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分,国家文旅部门联合体育总局发布重磅公告:正式将每年6月15日定为“太极密码日”。
这是继1965年联合国将6月6日定为“十字手日”(又称“太极全球日”)后,国内首个以太极Ip为核心的专属节日,既延续了太极“和平共生”的全球内涵,又紧扣“太极密码”的大众记忆,旨在让太极文化以更具仪式感、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公告一出,立刻引发全网欢呼,从太极爱好者到普通民众,都开始期待首个“太极密码日”的到来。
为了让“太极密码日”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全民参与感,官方提前三个月启动“全国联动筹备计划”,明确各地以“传承太极记忆,解锁生活密码”为主题,结合本地特色打造活动——既保留太极展览、招式表演、技能比赛等传统环节,又加入算盘密码挑战、太极美食体验等Ip专属内容,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民众都能找到参与的乐趣。
2020年6月15日,首个“太极密码日”当天,全国多地同步开启“太极狂欢”,从城市的公园、广场,到乡村的文化院坝,再到校园的操场、企业的园区,处处都能看到太极的身影,处处都透着“密码解锁”的趣味。
作为太极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的河南温县,成了首个“太极密码日”的主会场。
温县太极广场上,一场“万人单鞭”表演率先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太极爱好者、当地村民、学校师生共1.2万人,身着统一的浅灰色太极服,跟着舞台上的杨式太极传承人,同步摆出“单鞭”招式,手臂舒展、腰腹稳沉,动作整齐划一,远远望去,像一片随着节奏起伏的“太极浪潮”。
表演结束后,广场上响起改编版的《算盘珠珠》,不少民众自发拉起手,围着广场跳“太极趣味舞”,把氛围推向高潮。
主会场的“太极密码体验区”,更是挤满了参与民众。
“算盘密码挑战”摊位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准备了数百把木质太极算盘,挑战者需在3分钟内,根据摊位上的“太极八卦图”,拨动算珠匹配卦象,成功破解3组密码就能获得“太极解密达人”证书,还能兑换温县特色的“怀药礼盒”。
来自天津的阿杰,带着10岁的儿子参与挑战,儿子负责看八卦图报卦象,阿杰负责拨算盘,父子俩配合默契,不到2分钟就破解了所有密码。
“以前带孩子玩手游、逛博物馆找彩蛋,今天在现场拨真实算盘解密,更有成就感!”阿杰拿着证书,笑着说。
“太极美食区”则让民众在体验文化的同时,尝到健康美味。
作为温县特色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被做成了各式“太极主题美食”——怀山药泥捏成“单鞭”“太极图”的形状,怀菊花茶装在印着铜印图案的茶杯里,怀地黄糕上印着极小的“第七印”纹路,每一款美食都紧扣太极Ip元素,既好看又好吃。
不少民众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听工作人员讲解“怀药与太极养生”的关联:“练太极养气,吃怀药养身,两者结合才是太极的‘健康密码’。”
82岁的温县老中医王大爷,特意带着自己做的怀山药太极糕来摊位分享,说:“我练了一辈子太极,吃了一辈子怀药,身体硬朗得很,这就是咱老百姓的‘人生健康密码’!”
除了主会场,全国其他城市也结合本地特色,打造了专属的“太极密码日”活动。
天津的太极密码博物馆,推出“馆内解密闯关”活动——游客需在馆内找到藏在澡堂展区、密道展区的5枚“虚拟印章”,用手机扫描印章图案解锁密码,最终拼凑出“太极十印”的完整图案,成功闯关就能免费体验“澡堂谍战VR”.
上海的外滩广场上,一场“太极快闪”突然亮相——身着时尚太极服的年轻人,先表演一段融合街舞元素的“太极潮舞”,再带领现场游客练“简化单鞭”,不少外国游客也被吸引加入,跟着比划,脸上满是新奇.
四川成都的乡村文化院坝里,村民们把太极与川剧结合,推出“川剧变脸+太极单鞭”的特色表演,变脸演员变出印着太极纹的脸谱时,现场响起阵阵掌声,还有村民用竹编做了迷你太极算盘、铜印模型,当作“闯关奖品”,让乡村的“太极密码日”充满乡土趣味。
校园里的“太极密码日”,则充满了童真与活力。
北京海淀区实验小学,举办了“太极密码校园赛”——低年级学生比“算盘拨得快”,中年级学生比“单鞭摆得准”,高年级学生比“太极招式串烧”,获胜的班级能获得“太极校园先锋队”锦旗,获胜的学生能得到印有自己照片的“太极小卫士”徽章。
四年级(3)班的学生们,还自编了“太极密码口诀”,比赛时一边练招式一边念:“6月15密码日,我们来把太极练;拨算盘,解密码,单鞭一摆真好看!”
班主任说:“以前学生们觉得太极‘老气’,今天通过比赛、口诀,才发现太极这么有趣,不少学生说以后要每天练太极。”
企业园区里的“太极密码日”,则成了员工放松身心的“文化福利”。
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特意在园区内搭建了“太极小广场”,邀请太极教练为员工开展“15分钟太极课间操”教学,教员工用“太极劲”缓解久坐的疲劳;还设置了“太极密码留言墙”,员工可以写下自己的“生活密码”.
有人写“练太极+陪家人=我的幸福密码”,有人写“拨算盘解压力,练单鞭强身体=我的职场密码”,留言墙很快被写满,成了园区里的“暖心风景线”。
首个“太极密码日”当天,全国累计有超500万人次参与各类活动,社交平台上,#万人单鞭庆太极密码日# #算盘解密太有趣# #温县太极美食香# 等话题接连霸屏热搜,累计讨论量突破5亿。
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太极密码日经历”:“今天在公园跟着大爷大妈练单鞭,还赢了算盘解密证书,太开心了!”“带爸妈去温县主会场,爸妈跳太极舞,我吃怀药美食,一家人都乐在其中”“没想到太极密码日这么热闹,以后每年6月15日,我都要参与!”
联合国“十字手日”组委会也特意发来贺电,称“太极密码日”的设立,让太极文化的传承更具“大众性”与“趣味性”,为全球太极文化传播提供了“中国样本”。
日本、美国、英国等国的华人太极社团,也在当地同步举办“太极密码日”活动,组织华人与当地民众一起练单鞭、拨算盘,让“太极密码”的影响力,跨越国界传递。
如今,“太极密码日”已成为每年6月的“固定文化盛宴”,每一年都有新的玩法、新的亮点——2019年加入“太极密码短视频大赛”,2020年推出“线上算盘解密挑战”,2021年新增“太极非遗传承论坛”,却始终不变“全民参与、融入生活”的初心。
每年6月15日,依旧会有万人在广场练单鞭,依旧会有民众在摊位前拨算盘解密,依旧会有孩子在校园里念太极口诀。
这一天,太极不再是Ip符号,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成了全民共享的文化狂欢,成了普通人生活里的“仪式感”——它提醒着每一个人,太极就在身边,密码藏在日常,只要愿意参与、愿意感受,就能解锁属于自己的“太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