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w省省会城市机场平稳降落。透过舷窗,林枫首次以主人的视角审视这片土地——广阔的平原上现代化建筑林立,远郊可见老工业区特有的高大厂房和烟囱,整个城市呈现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中的风貌。省委组织部的接待车辆早已等候在廊桥口,简洁高效的接待流程让林枫感受到与部委机关不同的务实作风。
赴任后的第一周,林枫谢绝了所有不必要的接待应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熟悉情况中。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调阅了近三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年鉴、重大项目清单等基础材料,通宵达旦地研读。随后,他列出了一份详细的调研计划,向省委书记、省长汇报后,带着相关厅局的负责同志,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调研行程。
调研首站选择在了问题最为突出的北方机械集团。这家有着六十年历史的老牌国企,曾经是全国的行业标杆,如今却陷入连年亏损、产能过剩、员工安置困难的困境。林枫没有听取精心准备的汇报,而是直接穿上工装,深入铸造、装配车间一线。在机床轰鸣声中,他与满手油污的老技师交谈,了解设备老化程度;在职工食堂,他与下岗分流人员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实际困难。
林省长,不是我们不想干,是设备太老,成本太高,产品卖不出去啊!一位八级技工痛心疾首。林枫摸着那台服役超过三十年的机床,心中沉重。在随后与集团班子的座谈会上,他尖锐地指出:技改资金申请了三年未批,究竟是哪个环节卡壳?三千名富余人员的安置方案,为什么始终落不了地?
随着调研深入,w省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清晰:传统产业占比过高,创新动能不足;营商环境存在玻璃门旋转门;部分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改革锐气不足。更棘手的是,林枫敏锐地察觉到一些隐形的阻力——当他调研某民营高科技企业时,对方欲言又止地提到某些领域门槛依然很高;当他询问某个跨部门协调机制为何运转不畅时,得到的回答往往含糊其辞。
一个月后,在全省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林枫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ppt展示了调研中拍摄的实景照片和采集的一手数据:我在北方机械看到,最年轻的八级技工已经48岁;在高新区的创新企业,他们最头疼的不是技术,是融资成本和市场准入……他话锋一转,问题的核心,是体制机制障碍。我建议,立即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由我牵头,第一刀就砍向项目审批流程!
会场一片寂静。这个提议直接触及了某些部门的核心权力。分管发改的常务副省长微微皱眉,而几位厅局长的表情变得微妙。林枫坦然迎接所有人的目光:如果因为怕得罪人就不改革,w省就会在区域竞争中掉队。责任,我来负。
与此同时,林枫始终关注着诺维集团的动向。他让秘书密切关注该集团在华投资布局,特别是与w省企业的接触。果然,情报显示,诺维集团亚洲区总裁即将访华,行程中包括考察w省的医药产业基础。林枫立即指示相关部门做好接待准备,但特别强调:所有接触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核心技术资料一律需经省科技厅备案。
家庭方面,苏晚晴几乎每晚都会与林枫视频,告知家中情况。母亲李秀兰身体康健,反而时常叮嘱儿子注意休息。最让林枫欣慰的是,儿子林启明在视频那头展示获得的数学竞赛奖状时骄傲的神情。家庭的温暖是他应对一切挑战的力量源泉。
夜深人静时,林枫常站在办公室的省域地图前沉思。w省的问题比想象中复杂,既有明面上的经济转型压力,也有水面下的利益格局阻碍。但他坚信,只要抓住这个牛鼻子,就能破局。他悄悄起草了一份《关于在w省设立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初步设想》,将这里丰富的药材资源、产业基础与自己的专业背景相结合,准备在适当时机推出。
履新满月那天,林枫在日记中写道:地方工作千头万绪,但唯有深入一线,才能找准穴位;唯有敢于碰硬,才能打开局面。他知道,真正的攻坚,才刚刚开始。而隐藏在营商环境背后的利益纠葛,以及诺维集团看似商业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都将是他必须直面的一场硬仗。
晨曦透过窗户,映照在他案头那份《w省营商环境问题清单》上,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待办事项。新一天的战斗,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