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碑前的风波,如同一场淬火,非但没有浇灭寒川的斗志,反而将民心锻打得更加凝聚,真正达到了“归心似铁”之境。林承宗的“蚀心”毒计彻底破产,寒川内部空前团结,戒备森严,再无隙可乘。
然而,林牧之并未被这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寒川能屡次挫败强敌,凭借的并非侥幸,而是工坊利器、严明法度、血勇之气以及地利的优势。但每一次胜利,都伴随着惨重的伤亡和巨大的消耗,暴露出的问题同样触目惊心。
“胜,需知其所以胜;败,需知其所以败。方能长胜不衰,败中求生。”指挥所内,林牧之召集所有核心人员——伤势渐愈的郑知远、王玄策、苏婉清、禽滑厘,甚至破例允许戴罪圈禁的皇甫嵩列席旁听,召开了一场关乎寒川未来命运的“战后总结军议”。
“今日,不谈功绩,只论得失。诸位需畅所欲言,将此次守城血战之中,我军所有优劣长短,器械、战法、人员、粮秣、乃至律法政令,悉数剖析明白!好的,如何发扬?坏的,如何改进?寒川的未来,在于今日之总结!”林牧之开门见山,定下基调。
会议伊始,气氛便极为凝重务实。
郑知远首先发言,声音因伤势未愈而略显沙哑,却带着老将的沉稳:“血战月余,我军将士用命,血勇无双,此乃最大优势!然…伤亡太过惨重!究其原因:一、狄人兵力远胜,我军兵力不足,疲于奔命;二、守城器械,虽利却少,尤缺远程压制之火器;三、新兵训练不足,临阵慌乱,配合生疏;四、医疗保障匮乏,许多弟兄本可不死,却因伤重不治…”
他每说一条,众人脸色便沉重一分。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禽滑厘紧接着道:“郑县尉所言极是。军工坊所产雷火炮、震天雷、钢弩,确有效力,初战皆能骇敌制胜。然…问题亦多:火炮射速慢,精度有待提升;开花弹引信不稳,哑火、早爆时有发生,险伤自身;震天雷威力虽巨,然投掷不便,易被反击;弩箭消耗巨大,产能难以跟上…”
这位老匠师毫不避讳地指出自家产品的缺陷,眉头紧锁:“更紧要者,所有火器,皆极度依赖硝石、硫磺、精铁!此等物资,寒川本地匮乏,全赖外购。一旦渠道被断,我军利器即成废铁!此乃致命弱点!”
苏婉清随后汇报,语气忧虑:“粮草医药,乃守城根基。此次守城,存量消耗殆尽,尤其药材,如金疮药、止血散、防疫药剂,极度短缺。城中大夫太少,伤兵救治不及,以致…以致许多轻伤因感染恶化而亡…此非战之罪,实后勤之失也。”
王玄策则从律法政令角度总结:“《新城律》与抚恤令,确安定了人心。然战时执行,仍显不足。如功过记录,时有疏漏,引发纠纷;物资配给,虽有规章,然情急之下,仍有混乱;对细作奸佞之防范惩戒,虽严却未能防患于未然…律法之威严与细致,尚需加强。”
就连皇甫嵩,在得到林牧之示意后,也沉吟开口,角度刁钻:“老夫…窃以为,寒川之优,在于上下同欲,民心凝聚,法度初立。然…其劣在于…过于封闭自守,对外界信息所知甚少,于朝廷、于北狄、于周边豪强之动向,反应迟缓,易遭暗算。外交…或说纵横之术,近乎于无,只能被动接打,此非长久之计。”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寒川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剖析得淋漓尽致。气氛严肃,却充满了求真务实的锐气。
林牧之认真倾听,不时发问,将要点一一记录于案。待众人言毕,他沉默片刻,缓缓抬头,目光锐利如刀:
“诸位所言,皆切中要害!寒川之存续,不在固守现有之优,而在革除现有之劣!今日之总结,便是明日奋进之蓝图!据此,我决意如下——”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寒川地图前,手指点向各处,一连串清晰而富有远见的命令脱口而出:
“一、强军精武,募训并举!”
“扩编巡护队至三千人!设‘新兵营’,制定严苛操典,由郑县尉总训,老兵带新兵,半年成军!设‘教导队’,专司培养基层队正、哨长!战法需革新,针对狄人骑射、攻城特点,演练反制之术,尤其夜战、巷战、反渗透之战法!”
“二、军工革新,精益求精!”
“成立‘军工研造院’,由禽滑厘先生执掌,下设‘火炮’、‘弹械’、‘弩机’、‘护甲’、‘奇巧’五所!集中所有匠师,分工协作,专攻一艺!首要攻克:火炮射速与精度、开花弹引信可靠性、震天雷投掷方式(可否以弩炮发射?)、以及…新式火枪之研发!资源优先倾斜!”
“三、开源节流,保障后勤!”
“设立‘后勤司’,由苏婉清执掌,王玄策协理。首要任务:开辟新的、稳定的粮食、药材、硝石、硫磺、铁料来源!加大与白圭等行商贸易,必要时可派出精干商队,冒险外出采购!城内,扩大屯垦,推广新作物(如高产薯类),建立常平仓储备!设立‘医学院’,由华棠主持,培养医护,储备药材,制定战时救护条例!”
“四、律法完善,监察天下!”
“修订《新城律》,增补《战时律》、《商事律》、《监察律》!成立‘监察署’,独立于各司,专司稽查吏治、纠察不法、反谍防奸!赋予其密奏直达之权!对内外细作,宁可错抓,不可错放!”
“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成立‘情报处’,由…皇甫嵩先生暂领。”林牧之目光扫过一脸错愕的皇甫嵩,“皇甫先生精通朝廷规制、熟悉各方势力,于情报分析或有专长。负责收集朝廷、北狄、乃至周边州府、豪强之一切动向!派员渗透,重金收买,建立情报网络!寒川,不能再做聋子、瞎子!”
最后一条,让所有人,包括皇甫嵩自己,都大吃一惊!让一个曾经的朝廷密探、戴罪之身去掌管情报?!
皇甫嵩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看向林牧之,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复杂的光芒。这是试探?还是真正的信任?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林牧之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皇甫先生,过往之事,暂且搁置。寒川需要你的才智,更需要你的…诚意。此项工作,关乎存亡,你可能胜任?”
皇甫嵩老脸涨红,呼吸急促,最终深吸一口气,离席躬身,郑重道:“蒙主公…不弃!嵩…愿效犬马之劳!必竭尽所能,为寒川铸就耳目!”
“好!”林牧之点头,目光扫视全场,“以上诸条,即刻执行!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一场会议,将寒川的未来规划得清晰明了。众人领命,无不振奋又感责任重大。
......
总结之后,便是雷厉风行的行动。
军工研造院率先挂牌,禽滑厘召集所有骨干匠师,将林牧之提出的技术难题一一分解,成立攻关小组。炉火再次熊熊燃烧,但这一次,不再是盲目的试制,而是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改进。
新兵营在城外划定区域,郑知远忍着伤痛,亲自制定操练计划,喊杀声与火炮试射声交织在一起。
后勤司压力巨大,苏婉清与王玄策日夜核算,设法与白圭取得了联系,开始筹划一场风险极高的远程贸易。
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皇甫嵩主持的情报处。他搬出了静室,要了一间偏僻的档案房,开始筛选人员。他首先从流民中挑选那些机敏、忠诚且来自不同地区、有复杂背景的人,进行秘密培训。同时,他开始整理自己记忆中所有关于朝廷、北狄乃至江湖势力的信息,绘制关系图谱,试图找出能为寒川所用的线索。
寒川新城,在血战的废墟上,如同一头受伤但更显狰狞的巨兽,一边舔舐伤口,一边加速蜕变,磨砺着更锋利的爪牙。
......
然而,寒川的自我革新,并未逃过外界的眼睛。
城外,林承宗大营。听着细作回报寒川内部热火朝天的改革景象,林承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练兵?研造火器?开辟商路?甚至还搞起了情报?”他咬牙切齿,“这林牧之…是想把这寒川,打造成一个国中之国吗?!其心可诛!”
他感到一种巨大的威胁。寒川每强大一分,他完成任务的难度就增加十分,未来可能面临的报复就更可怕一分。
“不能再等了!”他眼中闪过疯狂的杀意,“‘掘根’计划必须提前!立刻执行!目标:焚其粮仓,毁其工坊,毒其水源!我要让寒川,彻底变成一片死地!”
他转身对心腹悍将低声下令:“通知西羌巫者,准备他们最毒的药剂!通知‘影卫’,准备死士,里应外合!三日后,子夜时分,同时动手!”
最恶毒、最直接的毁灭行动,进入了倒计时。
寒川在争分夺秒地变强,而敌人,也在争分夺秒地欲将其扼杀。
山雨欲来风满楼。总结优劣,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生存,往往需要经历更残酷的考验。寒川的涅盘之路,注定布满荆棘与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