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初冬,红星生产队的清晨总裹着层冷霜。
林薇裹紧身上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刚推开陆家的木门,就见张大爷的小孙女丫丫蹲在院墙外,手里攥着半块玉米糊糊,盯着自家窗台上的咸菜缸直咽口水。
“丫丫,咋不回家吃早饭?”林薇走过去,摸了摸孩子冻得通红的脸蛋。
丫丫小声嘟囔:“奶奶说家里没菜了,就剩咸菜,俺不想吃咸菜……俺想吃夏天的黄瓜。”
林薇心里一揪。这阵子她早发现了,一入冬,村里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就只剩咸菜、萝卜干,偶尔有户人家炒个鸡蛋,都能让邻居家的孩子馋半天。
昨天去公社供销社,她还听见售货员说“蔬菜都被县城的单位订走了,村里要等开春才有新鲜的”。
正琢磨着,身后传来脚步声,是陆衍扛着锄头准备去巡田。
他见林薇蹲在地上跟丫丫说话,眉头皱了皱:“天这么冷,别让孩子在外面冻着,我送她回家。”
“陆衍,”林薇站起身,看着他结实的背影,突然开口,“咱们建温室大棚吧,冬天也能种黄瓜、西红柿,让村里人种上新鲜菜,还能卖到县城去。”
陆衍的脚步顿住,回头看她的眼神满是诧异:“冬天种黄瓜?林薇,你没糊涂吧?这天气,菜苗刚种下去就冻坏了,咱队里可没闲钱折腾。”
他不是不信林薇,只是实在务实——去年冬天冻死的麦苗还在眼前,要在零下几度的天里种蔬菜,在他二十多年的认知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我没糊涂。”林薇上前一步,语气笃定,“我有办法让棚里温度升上去,用塑料膜搭棚,白天晒太阳,晚上盖草帘,再搞个简易滴灌,肯定能种活。”
她没提系统,只把现代温室的基础原理简化成“土办法”,可陆衍还是摇头:“塑料膜是稀罕物,供销社都断货半年了,种子也不好弄,再说,村民们也未必愿意出工。”
话音刚落,就听见院门口传来尖酸的笑声:“哟,城里来的娇小姐又想折腾了?冬天种黄瓜,这要是能成,太阳都能从西边出来!”
是王翠花,手里挎着个空篮子,显然是又想来陆家蹭东西。
她斜睨着林薇,嘴角撇得老高:“我看你就是闲的,好好的地别给折腾坏了,到时候全队人没菜吃,你担得起责任吗?”
“二婶,我能不能担得起责任,不是你说了算的。”
林薇挑眉,语气没带火气,却透着股硬气,“要是大棚建成了,你家也能分到新鲜菜,不用天天吃咸菜。”
“我才不信你的鬼话!”王翠花哼了一声,瞥见陆衍脸色不好,没敢再多说,挎着篮子悻悻地走了,走之前还不忘瞪了丫丫一眼,吓得孩子赶紧躲到陆衍身后。
陆衍揉了揉丫丫的头,转头看向林薇,眼神比刚才软了些:“你真有把握?”
“有。”林薇点头,心里正盘算着怎么弄塑料膜,突然听见脑海里响起熟悉的机械音:
【检测到红星生产队“冬季蔬菜稀缺”需求,触发第二阶段主线任务:7天内完成3个温室大棚选址与基础框架搭建。任务奖励:县供销社特供塑料膜(100㎡)、反季黄瓜种子(2斤)、县城农贸市场摊位资格线索。任务失败惩罚:扣除5斤细粮票。】
系统来得正好!林薇眼睛一亮,拉着陆衍的胳膊:“你看,我就说有办法吧!塑料膜和种子我来解决,你帮我跟队里说一声,咱们先选块向阳的地,明天就动工!”
陆衍被她拉得一个趔趄,鼻尖蹭到她发间的皂角香,耳根悄悄红了。
他看着林薇眼里的光,那是一种他从未在村里妇女身上见过的笃定和热情,沉默了几秒,终于点头:“行,我跟队里说。但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中途出问题,咱们就及时停,别硬撑。”
“放心吧!”林薇笑得眉眼弯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保证让你冬天也能吃上新鲜黄瓜!”
不远处,丫丫看着林薇的笑脸,小声跟陆衍说:“陆叔叔,林姐姐要是能种出黄瓜,俺以后再也不用吃咸菜了。”
陆衍摸了摸孩子的头,望着远处霜白的田地,心里突然生出一丝期待——或许,这个从城里来的媳妇,真能给红星队带来不一样的日子。
初冬的风还在吹,可林薇已经开始在心里画大棚的图纸了。
她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大棚,更是她在红星队崭露头角的第一步,是第二阶段的开篇。只要迈出这步,以后的路,只会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