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墟的某处,空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胶着状态。
无数种颜色被强行压制在一处,彼此渗透、挣扎,形成一片不断缓慢蠕动、散发着令人心神不宁低鸣的混沌色块区域。
这并非能量乱流,更像是一片法则的“淤积”之地,寻常修士涉足其中,恐有神魂被同化、迷失本心的风险。
若离在边缘驻足,冰蓝色的眼眸平静地审视着这片混沌。
她能感知到其中蕴含的、多种截然不同法则力量相互倾轧、湮灭又再生的过程,如同观察一场缓慢而残酷的微观战争。
这对她理解法则的本质冲突与动态平衡,颇有价值。
她并未急于穿过,而是静静“看”着,神识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解析着每一丝能量的变化与纠缠。
临澈站在她身侧稍后一步的位置,并未打扰。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若离专注的侧脸上,那清冷的线条在混沌色块变幻的光影映照下,仿佛冰玉雕琢,剔透得不染尘埃。
每一次凝视,都像是在他心湖投下一颗石子,漾开圈圈名为“痴妄”的涟漪。
那悸动如此清晰,带着灼热的温度,与他周身挥之不去的忧伤冰冷交织,形成一种近乎撕裂的痛楚。
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转而望向那片混沌。
作为曾触摸神境、如今力量犹存的存在,他看到的比若离更多。
他不仅能看清法则的冲突,更能“听”到那些湮灭法则碎片中残留的、属于无数消亡世界的悲鸣与不甘。
那是文明的挽歌,是星辰的叹息,是时光也未能完全磨灭的执念回响。
这份感知,让他温润的眉眼间,那抹忧伤愈发沉重。
他自身,又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淤积”与“残响”?承载着陨落神格的碎片,背负着无法宣之于口的爱恋,滞留在这片埋葬了无数过往的废墟之中。
他与眼前这片混沌,竟生出几分同病相怜的寂寥。
他悄然运转力量,并非干预,而是极其细微地调节着自身气息,使之与这片混沌区域产生一种极其隐晦的共鸣。
顿时,那原本令人心烦意乱的低声呜咽,竟渐渐变得……有序起来。
不再是混乱的噪音,而是化作了某种低沉而古老的韵律,如同大地的心跳,又似星空的呼吸。
这韵律并不激昂,却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奇异力量,使得这片区域的压迫感骤减,反而多了一种苍茫厚重的意境。
他没有解释,也没有炫耀,只是默默地做着这一切。
他希望她在此驻足观察时,能更舒适一些,不必被那些负面的精神杂音所扰。
这微不足道的举动,是他唯一能给予的、无声的体贴。
若离立刻察觉到了变化。
她微微侧首,冰蓝色的眼眸瞥了临澈一眼。
她当然知道是他做的。
这份对力量精妙至极的掌控,以及对这片秘境法则的深刻理解,再次印证了他的不凡。
她并未说什么,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那片变得“温和”了许多的混沌,继续她的观察。
但不可否认,在这种被梳理过的、带着苍古韵律的环境中解析法则冲突,确实比之前少了许多干扰,心绪更为沉静。
临澈捕捉到了她那一瞥。
虽依旧淡漠,却并无不悦。这细微的反馈,如同甘霖落入他干涸的心田,那撕裂般的痛楚似乎都减轻了几分。
他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翻涌的情绪,只余唇角一丝几不可察的、满足的弧度。能让她因自己的举动而获得哪怕一丝更好的体验,于他而言,便是无上的慰藉。
他静静地陪着她,听着那由他引导出的、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韵律,看着她在光影变幻中清绝的侧影。
内心的情感如同潮汐般起伏:有时是看到她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而产生的、深入骨髓的绝望;有时是因这短暂同行而升起的、卑微的欢喜;有时是回忆起神格崩碎那一刻、那惊鸿一瞥定终身的宿命感带来的剧烈心悸;有时,又是一种近乎虔诚的、愿永远如此守护下去的宁静。
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情感,在他心中交织、碰撞,却丝毫未曾流露于外表。
他依旧是那个温润如玉、带着淡淡忧伤的临澈,只是那双眼眸深处,藏着一片汹涌而沉默的深海。
时间在无声的观察与陪伴中流逝。
当若离终于将这片混沌区域的法则冲突解析完毕,收回目光时,临澈也悄然撤去了那引导韵律的力量,混沌区域恢复了原本的低沉呜咽,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若离转身,继续向秘境深处走去。临澈依旧默默跟随。
只是这一次,在她迈步的瞬间,他似乎听到了一声极轻的、仿佛松口气般的叹息,来自她的方向。
那声音轻得如同幻觉,却让临澈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停滞。
他不敢确定那是否真实,更不敢揣测那声叹息的含义。
是研究有所得的释然?还是对这片秘境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怠?
无数猜测在他脑海中闪过,最终都化作了更深的凝望。
他加快一步,缩短了那一步之遥的距离,几乎能与她并肩。他没有看她,目光投向远方那更加光怪陆离的景象,仿佛只是自然的前行。
若离对于他距离的靠近,并未表现出任何异样,依旧目不斜视地走着。
两人之间,依旧沉默。
但这片沉默,似乎与之前又有了微妙的不同。
仿佛在那片混沌色块前共同度过的时光,在那无声的体贴与接受的互动中,有一根极其纤细、无形的丝线,在两人之间悄然连接。
虽不足以拉近那遥不可及的距离,却让这沉默的同行,少了几分纯粹的疏离,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