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叔叔,他们一家四口中的是什么毒?”李鹏飞问江警官。
“检测到是一种毒性特别强的毒蘑菇的毒素。”江警官回答李鹏飞。
“那你们是在所有的食物里面都提取到这个毒素,还是只在某一种食物上面提取到的?”李鹏飞接着又问道。
“我们检查了那天他们吃的所有的食物馒头啊,花卷啊,稀饭,小菜,奇怪的是只有牛奶里面含有毒素,别的食材都没有。”江警官回答李鹏飞。
“这家人牛奶是怎么购买的?”一旁的曹老师突然提问道。
“这家人的牛奶是专门在外面订的,有那个送牛奶的工作人员,每天给他们家送过来的。”江警官回答曹老师。
曹老师又问道,“那这一个送牛奶的人,有调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
“调查了,已经排除嫌疑,无作案时间无作案动机,并且他送的牛奶持续的在那几天前后都没有发生任何一家,说喝牛奶中毒的事件,也就是说牛奶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江警官说道。
“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动机是什么?”李鹏飞开口说道。
“凶手为什么要杀掉他们一家四口?这家人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口之家,应该没有什么复杂的社会关系,也不会跟任何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可为什么,为什么凶手一定要杀害他们一家四口,动机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突然对一个人好,也不会突然无缘无故的对一个人使坏,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他的目的,所以凶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所以我一直在想他的动机是什么,我现在所能分析到的,也许我说出来,曹老师和江叔叔可能你们不会相信,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家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江警官问向李鹏飞。
“说说你的观点,李鹏飞。”曹老师说道。
“我认为他家两个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却都没有去上幼儿园,长期在家里,小孩子肯定是蹦蹦跳跳的,跑来跑去,那么住在他们家楼下的,肯定会受到噪音的骚扰,如果真的是因为这个而起的杀心的话,那么肯定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他肯定是多次上楼跟这家沟通,第二楼下的这家,他的职业要么是画家,要么是作家,第三,他应该是一位男士,并且是一个人住。江叔叔可以再去向周边邻居打听,是否有死者楼下的人上来找过这家人,提过这个噪音的问题。”李鹏飞说出自己想法。
江警官听完李鹏飞讲的话觉得不可思议,李鹏飞既没有去过案发现场,他也没有听说过这起案件,今天是第一次听他讲起,却能分析出来,这么准确,其实李鹏飞说对了,这家人楼下住的,就是一个作家,并且男性,一个人。
但姜警官并没有马上告诉你们会说你全部猜对了他,只是接下来开口又问道,“李鹏飞,那你认为凶手是如何悄无声息下毒,并且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李鹏飞想了一下,开口说道,“我不知道他们家牛奶是怎么订购的,江叔叔,在他们家门外有不有安装一个放牛奶瓶的小柜子?”
“没有。”江警官回答道。
“也就是说每次都是送牛奶的人把牛奶亲自交到这家女主人手上,对吗?”李鹏飞问江警官。
“我们找他问过话,他说送牛奶的过程,就是把每家每户订购了几瓶牛奶,然后按照订购的数量送到客户家,死者这一家每天是订购的两瓶牛奶。”江警官说道。
“如果说送牛奶的餐车是放在楼下,而凶手想趁送牛奶的人先上楼送别家时,找机会朝牛奶里面投毒的话,这种可能性不大,或者直接否定,因为凶手没法准确的知道送牛奶的人手中的哪两瓶牛奶会送到死者家中,那么就只剩下有一种可能。案发当天,送牛奶的人敲了两下门,这家女主人并没有像平时一样很快出来。我在想他肯定是手头上有什么事情给耽误了,于是这位送牛奶的员工,就把两瓶牛奶放在地上,如果凶手真是他们楼下的这位,那么他一定是了解送牛奶的时间,或者他听到那个员工说,我把牛奶给你放在家门口了,所以才给了凶手下毒的机会。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江叔叔,可以回去再问一下那位送牛奶的员工,案发当天是否亲自把两瓶牛奶交到女主人手中。”
“好的,李鹏飞,你分析的这个观点确实跟别人不一样,并且你刚才分析到死者这家的楼下住着的就是一位男性作家。”江警官有些激动。
“我回去以后按你说的在走访问一下周边的邻居是不是 因为噪音扰民的问题,楼下住户曾经为这件事情上来找到死者一家。”江警官接着又说道。
“可是,李鹏飞,如果真的证实他曾经多次上楼来找过死者这一家 ,哪怕真的凶手就是他,可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呀,我们没办法证明他就是凶手呀?我们警察办案抓人是要讲证据呀?”江警官问向李鹏飞。
“江叔叔,我们可以从他的毒素来源下手,找找看,这个毒素是怎么来的,是谁提供给他的,或是他从哪里买到的,这些我们都可以查,在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犯罪,凶手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并且江叔叔,你这次再去向周围邻居打听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打草惊蛇。”李鹏飞说道。
“好,我知道了,李鹏飞,把你的联系方式给我,我要是查到什么问题,需要找你咨询的,我就给你打电话,你有手机吗?”江警官问李鹏飞。
“江叔叔我有手机,我给你报一下我的手机号码。”李鹏飞说道。
李鹏飞把手机号码报给江警官,然后他突然想到什么问了一句,“江叔叔,你去调查一下楼下的那位男住户,他是不是有长期饮酒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