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寒川帝国最高决策层紧锣密鼓地应对着国际反寒川联盟雏形带来的外交压力时,一场更为急迫、更具切肤之痛的危机,如同蓄谋已久的毒蛇,骤然在帝国的西南边陲亮出了獠牙。双线作战这个所有战略家最为忌惮的噩梦,开始以最直接、最血腥的方式,呈现在林牧之和他的帝国面前。
烛火摇曳,映照着林牧之凝重如铁的面容。他面前宽大的御案上,并排放着两份加急军报。一份来自遥远的南洋狮鹫港,是赵破虏发来的例行防御加固和敌情通报;而另一份,则是由六百里加急、信使马蹄带血送来的,来自帝国西南边陲——滇南道节度使的紧急求援文书!
户部尚书王玄策手指颤抖地指着那份西南急报,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惶:“陛下!祸不单行啊!滇南急报,受奥伦特暗中支持的麓川、勐卯等七大土司,纠结叛军五万余众,同时发难! 已攻陷我边境重镇腾冲卫,兵锋直指永昌府!叛军装备了大量奥伦特提供的精良火器,攻势凶猛,我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滇南……危在旦夕!”
仿佛为了印证王玄策的话,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情报司主官皇甫嵩如同鬼魅般闪入,脸色阴鸷得能滴出水来,他手中拿着一封更详细的密信:“陛下,确认了。‘暗刃’在麓川土司府的内线冒死传出消息,奥伦特军情局的特使和武器弹药,是在狮鹫港被袭前就已秘密运抵。此乃奥伦特策划已久的‘围魏救赵’之策,意在迫使我主力回援,减轻其在南洋的压力!甚至……妄图肢解我西南疆土!”
“砰!” 大将军郑知远怒发冲冠,一拳砸在殿柱上,声若雷霆:“这帮背信弃义的蛮夷!还有阴魂不散的奥伦特!陛下!西南乃帝国根基之一,绝不容有失!臣请旨,即刻率领京营精锐,南下平叛!定要将那群乌合之众碾为齑粉!”
他的请战,立刻遭到了王玄策的激烈反对。王玄策几乎要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郑将军!万万不可啊!京营精锐若南下,京城防务空虚暂且不说,那庞大的军费、粮草从何而来?南洋狮鹫港赵将军所部已是吞金巨兽,国库早已捉襟见肘!两面开战,国库根本无力支撑! 届时,只怕叛未平而国先乱啊!”
郑知远双目赤红,梗着脖子吼道:“王尚书!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西南糜烂,国土沦丧吗?没有钱,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打!”
“砸锅卖铁?将军说得轻巧!一旦财政崩溃,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前方将士连饭都吃不上,这仗还怎么打?!”王玄策寸步不让。
两人争执不下,御书房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一直沉默的工造总局会办陈烁,此刻也忧心忡忡地开口:“陛下,西南战事若起,军工生产重心必然要调整,势必影响对南洋舰队的弹药和配件供应。赵将军那边……压力会更大。”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牧之身上。他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左手点着南洋的狮鹫港,右手按着西南的滇南道,两个点相隔万里,却如同两座巨大的磨盘,要将寒川帝国的国力碾碎其间。他的眉头紧锁,额角有青筋微微跳动,显然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双线作战的可怕困境,如同一道冰冷的枷锁,牢牢扼住了帝国的咽喉。 资源是有限的,精锐兵力是有限的,国库的银钱更是有限的。支援任何一方,都意味着另一方的力量被削弱。放弃南洋,则前期巨大投入和战略优势付诸东流,帝国将重被锁死在陆地;放任西南,则根基动摇,战火可能蔓延腹地,后果不堪设想。
良久,林牧之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焦灼,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冷静。他转过身,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吵:
“都住口!”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慌什么?敌人才刚刚出招,我们自己就先乱了吗?”林牧之的目光扫过郑知远和王玄策,“双线作战,是困境,也是考验!考验的是我寒川的国力,更是我等的智慧和定力!”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西南位置:
“郑知远听令!京营精锐不能动,乃国之根本。但,命你即刻抽调北境、中原各镇能战之边军、卫所兵,组成‘西南平叛行营’,由你遥控指挥,委任骁将统领,火速驰援滇南! 战略方针是:以守为攻,稳扎稳打,逐步压缩,分化瓦解! 首要目标是稳住战线,收复关键据点,切忌贪功冒进!告诉前线将领,朕允许他们‘以战养战’,缴获叛军物资优先补充自身,但绝不可骚扰百姓!”
接着,他看向王玄策:“王爱卿,你的难处,朕知道。但仗不能不打!户部立即启动战时财政机制,加征海贸特别税,发行战争债券,动员皇室内帑!同时,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宫廷用度减半,百官俸禄暂发七成! 朕与尔等,共克时艰!粮食方面,优先保障西南平叛大军和南洋守军,京城及腹地,暂时实行配给制!”
然后,他望向皇甫嵩:“皇甫爱卿,你的‘暗刃’要全力运转!西南方面,加紧策反动摇土司,刺杀顽抗头目,获取敌军情报!南洋方面,严密监控奥伦特主力动向,绝不能让赵破虏被偷袭!”
最后,他对陈烁道:“陈爱卿,工造司要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弹药生产优先满足西南急需,但南洋舰队的关键维护和弹药储备,也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供应!”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即将倾覆的朝局。林牧之展现出了作为最高统治者临危不乱的强大心理素质和战略布局能力。
“诸卿,”他最后沉声道,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很难,非常难。但寒川没有退路!奥伦特想用双线作战拖垮我们,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寒川的韧性! 南洋,要守住!西南,要平定!这不仅是军事仗,更是国力仗、意志仗!朕,与帝国,共存亡!”
“臣等遵旨!誓死效忠!”众臣齐声应诺,虽然面色依旧凝重,但眼神中已重新燃起斗志。
双线作战的困境已然降临。 寒川帝国这艘巨轮,被迫在惊涛骇浪中,同时应对来自两个方向的猛烈冲击。林牧之的决策,如同一场精密的走钢丝,任何一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帝国的命运,进入了自“龙腾”计划成功以来,最为凶险莫测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