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成功,如同给整个路工署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秦风立刻下令,扩大立窑规模,全力生产水泥,同时开始为朱雀大街示范段的修缮进行周密准备。
修缮朱雀大街,绝非简单的将原有石板路修补一番。秦风要做的,是进行一次彻底的、颠覆性的改造。
他规划的方案是:挖掘掉原有的路基,铺设由碎石、沙子和水泥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基层,然后再在上面铺设一层更细腻的水泥砂浆作为面层,最后用特制的工具拉出防滑的纹路。这几乎就是现代混凝土道路的雏形。
方案一出,连赵、钱两位老工匠都觉得不可思议。
“大人,这……这水泥虽硬,但直接铺在路上,车马碾压,能行吗?而且,如此光滑,雨天岂非容易打滑?”
“是啊,大人,是否还是用传统的石板更为稳妥?”
面对质疑,秦风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让人用水泥铺设了一小段实验路面。几天后,水泥完全硬化,他让人驾着满载石料的牛车反复在上面碾压,又用水泼洒模拟雨天。实验结果让所有质疑者闭上了嘴——路面坚固异常,毫无损毁,即便湿水,拉毛处理后也并不算滑。
事实胜于雄辩。路工署上下再无异议,开始全力投入到朱雀大街的改造工程中。
为了尽量减少对京城交通的影响,秦风采取了分段封闭施工的方式。首先动工的是靠近承天门的一段。
开工当日,场面极为壮观。数百名经过严格培训的工程队成员,分工明确,效率极高。拆除旧路面的、运输废料的、搅拌混凝土的、负责铺设夯实的……一切井井有条。那灰扑扑的水泥,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被铺设到路基上,抹平,拉毛。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
“这灰泥巴一样的东西,真能变成路?”
“听说叫水泥,加水就像石头一样硬!”
“秦大人弄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一般,没看见之前那路修得多好?”
也有不屑一顾者。
“哗众取宠!好好的青石板不用,用这泥巴糊弄事!”
“等着看笑话吧,过几天车一压就全碎了!”
各种声音,秦风充耳不闻,只是日夜守在工地上,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他知道,这一仗,他输不起。
水泥的硬化需要时间。在等待路面强度的日子里,秦风并没有闲着。他利用系统成就点(之前修路和研发水泥获得不少)兑换了一些基础的【标准化测量】知识,改进了工程中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使得施工精度大大提高。同时,他也开始着手规划路工署下属的“技术学堂”,准备系统性地培养工程人才。
七日之后,第一段水泥路面达到了设计强度。
这一天,承天门外,人山人海。不仅有无数的百姓围观,更有许多得到消息的官员也纷纷前来,其中就包括那日前来刁难的王、李二位御史,他们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等着看好戏的神情。甚至连房玄龄、杜如晦等宰相,也在休沐日便服前来。程咬金、尉迟敬德等武将更是早早到场,给秦风站台助威。
李世民虽未亲至,但派了太监总管王德作为代表,可见其重视程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一段长约百步、灰白色、平整如镜却又带着细微防滑纹路的新路面上。
“吉时已到!请验路!”随着司仪一声高唱,验路环节正式开始。
首先上场的是载重测试。十辆满载条石(每车重量超过两千斤)的牛车,被驱赶着缓缓驶上水泥路面。
“嘎吱……嘎吱……”沉重的车轮压在路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王、李二位御史更是瞪大了眼睛,期待着路面碎裂的“美妙”声音。
然而,牛车平稳地驶过了整段路面,路面……纹丝不动!甚至连一道细微的裂纹都没有出现!
“这……这怎么可能?!”王御史失声惊呼。
围观的百姓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接下来是耐久测试。由金吾卫骑兵组成的马队,在路面上来回奔驰,马蹄踏在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路面依旧完好无损。
最后是泼水测试。几大桶水泼在路面上,水流迅速顺着细微的坡度流向两侧的排水沟,路面并未变得异常湿滑,拉毛处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轮测试下来,水泥路面表现出了远超这个时代任何路面的卓越性能——坚固、平整、耐久、排水良好!
现场彻底沸腾了!
“神了!真乃神路也!”
“如此平坦,车行其上,如履平地!”
“下雨天再也不怕泥泞了!”
程咬金哈哈大笑,声如洪钟:“俺老程早就说了!秦小子弄出来的,准是好东西!看见没!这路,比俺家炕头还平整!”
尉迟敬德也抚掌赞叹:“此路若铺遍长安,乃至全国,我大唐兵马调动,物资运输,该是何等便捷!”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与赞赏。他们身为宰相,更能看到这水泥路背后巨大的军事和经济价值。
王德太监也是满脸笑容,对着秦风拱手:“秦大人,咱家这就回宫禀报陛下!此乃祥瑞,大大的祥瑞啊!”
那王、李二位御史,面如死灰,在众人嘲讽和鄙夷的目光中,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灰溜溜地逃离了现场。
秦风站在那片他亲手缔造的水泥路上,享受着众人的欢呼和赞誉,心中却异常平静。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朱雀大街示范段,竣工!”他朗声宣布,“自今日起,此路,将向我大唐,向天下,展示何谓……新时代的道路!”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遍全城,飞入皇宫。
李世民闻讯,龙颜大悦,当即下令:“摆驾朱雀大街!”
当李世民的銮驾行驶在那平整如镜、坚固异常的水泥路面上时,这位见多识广的帝王,也忍不住露出了惊叹的神色。
“平稳!太平稳了!”李世民感受着几乎察觉不到的颠簸,对身旁的长孙皇后感叹,“朕征战多年,走过的路无数,从未见过如此平坦坚固之路!此子,果真又一次给了朕天大的惊喜!”
他看向远处被众人簇拥着的、略显疲惫却目光明亮的秦风,心中最后一丝因为流言而产生的疑虑,彻底烟消云散。
“传朕旨意!”李世民沉声道,“路工署令秦风,造路有功,利在千秋!擢升为工部郎中,仍兼路工署令,总领天下道路、桥梁、水利修缮事宜!赐紫金鱼袋!赏绢千匹,金五百两!”
工部郎中,正五品上!一步登天!而且总领天下道路、桥梁、水利,这权力可谓极大!紫金鱼袋更是高官显贵的象征!
圣旨传出,满朝皆惊!
所有人都明白,经此一事,秦风这颗政坛新星,已经势不可挡!他以这神奇的水泥路,向整个大唐宣告了他的价值,也彻底奠定了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而“水泥”之名,也随着朱雀大街示范段的成功,一夜之间传遍长安,成为了人人议论的神奇之物。无数双眼睛,开始盯上了这灰色的粉末,以及它背后代表的……无限可能。
秦风知道,他推动时代巨轮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踏了出去。接下来,将是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