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深秋的广岛城郊,废工厂的空地上,刻着太极24式的原子弹残骸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前几日李天骥和古井喜实连夜刻完招式后,又找了城郊的两个老石匠,想让他们帮忙打磨碑身——把残骸表面的焦黑锈迹磨掉,让太极招式的刻痕更清晰,再加一些花纹和装饰。也让这截冰冷的残骸,多几分“碑”的模样,好立在城郊的显眼处,让路过的人都能看得见。
天刚蒙蒙亮,李天骥就带着古井喜实赶到了废工厂。
两个老石匠已经到了,正蹲在残骸旁,拿着粗砂纸打磨表面,“沙沙”的摩擦声在空地上回荡。
焦黑的锈屑顺着砂纸往下掉,露出里面银白色的金属,原本凹凸不平的残骸表面,渐渐变得平整起来,太极“起势”的轮廓,也比之前清晰了不少。
“王师傅,工藤师傅,辛苦你们了。”
李天骥走上前,递过两个热馒头——这是他早上特意绕到胡同口买的,还带着笼屉的热气。
老石匠们接过馒头,笑着道谢,王师傅擦了擦手上的锈屑,咬了口馒头:“李小子,你这碑刻得有讲究啊,24式太极,一笔一划都透着劲,就是这碑身太硬,打磨起来费劲儿。”
“辛苦二位多费心,慢着来就行。”
李天骥蹲下身,抚摸着刚打磨好的“起势”刻痕,眼里满是期待,“这碑是用原子弹残骸刻的,我想给它取个名,叫‘和平碑’,就是想让大家看到它,就想起战争的可怕,好好珍爱和平。”
“和平碑?这名字好!” 工藤师傅放下砂纸,连连点头,“这东西是杀人的,刻上太极,再叫和平碑,就是跟战争对着干,有骨气!”
古井喜实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嘛!以后谁路过这儿,看到‘和平碑’,再看看上面的太极,就知道咱们中国人盼着和平,也有本事护着和平!”
李天骥笑着点头,转头对王师傅说:“王师傅,等你们打磨完碑身,要是方便,就帮忙把‘和平碑’三个字,刻在碑的顶端,字体不用太大,工整就行。”
王师傅年纪大了,耳朵有些背,刚才光顾着咬馒头,没听清李天骥的话,只隐约听见“碑”“刻”“字”几个字,他凑上前,大声问:“你说啥?刻啥字?你嗓门大点,我耳朵背,听不清!”
李天骥也提高了嗓门,对着王师傅喊:“刻‘和平碑’三个字!和平的‘和’,平安的‘平’,石碑的‘碑’!”
可风正好从工厂破屋顶灌进来,带着锈屑的味道,把李天骥的声音吹得变了调。
王师傅皱着眉,侧着耳朵听了半天,还是没听清“和平”两个字,只听清楚了“碑”,又隐约觉得前面两个字像“苹果”,他点了点头,大声回应:“哦!苹果碑啊!这名字有意思,刻苹果碑,还刻太极,别致!”
“不是苹果碑,是和平碑!”李天骥赶紧摆手,又提高了嗓门喊了一遍,可工藤师傅正好拿着砂纸,用力打磨“云手”的刻痕,“沙沙”声盖过了李天骥的声音,王师傅还是没听清,只笑着说:“知道了知道了,苹果碑嘛,我记着呢!等打磨完,就给你刻上!”
李天骥还想再解释,古井喜实拉了拉他的胳膊,小声说:“师傅,算了,王师傅耳朵背,等会儿打磨完,您再跟他说也不迟,反正现在先打磨碑身,不急着刻字。”
李天骥想了想,觉得也是,便没再坚持,只叮嘱道:“那你们先打磨,等会儿我过来,咱们再确定刻字的事。”
说完,他带着古井喜实,去工厂外的树林里,教他练早上的站桩——自上次胡同里磕出阴阳图,李天骥答应教古井喜实太极后,每天都会抽时间教他基础,古井喜实也学得认真,站桩能稳稳站半个时辰,也不喊累。
两人在树林里待了两个多时辰,直到太阳升到头顶,才往废工厂走。
刚走到工厂门口,就听见王师傅和工藤师傅的笑声,还夹杂着“苹果”“好看”的字眼。
李天骥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加快脚步走进工厂,一进门,就愣住了——
原本焦黑的原子弹残骸,已经被打磨得锃亮,银白色的金属在阳光下泛着光,太极二十四式的刻痕清晰分明,从“起势”到“收势”,连贯又有劲儿。可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碑的顶端,已经刻上了三个工整的大字——“苹果碑”,而碑的右下角,还多了个拳头大的小苹果图案,圆圆的身子,还刻了两道弧线当叶子,模样憨态可掬,跟旁边苍劲的太极招式放在一起,显得格外反差。
“李小子,你看!”王师傅见李天骥来了,赶紧招手,指着碑上的字和苹果图案,满脸得意,“‘苹果碑’三个字刻好了,我还特意在碑角刻了个小苹果,跟名字呼应,你看好看不?刚才工藤师傅还说,这苹果刻得像真的,能馋死人!”
工藤师傅也笑着说:“可不是嘛!王师傅刻了一辈子碑,还没刻过苹果,这次特意琢磨了半天,你别说,还真别致!”
李天骥看着碑上的“苹果碑”和小苹果,又看了看王师傅满脸期待的模样,到了嘴边的“不是苹果碑”,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王师傅是耳背听错了,不是故意的,而且俩老石匠辛苦了一上午,打磨得认真,刻字刻图案也格外用心,要是再让他们把字磨掉重刻,不仅费劲儿,还会扫了老人们的兴。
“好看,刻得真好。”李天骥深吸一口气,笑着点头,“王师傅,您这苹果刻得真像,比集市上卖的苹果还精神。”
王师傅听了,笑得更开心了,摸了摸胡子:“我就说好看吧!你放心,这‘苹果碑’立在这儿,保管路过的人都要多看两眼,说不定还能想起家里的热馒头、甜苹果,更盼着和平日子呢!”
旁边的古井喜实,早就憋不住了,他捂着嘴,肩膀一抽一抽地笑,好不容易才忍住笑,凑到李天骥身边,小声说:“师傅,这下好了,和平碑变成苹果碑了,还有个小苹果,以后大家看到这碑,说不定先想起吃苹果,再想起和平,也挺有意思的。”
李天骥瞪了他一眼,却也忍不住笑了——原本想取个严肃的名字,警醒世人珍爱和平,没成想因为耳背,变成了“苹果碑”,还多了个小苹果图案,虽跟初衷不一样,却多了几分烟火气,少了几分沉重。
这时,几个在城郊干活的老乡,路过废工厂,听见里面的笑声,也凑进来看看。一进门,就看到了锃亮的“苹果碑”,还有上面的太极招式和小苹果,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这是啥碑啊?咋叫苹果碑,还刻着太极?”一个老乡指着碑上的字,好奇地问。
古井喜实赶紧解释:“这是用原子弹残骸刻的,原本想叫和平碑,结果王师傅耳背,听成了苹果碑,还刻了个小苹果,你看有意思不?”
老乡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大娘看着碑角的小苹果,笑着说:“我活了五十多岁,还没见过刻着苹果的碑,苹果本身就含有和平、平安的意思,这碑不吓人,还挺招人喜欢的。
以前一想到原子弹,就觉得害怕,现在看到苹果碑,倒觉得亲切了,就像咱们老百姓过日子,盼着和平,也盼着吃上热乎饭和甜苹果。”
另一个老乡也说:“可不是嘛!太极是护人的,苹果是养人的,这碑把两样凑在一起,比那些光写大道理的碑强多了!以后咱们路过这儿,就来看看这苹果碑,想起太极,想起和平,也想起甜苹果!”
俩老石匠听着老乡们的夸赞,也跟着笑,王师傅还得意地说:“你们别看这苹果小,我刻的时候,特意留了点弧度,看着就甜!以后谁要是觉得日子苦,来看看这苹果,再看看太极,就知道日子有盼头!”
李天骥站在一旁,看着众人围着“苹果碑”说说笑笑,心里也渐渐踏实了。
他知道,名字虽变了,图案也多了个小苹果,可他想传递的和平期盼,没少半分——反而因为这小小的乌龙,让原本沉重的“和平”,变得更贴近老百姓的日子,更容易被人记住。
他走到碑前,伸手摸了摸碑角的小苹果,又摸了摸“苹果碑”三个字,笑着说:“也好,就叫苹果碑。愿大家以后都能吃上甜苹果,过上和平日子,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师傅和工藤师傅听了,连连点头;老乡们也跟着附和,笑声在废工厂里回荡,盖过了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