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洞居避雨与天窗惊现
台风过后的连日大雨,像一幅垂落的灰幕将整座荒岛笼罩。密集的雨丝斜织着砸向地面,树叶被冲刷得油亮,沙滩上的积水汇成溪流,顺着地势蜿蜒流淌,最终汇入翻涌的大海。洞穴深处传来隐约的滴水声,与洞外的雨声交织,形成持续不断的白噪音,将天地间的喧嚣都隔绝在洞门之外。
我蜷缩在洞穴内侧的干草堆上,身上裹着用椰树叶编织的简易草毯。尽管洞穴能抵御狂风,但潮湿的空气依旧弥漫在每个角落,皮肤被浸得发凉。这几天无法外出活动,每日只能对着篝火发呆,看着火焰跳动的光影在洞壁上变幻,思绪也跟着飘忽不定。之前整理好的物资整齐地堆放在洞穴一侧,塑料瓶里的淡水还很充足,晾晒的鱼干和野果也能支撑数日,生存暂时无忧,只是这份被困住的沉闷让人有些焦躁。
这天清晨,我正用铁片打磨一根竹条,准备修补被台风损坏的鱼笼,忽然感觉头顶有冰凉的液体滴落,恰好落在手背上。我抬头望去,只见几滴雨水正从洞顶的岩石缝隙中渗出,顺着岩壁缓缓滑落,在地面上积成一小滩水渍。“明明在洞穴里,怎么还会有雨水进来?”我心中疑惑,起身走到滴水的位置下方仔细观察。
洞顶很高,平日里借助篝火的光线只能看清大致轮廓,此刻借着从洞口透进来的微光,我发现上方的岩石缝隙比想象中要大一些。我搬来几块堆叠的石头,踩着站上去,伸长脖子向上张望,终于看清了真相——洞顶的岩石间竟藏着一个隐蔽的洞口,只是被茂密的藤蔓和交错的树根紧紧遮盖,若不是连日大雨冲刷,将部分藤蔓和泥土冲掉,露出了一道缝隙,恐怕我永远也发现不了这个秘密。
雨水正是从这道缝隙中飘进来的,虽然流量不大,仅能打湿洞口下方的一小块地面,对日常起居没有太大影响,但这个发现还是让我心中一动。“这不就是一个天然的天窗吗?”我忍不住喃喃自语。如果能将上面的藤蔓和树根彻底清理干净,不仅能让更多的光线透进来,改善洞穴内昏暗的环境,还能形成空气对流,让洞内的空气更加清新。而且从位置上看,这个天窗恰好处于洞穴顶部的一个夹角处,雨水应该不会大量灌入,完全不用担心被淋湿。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会趁着雨势稍小的间隙,踩着石头观察天窗的情况。看着雨水顺着藤蔓的缝隙滴落,我越发坚定了清理天窗的想法。这段时间被困在洞穴里,除了整理物资、修补工具,便是盘算着雨停后的计划,而清理天窗无疑成了最迫切的事情。
终于,在第五天的清晨,雨势渐渐变小,最终停歇。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但至少不再有瓢泼大雨。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铁片和一根长长的竹杆,准备登上洞顶清理天窗。洞穴的岩壁上有不少天然的凸起,稍加借力便能攀爬上去。我小心翼翼地踩着岩壁上的凸起,一步一步向上挪动,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爬到天窗附近时,我先用竹杆将缠绕在洞口的藤蔓轻轻拨开。这些藤蔓长得十分粗壮,根系深深扎根在岩石的缝隙中,清理起来并不容易。我用铁片将藤蔓的根部逐一切断,再用手将它们慢慢扯下来。藤蔓上还带着湿漉漉的雨水,滑腻无比,好几次都差点从我手中滑落。树根则更加顽固,有些已经与岩石紧密相连,需要用铁片一点点凿挖才能松动。
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我终于将天窗周围的藤蔓和树根清理干净。当最后一根藤蔓被扯下来时,一缕明亮的阳光透过天窗洒进洞穴,在地面上投下一个圆形的光斑,瞬间照亮了洞穴的一角。我惊喜地看着这束阳光,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随着阳光一同涌入的,还有清新的空气,带着雨后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气息,让整个洞穴都变得鲜活起来。
我趴在天窗边缘向下望去,洞穴内的景象一目了然。之前昏暗的角落此刻也能看清轮廓,堆放的物资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而从洞穴内抬头向上看,天窗就像一块镶嵌在洞顶的蓝宝石,透过它能看到一小片湛蓝的天空,偶尔还有几朵白云飘过,给封闭的洞穴带来了无限生机。
清理完天窗后,我又对洞穴内部进行了一番整理。将被雨水打湿的地面擦干,重新铺好干草,把物资摆放得更加整齐。借助从天窗透进来的光线,我发现洞穴的角落里还藏着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碎石和干枯的树枝,正好可以用来加固洞穴的边缘。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天窗洒进洞穴,将洞壁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我坐在篝火旁,看着跳动的火焰和天窗上的天空,心中格外平静。这个天然天窗的发现,不仅改善了洞穴的居住环境,更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这座荒岛上,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可能成为生存的助力,而我也在这些发现中不断成长,不断适应着这片陌生的土地。
夜色渐浓,天窗上方的天空渐渐布满了繁星。我靠在洞穴的墙壁上,听着洞外的虫鸣声和远处的海浪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雨已经停了,明天又可以外出探索,或许还会有新的发现等待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