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娜好容易把钱素梅行李放到货架上,刚要拿穆云清的行李,刘镇声已经过来了,帮着她放到架子上。
穆云清包里东西也不少,黎小娜顺手摸到一小捆大葱,“奶,你拿这么多葱,能吃完嘛?”
“啊?那,那要不扔两个?”穆云清掏出两颗大葱,她可不像钱素梅,她舍得,家里有的是。钱素梅舍不得,她刚要从穆云清手里接过去,旁边卧铺有人比她快,直接拿了过去,“正好我这煎饼缺,给我正好。”
一位须发皆白老头,操着京片子口音乐呵呵的拿着大葱卷着煎饼,“好吃,这一吃就知道是北方菜园子里的葱,要是有点酱更好了。”老头去自己包里翻找,穆云清从自己包里拿出一瓶大酱,默默递给他。
老头两眼放光,用葱叶蘸了一下,“不错不错,北方自家酿的陈年酱,大妹子,这酱要不也扔给我吧!。”
“咱可不是来扔东西的,你可别听那丫头胡说。老大哥,你吃这些就行了。”钱素梅抢先开口,她可真怕穆云清傻乎乎的啥都送人了,她也带了些咸菜大酱,可那也不妨碍看管穆云清的。
“哎呀!这不是开玩笑说着玩的嘛!我呢回京都,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老哥,我们陪孙女也去京都,听你这意思你是京都人啊!”穆云清坐下来和老爷子说起话来,他们说着话,黎小娜和刘镇声把行李也放好了。
“钱奶奶,你们先在这边坐着,我回去整理一下我那边。”刘镇声打着招呼离开。她们三人占着三个位置,这个老头正好和她们挨着,黎小娜提前订的是两个下铺,一个上铺,她在上铺。
黎小娜看这老头年纪有点大,现在坐火车早已放开,检查的也不严,也不用实名制,好多老人小孩都不要票钱,还有好多人逃票。这个时候管理接近混乱,自然火车上事故也多,什么人贩子,扒手,小偷,逃窜犯都有。
听着奶奶他们和老爷子聊天,知道这老爷子常年坐火车四处逛,老人有两儿两女,可惜都不在身边,女儿远嫁外省,儿子都出国了,老伴也去世几年了。
老爷子姓常,八十二岁,看样子身体健朗,面色红润,就是头发胡子都白了,瞅着像个老寿星。两个老太太和常老爷子聊的挺欢,钱素梅是个没见识的,那是佩服老爷子命好,有钱,穆云清觉得老爷子有文化,见多识广。
黎小娜本来是听他们聊,听着听着也跟着聊上天了,因为黎小娜也步入过老年,虽然是没几年,可她还是能和这几个老人产生共鸣。
虽然这两年黎小娜已经逐渐恢复起自己青春,也接受了初中生人设,可她还是比较愿意和老年人聊天,遇到这么个健谈又知道好多有趣事的老头,她也加入进去了。
几个老人越聊越融洽,花生瓜子都安排上了,老爷子姓常,叫常青山,他高兴拿出自己的小零食,鸡爪子,豆干,饮料,邀请她们一起吃。
常老爷子又拿出自己包里的苹果,梨,枣子,花生,两个老太太看着满桌子农产品面面相觑,这是要比谁的土特产多?钱素梅虽然住在城里,可康秀娟每年也没少过她什么,还都是最好的,她吃不吃是她的事。
穆云清包里也有一些苹果,常老爷子也有点尴尬,他和他们聊天已经知道他们是农村人,家里有果树,有田地。可他去了闺女家,带回来的都是这些,一路上还送出去好多呢!
黎小娜扒着花生问:“常爷爷,京都都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哎呀那可多了,我告诉你们,我可是京都老人,我反正没什么事,你们想玩我带你们溜达,保证花最少的钱看最好的地方。”常青山老爷子提起京都的景致和吃食那是如数家珍。
从故宫说到八达岭,从豆汁说到烤鸭,钱素梅更关心吃住,她问:“老常大哥,哪里住店便宜啊?”
“这个嘛?你们打算留在京都多少天?”
“怎么着也得一星期吧!”黎小娜在旁边说。
“我家呢就我一个人住,我家四合院房子够大,离市中心也不远,你们要不然去我那里住,冬天人多住一起也暖和,我家里都是暖气,”常青山觉得她们老幼不是坏人,和她们说话还挺投缘,尽一下地主之谊也显示京都人好客。
“那我们进去住不会打扰你生活吧!”穆云清问。
“老常大哥,你家房子租费能便宜点不?”钱素梅简直无脑问,人家还没说价格她就嚷嚷便宜不,黎小娜真想捂脸。
“咱们在车上遇到,还坐在一起,我们还得走一天一晚上,都是缘分,我不收房租了。我也不缺那点钱,就当交朋友吧!”常青山老爷子也学着年轻人说交朋友的话。
“那不行,老常大哥,你要是不要房租咱可不能住了,你能带我们去京都溜达都已经麻烦你了。”穆云清执意要给。
“啊对,老常大哥,多少你得收点,咱也不能白住。”钱素梅还是知道做人底线的,占便宜可以,但不能无底线。
常青山看她们都这么坚持便说:“那你们一天给一块钱吧!”
“行。”钱素梅一口答应,穆云清拿钱素梅没办法,好在常青山收房费,她再私下里给常青山找点补啥的。
黎小娜感叹现在物价是真便宜啊!听说如果早点起来去故宫都不收费的,虽说现在是冬天淡季,可放在后世也得好几百块钱吧!当然后世她也没去过,究竟多少钱去京都她也不清楚。
下午晚饭时间,钱素梅拿出她的煮鸡蛋吃,给其他人每人分一个,黎小娜想领两位老人去火车上饭厅吃,前世她活着也很拮据,也没有去过。
钱素梅本不想去,可看到穆云清跟着去了,她也跟着去。去了饭厅也没忘记卖卖惨,叨叨自己多少岁离婚带着女儿生活,女儿智力不全多不容易一大套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