸,清查罪证,捉拿人犯,一个都不许放过!”贾政厉声下令。
“末将遵命!”赵烈领命,转身就要离去。
“陛下,不可!”礼部尚书连忙阻拦,“仅凭一封密报,不足以定世家之罪,若贸然动手,恐引发朝野震动!”
“不足以定罪?”贾政冷笑,将密报扔到他面前,“这上面有他们与海盗往来的亲笔书信,还有甄家老祖与他们的密约,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
礼部尚书看着密报上的字迹,脸色惨白,再也说不出话来。
贾政眼神扫过台下,厉声喝道:“还有谁要为世家求情?”
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应声——谁都清楚,此刻求情,无异于自寻死路。
沉默片刻,一位白发老臣出列,正是前朝遗老、现任太傅张延龄:“陛下,世家乃国之柱石,若尽数清除,恐动摇国本!臣恳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随着他开口,又有十几位文官纷纷出列,跪倒在地:“恳请陛下三思!”
这是赤裸裸的逼宫!
贾政看着跪倒的文官,心中怒火中烧——这些人,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处处维护世家利益,阻碍新政推行,真当他这个皇帝是摆设?
“国之柱石?”贾政冷笑,“真正的国之柱石,是天下百姓,是廉洁奉公的官员,而不是这些勾结叛逆、鱼肉乡里的世家!”
他转身对锦衣卫指挥使道:“张延龄等人,勾结世家,阻碍新政,意图逼宫,拿下!”
锦衣卫们立刻上前,将张延龄等十几位文官死死按住。
“陛下,你不能这样!”张延龄挣扎着喊道,“我们是为了大宸江山!”
“为了大宸江山?”贾政怒喝,“你们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新政利国利民,你们却百般阻挠,今日不除你们,新政难行,天下难安!”
百官看着这一幕,吓得浑身发抖,再也没人敢质疑新政。
赵烈趁机进言:“陛下,京畿文官中,尚有不少人与世家勾结,不如趁此机会,彻底清查,以绝后患!”
贾政沉吟片刻,眼神坚定:“准奏!传朕旨意,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清查官员与世家勾结之事,凡涉案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太和殿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跪倒的文官被押下去,剩下的官员个个噤若寒蝉,不敢抬头。
贾政坐在龙椅上,喘着粗气,心中却满是快意——今日这场朝会,不仅粉碎了世家的阴谋,更震慑了朝野上下,为新政的全面推行扫清了障碍。
可他也清楚,这只是开始。
世家势力盘根错节,残余的旧势力仍在暗中蛰伏,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