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安全屋位于滨江新城远郊,一栋外表毫不起眼、与周边农舍无异的平房内里,却经过了精心的改造和布置。墙壁加厚,窗户采用特殊材质,配备了独立的发电和通讯系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属于精密电子设备和消毒水的、冰冷而安全的气息。
林晓怼被安置在一个简洁却干净的房间里。一名穿着白大褂、表情温和但眼神锐利的女医生为她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确认她除了些微擦伤、营养不良和极度精神疲劳外,并无大碍。随后,一位自称姓杨的心理专家与她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谈话,语气平缓,问题却层层递进,旨在评估她经历绑架和长期潜伏后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疏导。
林晓怼配合着,回答着问题,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过滤掉过于个人的情感部分,冷静而清晰地陈述出来。她提到韩师傅的绝望,提到“北极星”的隐患,提到刘建国的复杂,唯独在提及顾怀远时,话语会不自觉地变得简略,眼神也会下意识地避开对方探究的目光。
当所有检查评估结束,房间里只剩下她一人时,窗外天色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黎明将至。
她躺在柔软的床上,身上盖着干净的棉被,却毫无睡意。身体极度疲惫,大脑却异常清醒。废弃仓库的阴冷、车灯刺破黑暗的震撼、顾怀远那双沉静眼眸带来的复杂悸动……一幕幕在脑海中翻腾。
她获救了,脱离了最直接的物理危险。但那种紧绷的、需要时刻伪装和警惕的状态,似乎已经刻入了骨髓,一时难以卸下。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藏着的深蓝色笔记本(顾怀远在车上检查后便还给了她),又想起那支有着定位功能的钢笔,心中五味杂陈。
他一直都知道她在哪里,经历了什么。这种被默默守护的感觉让她心底泛起暖意,但那种无处不在的、被“安排”和“监控”的感觉,又让她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窒闷。
“青苗”……这个代号,清晰地界定了他与她之间的关系——他是园丁,是布局者;而她,是那颗需要被保护、也随时可以被移栽或牺牲的幼苗。
那么,现在“青苗”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接下来呢?是被移植回熟悉的土壤,还是……继续被投入到另一片未知的、可能更加危险的风雨之中?
她不知道。决定权,从来不在她手里。
清晨,她简单洗漱后,被工作人员带到隔壁兼做餐厅和会议室的小厅。顾怀远已经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杯清茶和几份文件。他换下了昨夜的作战服,穿着一件普通的深灰色夹克,下巴有新冒出的青色胡茬,眼下的淡影显示他也一夜未眠,但精神依旧专注而凝练。
“坐。”他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坐在对面。
桌上放着简单的早餐:白粥、馒头、咸菜。林晓怼默默坐下,小口吃着。食物温热,安抚了她空荡许久的胃,却无法驱散心头的茫然。
顾怀远没有动早餐,只是在她吃得差不多时,将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
“这是为你准备的新身份和安置方案。”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根据你提供的情报和我们掌握的证据,王振山及其背后的‘水鬼’团伙已被正式立案调查,但主要头目在逃,其跨国网络尚未完全摧毁,残余势力可能还会进行反扑。你和你的家人,目前仍处于潜在危险中。”
林晓怼的心猛地一沉,握紧了筷子。
顾怀远继续道:“考虑到你在此次行动中的突出表现和暴露程度,组织上经过研究,为你提供了两个选择。”
他的目光落在文件上,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
“第一,彻底更换身份,转移至西南三线新建的保密军工单位,从事技术工作。那里环境相对封闭,安全等级高,可以确保你和家人的绝对安全,但需要与过去的一切切断联系。”
与过去一切切断联系……意味着红星机械厂、父亲、妹妹、周红英他们……都将成为不能再触碰的回忆。
林晓怼的手指微微颤抖。
“第二,”顾怀远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她,“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加入后续对‘北极星’项目及关联跨国技术窃密网络的深入调查与清理工作。这个选择,意味着你将正式进入我们这个系统,直面更高的风险和更复杂的局面,但……你可以保留林晓怼的身份,在任务间隙,可以有限度地与家人联系。”
他给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是通往安宁却陌生的未来,一条是回归充满危险却也维系着过去的现在。
林晓怼几乎没有犹豫。她抬起头,迎上顾怀远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我选第二条。”
她无法想象彻底抛弃父亲和妹妹,无法忘记红星机械厂里那些尚未完成的技术革新,更无法容忍自己明明触碰到了“北极星”这样的巨大黑幕,却要在关键时刻躲进安全的壳里。韩师傅那句“造孽”,刘建国隐忍的背负,还有眼前这个男人为之奔波的一切,都让她无法转身离开。
顾怀远对于她的选择,似乎并不意外。他深邃的眼眸中,极快地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情绪,似是赞许,又似是……一丝几不可察的忧虑。
“想清楚了?”他确认道,“这条路,不会比你在滨江新城轻松。”
“我想清楚了。”林晓怼重重点头。
“好。”顾怀远不再多言,拿起笔,在文件上某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相关手续和培训会有人安排。你先在这里休整几天,恢复体力。”
他收起文件,站起身,似乎准备离开。
“顾工!”林晓怼忍不住叫住他。
顾怀远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刘科长……他怎么样了?韩师傅呢?”她急切地问,这是她一直悬着的心事。
“刘建国同志身份已经确认安全,他提供了关键证据,后续会由专案组统一安排。韩卫国同志的情况我们也掌握了,已经派人暗中保护,他会作为重要证人。”顾怀远言简意赅地回答道。
林晓怼松了口气。
“还有……”她看着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那支钢笔……”
顾怀远沉默了片刻,从口袋里取出那个装着钢笔的证物袋,放在桌上:“物归原主。里面的装置已经移除,它现在只是一支普通的钢笔。”
林晓怼看着那支熟悉的笔,心中百感交集。它曾经是她唯一的慰藉和连接,后来成了暴露行踪的隐患,如今,又变回了一支普通的笔。
她伸出手,将证物袋拿起,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金属感依旧,却似乎少了些什么。
“谢谢。”她低声道。
顾怀远看着她紧握着钢笔的手,目光微动,最终只是淡淡道:“保重。”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开了房间,没有回头。
林晓怼站在原地,听着他远去的脚步声,直到彻底消失。安全屋里恢复了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钢笔,指腹轻轻摩挲着笔帽内侧那个细微的、曾经代表着守护与连接的星辰刻痕。如今,刻痕依旧,守护或许也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但那种遥不可及的、带着距离的依赖感,似乎随着这次短暂的、公事公办的会面,而悄然发生了变化。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救援的“青苗”了。她选择了留下,选择了一条与他并肩却可能更加艰险的道路。
心中那份朦胧的、因依赖而生的情愫,在经历了生死与背叛,看清了彼此的位置与责任后,似乎沉淀了下来,化作了一种更加复杂、却也更加坚定的东西。
她将钢笔小心地收好,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清晨的阳光洒满院落,远山如黛,空气清冽。危机尚未完全解除,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她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明和坚定。
她知道,短暂的休整之后,等待她的,将是新的征程。而这一次,她将以林晓怼之名,更主动地,走向那片未知的、属于钢铁、齿轮与无声硝烟的战场。
安全屋的晨曦,见证了一场无声的告别,也照亮了一个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