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由远及近,沉闷地敲打着地面。山脊线上,一队北蛮骑兵的身影清晰起来,他们朝着驿站方向疾驰。
吴浩然握紧了剑柄,看向身旁的祖母。杨清妮神色平静,目光锁定在越来越近的骑兵队伍上。
骑兵队在距离驿站百步之外骤然勒马。为首的千夫长骑在马上,望向驿站方向,脸上写满困惑。他清楚地看到三处烽烟已经按约定升起,但驿站里的情况却出乎意料。
本该死伤惨重的驿站里,守军列阵严整,刀枪林立。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血腥气味,千夫长仔细看去,发现倒伏在地上的尸体全都穿着北蛮装束。
千夫长的脸色变得难看。他举起手,示意队伍保持警戒。他仔细打量着驿站里的守军,试图找出破绽。
杨清妮对身旁的暗卫队长低声道:“准备好,按计划行事。”
暗卫队长点头,悄悄打了个手势。几名暗卫无声无息地隐入暗处,随时准备行动。
千夫长犹豫片刻,终于下定决心。他举起腰间的号角,准备吹响。
就在这一瞬间,一道寒光从暗处闪过。杨清妮的剑锋已经抵在千夫长的咽喉处。
“别动。”杨清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千夫长僵在原地、手中的号角险些掉落、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老妇人,怎么也想不通她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接近自己的。
周围的北蛮骑兵一阵骚动,纷纷拔出武器。吴浩然立即带领守军上前,与他们对峙。
“让你的人放下武器。”杨清妮的剑尖微微用力。
千夫长感到咽喉处传来刺痛、一滴血珠顺着剑锋滑落,他咬紧牙关,不甘心地对手下挥了挥手。
北蛮骑兵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放下了武器。
吴浩然立即带人上前,收缴了他们的兵器,并将他们控制起来。
杨清妮收回长剑,但目光仍然锁定在千夫长身上。“秃忽鲁在哪里?”
千夫长冷哼一声,别过头去。
杨清妮并不着急,她示意暗卫队长上前搜身。
暗卫队长仔细检查千夫长的全身,最后在他的号角内部发现了一道隐秘的符文。
“老太君,您看这个。”暗卫队长将号角递给杨清妮。
杨清妮接过号角,仔细端详内部的符文。她的脸色微微一变。
“追踪秘术。”她低声说道,随即看向千夫长,“秃忽鲁倒是舍得下本钱,连这种秘术都用上了。”
千夫长脸色骤变,显然没料到对方能认出这道秘术。
吴浩然上前问道:“祖母,这是什么?”
“一种古老的追踪术。”杨清妮解释道,“一旦号角吹响,不仅能够传递信号,还能标记听到号声的人的位置,秃忽鲁是想借此锁定我们的行踪。”
千夫长见秘密被识破、突然暴起、试图抢夺号角,但杨清妮早有防备,侧身避开的同时,剑柄重重击在他的后颈上。
千夫长闷哼一声,软倒在地。
“绑起来,仔细看守。”杨清妮吩咐道。
暗卫队长立即带人将千夫长捆缚妥当。
吴浩然看着地上的号角,眉头紧锁。“幸好祖母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杨清妮摇摇头。“秃忽鲁一向狡猾,这次是我们运气好。”
她转向那些被俘的北蛮骑兵,目光扫过他们的脸庞。“你们谁愿意告诉我秃忽鲁的计划?”
骑兵们低下头,无人应答。
杨清妮并不意外。她对暗卫队长说道:“把他们分开审讯。注意安全,这些人都是秃忽鲁的精锐。”
暗卫队长领命而去。
吴浩然走到祖母身边,低声道:“祖母,刚才为什么要用北蛮士兵的尸体来伪装战场?我们明明可以直接撤离。”
杨清妮看着孙子,耐心解释:“直接撤离固然安全,但那样我们就无法掌握秃忽鲁的动向。用他们的人的尸体布置现场,既能迷惑敌人,又能诱使他们的先锋部队现身。现在我们不仅抓住了他们的千夫长,还获得了重要情报。”
她拿起那个号角,“比如这个追踪秘术,若不是将计就计,我们可能直到被追踪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吴浩然恍然大悟。“孙儿明白了。祖母深谋远虑,孙儿自愧不如。”
杨清妮拍拍孙子的肩膀。“你还年轻,经验是慢慢积累的。记住,在战场上,有时候冒险是为了更大的安全。”
这时,暗卫队长回来汇报:“老太君,有一个俘虏愿意开口。”
杨清妮点头。“带他来见我。”
一个年轻的北蛮士兵被带了过来,他脸上带着恐惧,但眼神中又有几分决然。
“你知道秃忽鲁的计划?”杨清妮问道。
年轻士兵咽了口唾沫,用生硬的中原话回答:“我只知道一部分、千夫长带领我们作为先锋,目的是确认你们的位置,然后用号角标记。后续会有大军包围。”
“大军在哪里?”吴浩然急切地问道。
年轻士兵摇头。“我不知道具体位置。只听说是从三个方向包抄过来。”
杨清妮沉思片刻。“三个方向...看来秃忽鲁是铁了心要留下我们。”
她看向年轻士兵,“你为什么愿意告诉我们这些?”
年轻士兵低下头。“我的家人被秃忽鲁扣押了。他说如果我不听话,就杀了他们。”
杨清妮注视他片刻,似乎在判断他的话是否可信。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我可以帮你救出家人。”她最终说道。
年轻士兵猛地抬头,眼中燃起希望。“真的吗?”
“镇国公府从不失信于人。”杨清妮语气坚定,“但前提是你说的是实话。”
年轻士兵立即跪倒在地。“我愿意带路!我知道他们被关在哪里!”
杨清妮示意他起身。“先不急。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计划。”
她转向吴浩然和暗卫队长,“看来我们要改变计划了。不仅要摆脱追兵,还要救出人质。”
暗卫队长皱眉。“老太君,这太冒险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您的安全。”
杨清妮摇头。“有时候,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秃忽鲁以为我们会仓皇逃窜,我们就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她看向那个北蛮士兵,“你叫什么名字?”
“阿古拉。”年轻士兵答道。
“好,阿古拉。”杨清妮说道,“如果你真心帮助我们,镇国公府不会亏待你。但现在,我需要你详细告诉我关押你家人的地方的情况。”
阿古拉连忙点头,开始描述那个地方的布局和守备情况。
吴浩然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话:“祖母,这很可能是个陷阱。”
杨清妮微微一笑。“当然是陷阱。秃忽鲁最喜欢用这种手段控制手下。但正因为是陷阱,我们反而有机会将计就计。”
她看向远方,目光深邃。“秃忽鲁想用追踪术锁定我们的位置,我们就用这个号角给他送个假信号。”
暗卫队长立即明白过来。“您是说...”
“没错。”杨清妮接过话头,“我们用这个号角发出信号,让秃忽鲁以为我们中了计。然后...”
她的声音低下来,开始详细布置计划。
吴浩然和暗卫队长认真听着,不时点头。阿古拉也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计划布置完毕,杨清妮看向阿古拉。“你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吗?”
阿古拉坚定地点头。“明白。我会按您说的做。”
“很好。”杨清妮示意暗卫队长,“给他一件我们的衣服,让他混在队伍里。”
暗卫队长领命带阿古拉离开。
吴浩然等到只剩祖孙二人时,才低声问道:“祖母,您真的相信他吗?”
杨清妮叹了口气。“相信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至于这是不是秃忽鲁的双重计策...”
她没有说完,但吴浩然已经明白祖母的意思。
“孙儿会多加小心。”他郑重说道。
杨清妮欣慰地点头。“去吧,按照计划准备。记住,成败在此一举。”
吴浩然行礼告退,快步走向驿站方向安排事宜。
杨清妮独自站在原地,手中把玩着那个暗藏追踪秘术的号角。她的目光变得锐利。
“秃忽鲁,三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老一套。”她轻声自语,“这次该换我出招了。”
她举起号角,对着阳光仔细观察内部的符文。这些古老的符号在她眼中逐渐变得清晰可辨。
暗卫队长回来复命:“老太君,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杨清妮点头。“号角的秘密研究得怎么样了?”
“已经弄清楚了。”暗卫队长答道,“只要按照特定方式吹响,就能激活追踪术。我们可以利用这点,给秃忽鲁发送假位置。”
杨清妮满意地点头。“很好。让我们开始吧。”
她将号角递给暗卫队长。“按计划行事。记住,时机要精准。”
暗卫队长郑重接过号角。“明白我会确保万无一失。”
杨清妮目送他离开,然后转身走向驿站。她的步伐稳健,丝毫看不出年迈的痕迹。
驿站内,所有人都在紧张地做准备。吴浩然正在指挥士兵布置防御,看到祖母进来,立即上前汇报情况。
“祖母,一切就绪。只等您的命令。”
杨清妮扫视一周,看到士兵们虽然紧张但秩序井然,满意地点头。
“开始吧。”她平静地说道。
吴浩然深吸一口气,举起手打了个信号。
驿站外,暗卫队长举起号角,按照特定节奏吹响。号角声悠长而诡异,带着某种特殊的韵律。
远方的山峦间,隐约传来回响。
杨清妮站在驿站门口,凝神倾听着远处的动静。
片刻之后,地面开始轻微震动。远处烟尘滚滚,显然有大队人马正在靠近。
“他们来了。”吴浩然低声道,手按在剑柄上。
杨清妮神色不变。“按计划行事。记住,我要活捉秃忽鲁。”
士兵们各就各位,驿站内一片寂静,只有越来越近的马蹄声打破宁静。
烟尘中,北蛮大军的身影逐渐清晰。为首的正是秃忽鲁亲王,他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笑容。
杨清妮的嘴角微微上扬。
“终于来了。”她轻声说道,手缓缓握紧了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