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林昭的奏章,如同一本精心编纂的“铁账本”,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呈送到了北京通政司。这本“账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辩解,通篇以详实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构成。

奏章首先详述了北线徐州-临清铁路自通车以来,截至万历七年腊月的运营情况:

“……计通车九十日,共发货车三百二十列,客车一百五十列。货运一项,承运漕粮转输、商货布匹、煤炭铁器等,计收运费八万七千六百两;客运一项,按座次等差收费,计得银两万一千三百两。除却人员薪俸、煤炭消耗、车辆维护、轨道路基日常修缮等项开支,净利已达四万五千两。据今运营之势,北线铁路岁入当不低于五十万两,净利可逾二十万两……”

这组数字,让翻阅奏章的户部官员都为之动容。一条铁路,年利二十万两,这几乎是某些贫瘠省份一年的税银总和!而这,还仅仅是通车不足百日的数据。

接着,奏章笔锋一转,指向了更宏观的经济层面:

“……铁路一通,物流加速,货殖繁盛。据徐州、临清及沿线州府上报,近三月商税较去年同期,平均增幅达三成五。仅临清一城,因货物周转量大增,新增牙行、脚店、仓储百余家,依附铁路为生之民,数以万计。此乃铁路带动之活水,润泽地方之明证……”

奏章的后半部分,则是对南线贯通后的效益预估:

“……若南线徐州-扬州铁路贯通,则将富甲天下之两淮盐课、苏松绸缎、景德瓷器等,尽数纳入铁路网络。据通轨总公司预估,南线岁入当不低于北线,且因连接运河、长江,水陆联运,其效倍增。届时,南北两线年利合计,可达五十万两以上,加之带动商税增长,实为国库开辟一稳定财源,远非一次性投入所能比拟……”

最后,林昭才以沉稳的笔触,回应了朝中关于南线工程艰难、耗费巨大的质疑:

“……南线地质虽复杂,然已有北线经验,工匠技艺日益精熟,更有利玛窦所授测绘新法,可规避险阻,优化路线。前期投入虽巨,然相较于其长远之利,实为九牛之一毛。且扬州商贾踊跃,愿输捐助役,亦可缓解部分工费。若因噎废食,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已投之巨万白银尽付东流,诚为可惜。伏乞陛下与朝堂诸公,放眼长远,续拨钱粮,促成南线全功,则国幸民幸。”

这份奏章,如同一块被烧红的烙铁,烫得整个京城官场一阵躁动。

户部尚书看着那“岁入五十万两”的预估,手指都在微微颤抖。太仓库这些年虽然因张居正的改革有所充盈,但北虏南倭,各处都要用钱,谁会嫌银子多?若真能如林昭所言,这铁路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金矿。

工部的官员则对林昭提到的“工匠技艺精熟”、“测绘新法”更感兴趣,但也有人私下嘀咕:“说得轻巧,水网洼地,哪有那么容易?”

而那些与漕运利益攸关的官员,则感受到了更深重的危机。林昭这分明是在用真金白银,撬动朝廷的政策天平!一旦南北铁路网成型,漕运的垄断地位将彻底崩塌。

奏章被送至内阁。

张居正仔细阅罢,久久不语。他欣赏林昭的能力和魄力,也认可铁路的战略价值,但他身为首辅,必须权衡全局。林昭的“铁账本”很有说服力,但也过于锐利,必然会激起更强烈的反弹。他提笔在奏章票拟上写了“着户部、工部议覆”几个字,既未明确支持,也未反对,将皮球踢给了具体负责的部堂。

然而,朝会的辩论却无法回避。

这一日的早朝,气氛格外凝重。万历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虽未亲政,但目光中已有了几分帝王的审视意味。

户部左侍郎率先出班,力陈铁路之利:“陛下,林昭所奏,数据详实,北线运营初见成效,南线预期收益可观。且铁路带动商税,惠及地方,实为开源良策。臣以为,当准其所请,保障南线钱粮,以期早日贯通,利国利民。”

话音刚落,一位都察院御史便高声反驳:“陛下!万万不可!林昭所言,不过画饼充饥!北线侥幸得成,便敢妄言岁入五十万?南线工程艰难,耗费无算,若中途生变,或预期落空,则巨额投入谁来承担?届时国库空虚,悔之晚矣!臣以为,当令北线运营一至二年,观其成效,再议南线不迟!”

“臣附议!”另一位官员出列,“况且,铁路一行,夺漕运之利,致使运河沿岸数以十万计之纤夫、船工、闸丁生计无着,若激起民变,孰之过欤?林昭只言其利,不言其弊,居心叵测!”

“荒谬!”支持铁路的官员立刻反击,“漕运积弊已久,漂没损耗,层层盘剥,其效十不存五!铁路高效快捷,正是革除积弊之良机!岂能因少数人之私利,而阻国家进步之大计?”

“尔等莫非收了漕运的好处?”

“血口喷人!尔等才是被林昭的奇技淫巧迷了心窍!”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双方引经据典,互相攻讦,几乎要将文华殿的屋顶掀翻。

端坐御座的万历皇帝,看着下面吵得面红耳赤的臣子们,眉头越皱越紧。他年少登基,最厌烦的便是这无休止的争吵。他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张居正。

张居正知道不能再沉默下去,他出班躬身,声音沉稳,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陛下,臣有奏。”

“先生请讲。”

“陛下,铁路之利,北线已有实证,毋庸置疑。然南线之艰,亦是实情。朝廷财力,确需统筹。”张居正缓缓道,“然,做事岂能畏首畏尾?若待北线运营数年,则南线机遇已失,商情民望皆冷,再欲重启,事倍功半。”

他话锋一转:“然,全力投入,亦非万全之策。臣有一议:可准林昭所请,续拨部分钱粮,支持南线建设。但同时,需令其立下‘军令状’,限定南线扬州段,于万历八年年底前,必须全线贯通,并实现初步运营。若逾期未能达成,或运营后收益远不及预期,则林昭及铁路总局上下,皆需承担相应罪责!”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

这是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明确地压在了林昭一人的肩上!成了,加官进爵,铁路大兴;败了,则可能前程尽毁,甚至性命不保。

支持者觉得此法既给了机会,也控制了风险;反对者则暗喜,认为林昭绝无可能在复杂的水网地带,于一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届时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扳倒。

万历皇帝眼睛微亮,他觉得此法甚好,既能推进事情,又能约束臣下。“便依先生所言。拟旨,着工部、户部核拨相应钱粮,支持南线建设。命林昭接旨之日起,限期一年,务必于万历八年腊月前,使徐州-扬州铁路全线贯通并通车运营。若逾期或成效不彰,严惩不贷!”

“陛下圣明!”

圣旨很快便传到了徐州。

林昭跪接圣旨,听到“限期一年”、“严惩不贷”的字眼时,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反而有种石头落地的感觉。他需要的就是朝廷的明确态度和继续的支持,至于压力,他早已习惯。

“臣,林昭领旨!必当竭尽全力,如期完成南线工程,以报陛下天恩!”他叩首,声音坚定。

送走天使,林昭立刻召集所有核心人员,包括赵振山、汪承业、李老蔫、王铁臂、潘弘道,以及被特意请来的利玛窦。

他将圣旨的内容直言相告,没有任何隐瞒。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沉甸甸的“军令状”带来的压力。一年时间,要攻克淮安段最后也是最难的几十里水网洼地,要铺设全线铁轨,要保证通车运营……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东家,这……时间太紧了!”李老蔫率先开口,脸上满是忧色,“淮安那段烂泥地,就算用上新法子,打桩筑基也快不起来啊!”

王铁臂也瓮声瓮气道:“是啊,东家,人手、物料都紧张,一年……够呛!”

汪承业则皱着眉头计算着资金链。

潘弘道沉默不语,但紧抿的嘴唇显示他内心的不乐观。

唯有利玛窦,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似乎在想技术上的可能性。

林昭目光扫过众人,将他们的担忧尽收眼底。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打破了沉寂:

“诸位,我们没有退路。”

“朝廷在看着我们,对手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扬州的商贾在盼着铁路通车,沿线的百姓在指望这条活路!”

“一年,是压力,也是动力!”他猛地提高声调,“从今日起,铁路总局上下,进入战时状态!”

“李老蔫、王铁臂!”

“在!”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淮安段路基,必须在六个月内全部夯实达标!可以分段同时开工,可以三班轮换,人可以再招,物料我让汪大掌柜保障!我只要结果!”

“是!”两人对视一眼,咬牙领命。

“汪承业!”

“在!”

“资金、物料,绝不能出任何纰漏!同时,加大与扬州商贾的联系,他们不是愿意输捐吗?告诉他们,现在就是他们表现的时候!让他们出人、出钱、出地方支持!我们要在扬州掀起一场‘迎铁路’的热潮!”

“明白!”汪承业重重点头。

“潘主事!”

潘弘道一愣,没想到林昭会点他的名。“下官在。”

“你熟悉部堂规章,南线建设所有文书往来、程序报备,由你全权负责,务必顺畅,不得有任何拖延掣肘!同时,协助赵指挥,保障沿线治安,绝不能再出任何乱子!”

潘弘道感受到肩上的担子,肃然拱手:“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利玛窦先生。”林昭看向这位西洋学者。

“林主事请讲。”

“请您和您的学生,组成专门的测绘与技术支持小组,常驻淮安段最难处理的工区。运用所有您掌握的新式算法和测量技术,为攻坚提供最精准的指导!我们需要您的智慧。”

利玛窦郑重地点了点头:“义不容辞。”

最后,林昭看向一直沉默的护路营指挥使赵振山:“赵指挥!”

“末将在!”赵振山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护路营,既是工程的护卫,也是攻坚的预备队!关键时刻,你的人要能顶得上去!沿线安保,给我扎成铁桶一般!”

“遵命!末将用脑袋担保,绝无闪失!”

一道道命令发出,如同战鼓擂响。所有人的脸上,最初的忧虑渐渐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所取代。

会议结束后,林昭独自一人留在签押房。他推开窗户,寒冷的北风瞬间灌入,让他精神一振。

窗外,是忙碌的徐州总站,灯火通明,列车往来不息。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南方,那片笼罩在冬日薄雾下的、尚未完全征服的水乡泽国。

一年。

只有一年。

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这不仅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与旧势力、与自然条件、与自身极限的终极较量。

南线的工地上,注定将迎来一个不眠的冬天。而林昭知道,他必须赢下这场豪赌,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更是为了将那钢铁的脉络,真正嵌入这个古老帝国的肌体之中。

(第九章 完)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