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成功太厉害了!吴晓波惊叹道,直接报给书记审阅啊!
张志刚也竖起大拇指:成功,你这下可给我们科长脸了!
王成功不好意思地笑笑:都是大家帮忙的结果。要不是各位同事提供数据,帮忙核对,我也完成不了。
这时,杨丽副科长也从外面回来,听说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
成功,好样的,这才来几天,就能写出让张科长这么赞赏的报告,后生可畏啊!
下班时间到了,但大家都没有立即离开,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事情。王成功悄悄对柏爱民说:柏主任,今晚我请您吃饭吧,感谢您的指导。
柏爱民摆摆手:今天就算了,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要继续战斗呢!
王成功感激地点点头:那好,改天再请您。
傍晚时分,市委大院1号楼的灯光渐次亮起。
张晓文科长拿着两份报告,步履沉稳地走向市委常委、秘书长冯志舒的办公室。
冯志舒的办公室位于5楼东侧,与市委书记何勇的办公室相隔一层楼。
作为市委常委、秘书长,冯志舒不仅是市委的大管家,更是零陵市权力核心层的几位顶尖大佬之一。
秘书长,这是周五经济会议的两份报告草案。
张晓文恭敬地将文件放在冯志舒的办公桌上,一份是柏爱民同志草拟的,另一份是新来的王成功同志写的。
冯志舒抬起头,摘下眼镜,语气平和:新来的同志?就是那个面试考了高分的王成功?
是的秘书长。张晓文点头,柏爱民本来已经写好了一份,但让王成功学习参考时,他提出想尝试重写一份。结果写出来了...很不一样。
冯志舒先拿起柏爱民的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点点头:老柏写得中规中矩,符合要求。
然后他拿起王成功的报告,刚看了开头几句,眉头就微微挑起。
他看得越来越慢,时而点头,时而沉思,偶尔还会翻回前页核对某个数据。
当看到报告中详细的数据分析和精准的政策建议时,他不由得长出一口气,难以置信地问:这......真的是新来的王成功写的?
张晓文郑重地点头:千真万确秘书长。您看这文风,和我们综合科所有人都不一样,不仅不一样,而且非常新颖。每个数据都有出处,每个观点都有支撑,连标点符号都挑不出毛病。
冯志舒仔细翻阅着报告,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看来是真来了个人才啊!这种写报告的方式很务实,很有参考价值。
他沉吟片刻,文件放我这里吧,我晚点拿给何勇书记过目。
好的秘书长。张晓文恭敬地退出了办公室。
冯志舒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又仔细看了一遍王成功的报告。
越看越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不仅文笔流畅,更重要的是思维缜密,数据详实,建议可行,完全不像个刚出校门的毕业生。
他想了想,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李洪的号码。
虽然冯志舒是市委常委、秘书长(副厅级),李洪只是副秘书长兼市委办主任(正处级),两人级别有差,但冯志舒对李洪一向尊重。
毕竟李洪是自己非常信任的人,负责市委办的日常工作。
李洪啊,在忙吗?冯志舒语气亲切地问道。
电话那头,李洪立即恭敬地回答:秘书长好,刚处理完手头的事。您有什么指示?
冯志舒笑着说:指示谈不上。就是想跟你说,你们市委办来了个人才啊!
李洪有些纳闷:秘书长说的是...?是哪位同志让您这么赏识?
就是你们综合科新来的王成功。
冯志舒语气中带着赞赏,刚才张晓文送来两份报告,一份是老柏写的,一份是王成功写的。这个王成功写的报告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
李洪恍然大悟:原来是成功啊,面试时他是全省第一,陈清河副部长也极力推荐。没想到写作能力也这么突出。
冯志舒详细说道:他的报告不仅数据详实,分析到位,更重要的是思路新颖。”
“比如在分析产业结构时,他不只是简单罗列数据,而是深入分析了各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发展趋势。在提出建议时,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针对性地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李洪认真听着,不时回应:这么看来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秘书长您有什么具体指示?
冯志舒强调道:这样的好苗子要好好培养。现在机关里能静下心来研究问题、扎实写材料的年轻人不多了。”
“你要多关注他的成长,给他压担子,也要给他成长的空间。既要严格要求,也要适当保护,不能让这样的人才被埋没了。
李洪连连称是:秘书长放心,我一定重点培养。明天我就找张晓文具体商量一下培养方案。
冯志舒补充道:培养人才要讲究方法。既要让他在实践中锻炼,也要安排老同志传帮带。我看柏爱民就很适合带他,老柏经验丰富,为人也正直。
好的秘书长,据我了解目前就是柏爱民在带他,我也会安排柏爱民再多指导他。
李洪郑重承诺,也会定期向您汇报他的成长情况。
一般来说,涉及何勇书记的讲话稿等文件,基本都是由张晓文直接报冯志舒秘书长,李洪作为市委办主任并不会过目。
但挂断电话后,李洪还是打电话让张晓文把王成功拟的报告给他发了一份。
当邮件传来,李洪打开附件仔细阅读时,也不禁赞叹不已。
他立即拨通了张晓文的电话:晓文啊,成功的报告我看了,确实写得很好。你明天早上上班前,先来我办公室一趟,我们具体商量一下怎么培养这个好苗子。
张晓文在电话那头回应:好的李主任,成功确实很有潜力,今天他打电话向各部门核实数据的认真劲,就让很多老同志都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