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十五年十一月,新政政令下发的第二天清晨,应天城的百姓还沉浸在新政带来的喜悦中,宫城上空却突然泛起熟悉的金色光晕——沉寂数日的天幕,再次缓缓展开。

此时的奉天殿内,朱棣正与六部、内阁官员商议新政推行的细节。听到殿外传来的骚动,他抬头望向窗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天幕此次出现,想必又会揭示永乐朝的重要举措。百官也纷纷停下议论,目光齐聚宫城上空,等待着天幕画面的展开。

【天幕光芒渐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城池。城池内宫殿林立,红墙黄瓦,气势恢宏,正是日后的顺天府(北平)。画面中,朱棣(永乐帝)身着龙袍,端坐于宫殿内,下方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正在激烈争论。字幕缓缓浮现:永乐十四年,永乐帝朱棣正式决定迁都顺天(北平)。历经数年营建,顺天的宫殿、城墙、水利等设施已基本完工,朱棣召集大臣商议迁都事宜,虽有部分大臣以“迁都劳民伤财”“远离江南富庶之地”为由反对,但朱棣力排众议,正式下令次年迁都顺天,将应天改为“留都”,保留六部等行政机构,但其权力远小于顺天六部。】

“顺天?就是北平把吧”户部尚书郁新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惊讶,“顺天地处北方,远离江南富庶之地,粮草均要依靠南方接济,且靠近漠北,时常受到元人余孽袭扰,迁都至此,恐有不妥吧?”

不少南方出身的官员也纷纷附和,认为迁都顺天会增加朝廷负担。翰林院编修詹徽却持不同意见:“诸位大人此言差矣!顺天地处咽喉要地,北可抵御漠北,南可控制中原,迁都至此,既能加强北方边防,又能有效管控全国,实乃长远之计!永乐帝力排众议迁都,足见其远见卓识!”

宫墙外,百姓们看着天幕中宏伟的顺天宫殿,也议论纷纷。家住应天的商户李掌柜担忧道:“若是迁都顺天,应天怕是会渐渐衰落,我们这些商户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啊!”

一旁的农户却摇头道:“我觉得迁都好!北方边防稳固了,元人就不敢轻易南下,我们才能安稳种地!”

朱棣坐在监国宝座上,看着天幕中的迁都场景,心中却满是沉重。他深知迁都并非易事,需耗费巨额财力、物力,且需平定四方战乱,稳定天下局势——可如今的大明,西南那边云南明军陷入僵持短时间内无法平定,辽东纳哈出蠢蠢欲动动作不断,漠北草原上的北元势力依旧猖獗,黄金家族在草原上依旧是如日中天,南北十三省天灾不断、叛乱四起,官员贪腐不断,财政拮据,别说迁都,就连如今维持新政推行都已捉襟见肘。“未来几年,乃至十年之内,迁都之事都难以提上日程啊。”他在心中暗自叹息。

【天幕画面继续推进,展现出顺天郭城扩建的场景。数万工匠与民夫忙碌地夯土、砌砖,城墙在他们的手中不断延伸,护城河也在加紧挖掘。字幕显示:为增强顺天的防御能力,永乐帝下令扩建北京郭城,外城周长约五十六里,设九座城门;同时加固内城城墙,增高加厚,修建护城河,形成“内城、外城、护城河”三重防御体系,足以抵御外敌入侵。】

“城墙、外城、护城河,”郭英此次是奉了傅友德军令,回京汇报战况,现如今滞留下来,“此举,实乃明智!顺天靠近漠北,元人骑兵机动性强,唯有加固城防,才能有效抵御其袭扰,保障京城安全!”

百官看着天幕中繁忙的扩建场景,心中对迁都的质疑渐渐减少——若顺天能建成如此坚固的防御体系,其安全性确实值得信赖。朱棣却更加忧心:扩建郭城、加固城墙,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哪怕是未来有下西洋的财政支持,也是捉襟见肘。

说实在的朱棣,并不怎么喜欢应天,尤其是就藩后,更觉得这地方不适合自己,当上太子后,不止一次想把都城迁到北平去。可如今国库空虚,连新政推行都需依靠朱元璋这些年来的的私藏,若此时启动迁都筹备,定会加重百姓负担,甚至引发民变。

【天幕画面一转,来到顺天的礼制建筑工地。天坛、地坛的雏形已现,工匠们正在雕刻祭祀用的礼器,官员们在一旁监督,确保建筑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字幕显示:永乐十五年,永乐帝朱棣下令营建顺天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礼制建筑。天坛用于祭天,地坛用于祭地,日坛用于祭日,月坛用于祭月,这些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严格遵循儒家礼制与阴阳五行学说,以满足迁都后祭祀天地、祖先的需求,彰显大明的正统地位。】

“祭祀天地祖先,乃国家大典,礼制建筑必不可少。”礼部尚书李原名感叹道,“永乐帝营建天坛、地坛,符合儒家礼制,彰显大明的正统,实乃必要之举。”

不少文官也纷纷赞同,认为礼制建筑是王朝正统的象征,迁都后必须营建完善。朱棣看着天幕中的礼制建筑,心中却在盘算:营建如此规模的礼制建筑,需耗费大量钱财与时间,如今大明财政紧张,若强行推进,只会加剧财政危机,影响新政推行——迁都之事,果然急不得。

【画面继续展示顺天的人口迁徙场景:一支支迁徙队伍从应天出发,向顺天行进。队伍中既有官员、工匠,也有商人、富户,他们推着小车,带着家眷,脸上虽有不舍,却也充满期待。字幕显示:为充实顺天人口、保障迁都后的行政运转与城市活力,永乐帝下令从应天迁徙官员、工匠、商人、富户等约十万人至顺天。为鼓励迁徙,朝廷给予迁徙者诸多优惠政策:分配土地与房屋、免除五年赋税、工匠可优先进入官营作坊任职、商人可在顺天优先获得商铺经营权。】

“迁徙十万人至顺天!”吏部尚书詹同惊讶道,“如此大规模的迁徙,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会影响应天的发展,永乐帝为何要如此行事?”

内阁吴伯宗解释道:“詹尚书有所不知,北方经过四百年战乱人口稀少,哪怕是北平这样的前元皇都,人口比之南方都是相形见绌。而要作为都城,需足够的人口支持运转。迁徙官员可朝政正常运作,迁徙工匠则是保障京城营建不出问题,迁徙商人富户也是为了带动南北贸易,此举看似耗费巨大,实则是为迁都后的顺天奠定基础,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宫墙外的百姓们看着迁徙队伍,心中满是复杂。不少应天百姓担心迁徙会导致应天衰落,而部分生活困苦的百姓则对迁徙政策充满向往——若能分配土地、免除赋税,前往顺天或许是一条生路。朱棣看着天幕中的迁徙场景,心中却更加清醒:大规模迁徙需妥善安置,若安置不当,极易引发民怨,如今大明天灾不断,百姓本就困苦,若强行迁徙,只会雪上加霜。

【天幕画面最后,定格在顺天国子监。国子监内楼宇林立,藏书阁中摆满了典籍,学子们身着儒衫,在讲堂内认真听讲,其中不乏肤色各异的外国学子。字幕显示:永乐十六年,朱棣下令再次扩充北京国子监规模,将南京国子监剩余的典籍(含部分《永乐大典》抄本)迁至北京,充实国子监藏书;同时增加招生名额,增至数千人,涵盖官生(官员子弟)、民生(民间学子)、外国留学生(如朝鲜、琉球等国派遣的学子),旨在培养更多人才,为大明的发展储备力量。】

“扩充国子监,收纳外国留学生!”翰林院学士吴伯宗赞叹道,“永乐帝此举,既重视人才培养,又能彰显大明的文化影响力,实乃千古明君之举!”

百官也纷纷称赞,认为培养人才是王朝长久发展的关键,收纳外国留学生更是能提升大明的国际地位。朱棣看着天幕中的国子监,心中却满是忧虑——扩充国子监、收纳留学生,需耗费大量教育经费,如今大明财政拮据,连官员俸禄都需靠削减藩王岁俸补贴,根本无力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教育投入。

当天幕的光芒渐渐消散,奉天殿内的议论声也渐渐平息。百官们看着朱棣,等待着他对迁都之事的表态——天幕已揭示未来迁都顺天是必然之举,不少官员已开始暗中准备,希望能在迁都后获得更好的职位。

朱棣缓缓开口,语气沉重:“天幕所显,乃永乐朝之事,非今日所能推行。诸位也看到了,迁都需营建宫殿、扩建城防、迁徙人口、营建礼制建筑,需耗费巨额财力物力,且需平定四方战乱,稳定天下局势。可如今,西南云南尚未平定,辽东纳哈出蠢蠢欲动,漠北北元势力未除,南北十三省天灾不断、叛乱四起,官员贪腐未除,财政拮据,若此时强行推进迁都,只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变,危及大明江山。”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当务之急,并非迁都,而是推行新政、平定战乱、安抚百姓、整顿吏治、充实国库。待天下安定、财政充裕之日,再议迁都之事,方为稳妥。今日朝议,便以推行新政、平定战乱为首要任务,迁都之事,日后再议。”

百官闻言,纷纷躬身应道:“臣等遵旨!”

朝议结束后,朱棣独自留在奉天殿,看着窗外的宫墙,心中满是沉重。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西南的蓝玉、辽东的纳哈出、漠北的北元、各地的天灾叛乱、官员的贪腐、财政的拮据,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肩上。

“看来,未来有的我忙了。”朱棣轻声自语,眼中却闪过一丝坚定。他不会退缩,也不能退缩——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天下的百姓,为了自己心中的盛世,他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解决眼前的所有问题,为日后的迁都,为大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时的应天城,阳光正好,新政的推行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宫墙外的街道上,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可百姓们不知道,他们的监国殿下,正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为大明的未来,殚精竭虑,谋划着长远的棋局。而那座天幕中宏伟的顺天府,也暂时只能存在于未来的图景中,等待着天下安定之日,成为大明新的都城。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