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之中,三方势力的存在,如同一块无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了林岳的心头。
他深刻地意识到,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与古代机关和未知危险斗智斗勇的探险局面了。他们已经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致命的、由三方人马共同构成的黑暗漩涡之中。
在这片幽闭而又压抑的空间里,另外两伙人,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潜伏在暗影中的毒蛇和猛虎。任何一次轻举妄动,任何一声多余的声响,都有可能同时惊动这两头致命的猎手,从而将自己这支最弱小的队伍,彻底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能再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继续朝前乱闯了!
在又往前行进了大概半个小时,确认周围暂时没有危险之后,林岳果断地做出决定,让队伍在一处结构相对稳固、且 凹陷于主墓道、可以充当临时掩体的耳室里,暂时停下来休整。
他将背上的孟广义,小心翼翼地平放在一张防潮垫上,孙先生立刻上前,再次为老人施针,稳住他的心脉。梁胖子则抱着猎枪,警惕地守在耳室的入口处,充当着哨兵的角色。
林岳借着这难得的喘息之机,坐在地上,强迫自己纷乱的思绪冷静下来,重新梳理着眼下的局势。
被动地、跟随着前人的脚步去探索,已经行不通了。他们必须改变策略,化被动为主动,想办法掌握比另外两伙人更多的、关于这座陵墓结构的信息。他们需要一双,能够“看穿”这些冰冷石壁的、特殊的“眼睛”。
想到这里,他将目光,投向了正在整理装备的陈晴。
“陈晴姐,”林岳的声音不大,但却异常清晰,“你的那些‘宝贝’,还有能用的吗?我们之前,一直都是在用眼睛和经验走路。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需要一双,能够真正看穿这些墙壁的眼睛。”
陈晴的动作,微微一顿。她抬起头,看到了林岳眼神中那份前所未有的凝重。她立刻明白了林岳的意思。
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任何废话,只是默默地,将身后那个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却经过了极其严密的防水和防震处理的专业考古背包,放到了地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了一套用黑色防静电泡沫包裹着的、充满了现代科技感的精密设备。
梁胖子好奇地凑了过来,只见那套设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个巴掌大小、外壳由钛合金打造、带着一块单色液晶屏和密集按键的便携式主机,看上去,就像是一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风格的、军用级的掌上电脑。
一个如同探地雷管一般的、顶部连接着数据线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微型震动探针。
以及一个造型奇特、前端布满了细密小孔的、用来分析空气成分和湿度的手持式气体传感器。
“嚯!小陈,你这……这是什么高科技玩意儿?”梁胖子看得是眼花缭乱,“这玩意儿比罗盘还好使?”
陈晴一边熟练地将各个部件连接起来,一边头也不抬地解释道:“胖子哥,这不是玄学,这是科学。它的全称,叫做‘便携式地质结构与环境综合传感器’,是我们院里一个重点实验室的最新成果,还没对外公布呢。简单来说……”
她顿了顿,用一种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继续说道:“这个震动探针,可以向岩体或者地面,发射特定频率的低频声波。然后,主机就可以通过接收并分析声波,在不同介质,比如实心岩体、空腔、水、甚至是金属中,传播和反射回来的速度差、时间差和衰减率,来大致地、反向建模出我们周围的地质结构图。”
“而这个气体传感器,”她又举起了另一个部件,“可以实时分析我们周围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比如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硫化物等等的精确浓度。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这里是否存在着一个我们尚未发现的换气系统,或者,是否存在着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由机关释放出的毒性气体。”
“总而言之,”陈晴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属于科研工作者的、强大的自信,“它就是我们在这地底深处,最可靠的‘眼睛’和‘鼻子’。”
调试很快完成。
陈晴将那个如同听诊器一般的微型震动探针,紧紧地、用力地,按在了他们脚下那冰冷的青石板之上。
“滴——”
随着她按下主机上的一个启动键,一阵极其微弱的、人耳几乎无法察觉的“嗡嗡”声,从探针的底部传来,然后,迅速地,消失在了地底的深处。
主机那块单色的液晶屏幕上,立刻,开始显示出一系列如同心电图一般、上下起伏的、极其复杂的波形图和瀑布般滚动的绿色数据流。
林岳、梁胖子和孙先生,全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围在旁边。然而,屏幕上那些天书般的符号和曲线,他们一个也看不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陈晴那白皙的手指,在小巧的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进行着某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复杂的计算与建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陈晴的神情,也从最初的专注,逐渐变得……凝重,甚至,还带上了一丝难以置信的困惑。
大约过了十分钟,她才缓缓地,抬起了头。
“怎么样?”林岳立刻追问道。
“先说空气分析的结果,”陈晴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是在组织自己的语言,“结果很奇怪。我们这里的空气,虽然沉闷,但氧气含量,基本维持在百分之十九点五左右,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而二氧化碳的浓度,虽然略高于正常封闭空间,但却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上,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呼吸而持续升高。这说明”
“说明这里,存在着一个我们尚未发现的、巨大的、而且效率极高的换气系统。”林岳替她说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墓道两侧的长明灯,能够持续燃烧两千年而不熄灭。”
“没错。”陈晴点了点头,然后,又将探针,依次贴在了左右两侧和前方的墙壁上,进行了同样的探测。
“结构分析的结果,也不容乐观。”她指着屏幕上那逐渐成形的、简易的二维结构图,说道,“我们左侧和右侧的墙壁,探测结果显示,其后方,都是厚度超过十米以上的、密度极高的实心岩体,不存在任何夹层或者暗道的可能性。”
“而我们前进的方向声波反馈回来的信号,极其杂乱和微弱。这说明,前方的结构,非常复杂,似乎是存在着大量的、由房间和廊道交错构成的建筑群,就像……就像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
听到“迷宫”两个字,梁胖子的脸,顿时就垮了下来。
“那……那我们脚下呢?”林岳的直觉,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陈晴话语中,那份刻意被隐藏起来的、最大的疑点。
果然,当林岳问出这个问题时,陈晴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她用一种混合着震惊、困惑与一丝恐惧的语气,缓缓地说道:“最奇怪的就是我们脚下!”
她将主机屏幕,转向了众人。
“你们看,这是向下探测的声波反射模型。声波探测的结果显示,在我们脚下大约十五米深的位置,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边界极其规则的、回声反射强度异常高的物体!”
“从声波的衰减率和反射特征来看……”陈晴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它……它绝对不是岩石!岩石的回声,不可能这么强烈和规则!它的声波反射特征,更像是……更像是……”
“金属!”
“一个巨大的、平整的、长度和宽度都超乎想象的可能是中空的巨型金属体!”
陈晴的这个结论,就像是一颗在耳室中引爆的深水炸弹,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金……金属?!”梁胖子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结结巴巴地问道,“啥……啥意思?小陈,你的意思是说,这……这大墓的底下,还他娘的埋着一个……一个超级大的铁盒子?!”
“阿弥陀佛……”一旁的孙先生,也抚着自己的胡须,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他喃喃自语道,“老朽曾在一本关于秦代方术的古籍中看到过记载,说始皇帝的陵墓之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甚至‘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而其主殿寝宫,就如同仙人之境般,悬浮于水银之海的上方……难道……难道说,我们脚下的这个,也是类似的悬空结构?”
孙先生的话,如同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林岳脑海深处的一段记忆!
悬空的宫殿!
他猛地想起了,在之前,他在那个精神失常的孙耀庭的画作里,所看到的那幅、关于西汉广川王刘去墓中的、如同海市蜃楼一般、悬浮在巨大地下空间中的“黄金宫殿”的幻象!
两个完全不同年代、相隔千里的帝王陵墓,竟然,出现了如此惊人相似的、颠覆常理的“悬空”结构!
这一刻,林札恍然大悟!
他立刻意识到,那个隐藏在他们脚下十五米深处的、巨大的“金属宫殿”,才是这座秦代大墓,真正核心的所在!
而他们现在所走的这条平坦、安全的墓道,甚至包括前方那个所谓的“迷宫”,都只不过是建造者,用来迷惑盗墓者的、一个规模宏大的……外围通道!
陈晴的科学探测,在这一刻,为整个团队,提供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具有宏观战略意义的地下“地图”!
林岳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他将那张简易的结构图,牢牢地记在心里,再结合自己那丰富的倒斗经验,重新审视着他们刚刚走过的那条笔直的墓道。
他断定,一定有一条隐藏的、向下的通道,被他们,也被走在前面的那两伙人,给同时错过了!
而那个最有可能隐藏着入口的地方,就是
“我们回去!”林岳猛地站起身,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回到刚才那处发生过战斗的地方,重新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