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京的初秋总带着桂花的甜香,国子监的窗棂外,几株百年银杏的叶子刚染上浅黄,风一吹,便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金。方孝孺站在编纂馆的案前,指尖捻着一卷泛黄的《洪武起居注》,烛光在他鬓角的白发上跳跃,映得那道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的疤痕格外清晰——那是当年朱允熥叛乱时,他在应天府衙被流矢划伤的。

“方大人,这卷天启三年的记录,关于朱允熥监国的部分,是不是……”翰林院编修李泰捧着卷宗,声音里带着犹豫。卷宗上“皇长孙允熥代掌国政,号令严明”的字样,被红笔圈了个圈。

方孝孺接过卷宗,指尖划过那行字,烛火的影子在他脸上明明灭灭:“改成‘皇长孙允熥居丧期间,私揽权柄’。”

李泰一愣:“可……可当时的记载确是如此,而且……”

“而且什么?”方孝孺抬眼,目光锐利如刀,“洪武爷在世时,就说过‘国政不可假手于孺子’,朱允熥以皇长孙之名行篡逆之事,难道还要留着这些文字,让后人以为他是正统?”他拿起朱笔,在“号令严明”四个字上重重划了道线,墨汁浸透纸背,像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编纂馆外传来脚步声,齐泰披着件月白披风走进来,衣摆上沾着夜露的湿气。他刚从宫中议事回来,手里还攥着份朱允炆的手谕:“方大人,陛下说,《洪武实录》的编纂要‘详略得当’,尤其是涉及徐州之战的部分,要突出沐春、廖永忠等将的忠勇,让后世知道谁是朱家的忠臣。”

方孝孺点头:“已经在改了。常茂力战身亡那段,加了‘身被七创,犹骂贼不止’;冯诚投降的部分,写了‘为保麾下将士性命,暂降以待时机’,这样既全了死者的名节,也给降将留了余地。”

齐泰翻看了几卷改好的稿子,眉头渐渐舒展:“陛下还说,让您多收些民间的歌谣、农谚,编进《实录》的附录里,说这也是洪武爷治国的一部分。”

“陛下圣明。”方孝孺望着窗外的月光,“洪武爷出身草莽,最懂百姓疾苦,这些歌谣里藏着的,才是真正的江山。”他忽然想起十年前,朱元璋在奉天门召见他,指着阶下的农夫说“你给朕写的策论里,少了这些人的汗味”,那时他不懂,如今握着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歌谣,才慢慢品出些滋味。

夜渐深,编纂馆的灯却越亮越旺。二十多个编修分成三班,轮流誊抄、校订,墨香混着浓茶的苦涩,在馆内弥漫。朱文正不知何时站在馆外,他刚巡夜经过这里,甲胄上的铜铃偶尔发出轻响。看见方孝孺在烛光下批改卷宗的身影,他往手心呵了口热气,转身走向校场——那里,梅顺昌正带着京营士兵操练,枪戟碰撞的脆响,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

三日后,朱允炆在文华殿召见方孝孺。殿内摆着新制的《心学精要》,封面用鎏金写着“御制”二字,旁边还放着两份奏折:一份是关于扩建南京国子监的,另一份是请求在长沙设立岳麓书院分院的。

“方先生,《洪武实录》编得如何了?”朱允炆放下手里的茶盏,茶沫在水面上打了个旋。

“回陛下,已完成三成,预计明年开春可定稿。”方孝孺躬身道,“只是……有些前朝老臣的后人,送来些当年的书信、日记,想补充进实录里,不知陛下……”

“都收着。”朱允炆打断他,“只要是真的,不管是骂朕的还是夸朕的,都留着。历史是面镜子,朕不怕后人看。”他拿起《心学精要》,“这书,你觉得刻多少本合适?”

“陛下推崇‘致良知’,实乃苍生之福。”方孝孺道,“南京、北京各刻五千本,再送三千本到各州县的学堂,让学子们诵读。”

朱允炆点头,又指了指那两份奏折:“国子监扩建的事,让工部拨款;岳麓书院分院,让湖广布政使配合,土地、工匠都从官库里出,别让地方官借机盘剥百姓。”

“臣遵旨。”

方孝孺退下时,正撞见练子宁带着几个新科进士从殿外走过。进士们穿着崭新的官袍,脸上带着初入仕途的兴奋,看见方孝孺,纷纷躬身行礼。练子宁笑着说:“这些都是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陛下让他们先在翰林院跟着方大人编书,学点真东西。”

方孝孺望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怀揣着“致君尧舜”的梦想走进京城。他点点头:“跟我来吧,编纂馆的烛火,能照见人心。”

消息传到栖霞寺时,朱元璋正在菜园里摘茄子。老方丈蹲在旁边,用竹篮装着刚摘的青椒,笑道:“施主,听说城里在编大书,还要建好多学堂,这是好事啊。”

朱元璋擦了擦手上的泥,望着南京城的方向,炊烟在暮色里连成一片:“文治是好事,可要是忘了武备,再好的书,再大的学堂,也护不住。”他把茄子放进篮子,“就像这菜园,光浇水不除虫,菜苗长得再旺,也得被虫啃了。”

锦衣卫指挥使不知何时站在菜园外,手里拿着份《心学精要》的抄本:“陛下,这是刚从翰林院抄来的,您看……”

朱元璋翻开抄本,“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字样映入眼帘,他忽然想起朱允炆小时候,缠着他讲“格物致知”,那时他不耐烦地说“哪有那么多道理,打跑了敌人,百姓有饭吃,就是最大的理”。

“告诉朱允炆,”朱元璋把抄本还给指挥使,“编书建学堂可以,但别忘了,校场的枪戟也得擦亮,边关的士兵也得吃饱。”他顿了顿,又道,“再让梅顺昌多练些骑兵,云南那边不太平,手里有兵,说话才能硬气。”

“是。”指挥使刚要走,又被叫住。

“这书……编得还行。”朱元璋望着菜园里的菜苗,声音里带着些不易察觉的暖意,“让他接着编吧,毕竟,治天下光靠刀枪,是不够的。”

月光爬上栖霞寺的屋檐时,南京城的编纂馆依旧灯火通明。方孝孺在卷宗上写下最后一个字,朱笔落下,在“洪武盛世,文治武功”的字样上,映出窗外的一片清辉。远处的校场上传来收操的号角,与编纂馆的烛火遥遥相对,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托着这片刚刚安定下来的江山。而在这片江山的暗处,云南的雨、澳洲的风,正悄然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某个不期而至的时刻。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