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不是那么好拜的!”宁清叹了一口气,“进门便有几道槛,首要的便是几十辆的束修。”
“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难事。”赵晴突然霸总上身,“我既然投资你,就会替你想办法,若只是钱的问题,你且等一等,等我攒够了便送你去。”
宁清看着她突然笑了,“我们两个,你才是相公吧!”
“外人面前自然你是相公,私下里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我还想让你带着我去府城还有京城看看呢,世界那么大,总得出去走走。”
“你就不怕走得远了东窗事发。”
“不要提前焦虑。”赵晴看着他,“活好当下最重要,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说不定到了那个时候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呢!”
宁清看着她神色里全是欣赏,“你真的一点也不像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至少我见过的村里人里没人能说出这样的话。”
“是吗。”赵晴笑,“你想夸我便夸我,用不着这样的拐弯抹角。”
宁清终是忍不住笑出了声,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他看着赵晴,许久说了一声谢谢。
赵晴扯着草帽的带子随意的回了句不客气,谁说鸡汤没用,没用那是对听多了免疫的现代人,对于不常被安慰的古代人可是太有用了。
二人回到家,周氏将东西已经分门别类的归置好了,回门的礼品放到了他们的房间,筐子里的材料也都铺到了后院晾晒。
她给二人倒水,“这么热走回来晒坏了吧,赶紧喝杯水。”,又拿了蒲扇给二人扇风,“我跟豆叔说好了,牛车明日再租一天,他明天送你们去赵家村。”
赵晴一边喝水一边看了看后头,“我的刀还有石臼那些在哪里?”
“怕你们房里堆得乱,我放到清儿的书房了,一会儿你自己去瞧瞧看看放到哪里合适。还有,你们明天不在家,你的那些东西要怎么弄你需提前跟我讲讲。”
还是家里凉快,赵晴舒服的趴在桌上,“那些都晒着就行,要晒干,晒透,松塔烧成松炭后要磨成粉,其他的都要晒干了磨成粉。”今日她又买了5斤雄黄,做香都可以做几十斤了。
“那我就看着翻翻面儿,要晒透大概是要两日的。”
赵晴原本是想回房睡个觉的,堂屋前后通风,待着十分舒服,她便不愿起身了,“咱家要是有个躺椅就好了,把椅子往门边一放,我可以在这处睡一下午。”
“你说的睡觉的椅子没有,竹榻倒是有一个,就立在清儿的书房,你若是想在堂屋待着,我把它搬出来就是。”
赵晴一听竹榻立马来了精神,“书房,我怎么没看到?”
周氏笑,随后直接去了书房,赵晴好奇,也跟在了后头,结果看到门后的柜子角落果然立着一张竹床,她惊喜,“怎么放到这里不拿出来用。”
这个是清儿他爹在的时候用的,清儿从前的书房就在卧房,累了屋里有床,也用不上。”
二人合力将竹床抬到了堂屋,宁清上前帮忙把竹床挪到了靠卧房的墙边。
“我去端盆水来擦一擦,干净了你便可以用了。”
赵晴仔细地将竹床打量了一番,完好的,一点毛病没有,“竹床配夏天是绝配,不用太可惜了。”
“如今还尚早。”宁清看着她,“你要睡这个上面,当心着凉。”
“不会的。”赵晴摸了摸竹面,“这个晾感最好。”她又看了看门口,“咱家平时应该没有人来吧,我就怕我睡着睡着形象不好,让人瞧见了笑话。”
“你放心睡吧。”宁清忍不住笑,“一般没人来,若是有人上门我就把你叫醒。”
周氏端来了水将竹床擦了个干干净净,知道赵晴要在上头睡,回屋拿了床薄被垫在了上面,赵晴哭笑不得,奈何周氏坚持,说如今不能贪凉,好在档口风大,睡着依旧舒服,她便也依了。
这一睡便睡到了下午吃饭的时候,睡醒周氏的饭已经上了桌。
赵晴十分的不好意思,“睡得太舒服便睡过了,娘,你该叫我的。”她又瞪了一眼宁清,“你怎么不叫我。”
宁清端着碗笑,“不怪我,娘不让叫的。”
赵晴撒娇般的看向周氏。
周氏将饭装好递给她,“你睡得正好,家里无事多睡一下没关系,今日回来的路上我买了点肉,你多吃些。”
赵晴看着碗里的肉心里暖暖地,这个婆婆比她娘张氏对她都还要好,她又看向宁清,“下次你要提前叫醒我,我来了几日了,饭都没有做一顿,实在是说不过去。”
“家里的闲事不用你,娘自己能行。”周氏又给她夹菜,“今日你买了面粉,我留了一些肉,晚上我和些面明日一早我给你们蒸包子,自己吃余下的给你爹娘带去。 ”
明日要带的东西还真不少,她都能想象到赵家人看到东西的高兴劲儿,其实就算是什么都不带,只要回去,赵家人便高兴,谁叫宁清名头响呢。
晚上她又如昨天那般开始跟着宁清记字,白天她买了好纸原本想着宁清用好的,她用那差的,谁知宁清早早地就将好纸给收了起来,说是重要的时候再用,没法子,她不好开口要他的白纸只能继续用他用过的纸,当是节约了。
下午睡了一觉晚上人精神许多,她很是佩服宁清的毅力,“你每日睡那么短时间是怎么熬过来了,都说春困夏乏秋打盹,这些自然规律你都能自动防御的?其实正常的你应该睡个午觉。”
“我原本自学就已经比不上别人了,读书的时间还被各种琐事分割,若是再睡觉,怕是举人此生无望。”他无奈的笑了笑,“不用担心我,这么多年我都已经习惯了,困乏的时候我也会小憩的。”
他心里果然还是焦虑的,这就是压力!
赵晴咬着唇,一时也无计,目前唯一能做的便是不打扰他,她拿着书纸默默地回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