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酒楼的火爆和“秦氏炒茶”的风靡,彻底奠定了秦风在长安商界的地位。无人再敢小觑这位看似主要精力放在朝政上的蓝田县公,在商业上的敏锐眼光和雷霆手段。
秦氏商行日进斗金,庞大的资金流如同血液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秦风所推动的各项事业中。路工署的修路计划得以更快推进,格物院的研究项目有了更充足的经费,净容署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甚至,秦风开始暗中资助一些寒门学子,为他日后的“文安”理想悄悄播种。
这一日,秦风在“天上人间”顶层的专属雅间内,宴请几位格物院的骨干工匠,一是犒劳他们近日在改进水泥窑和玻璃工艺上的辛勤付出,二是商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桌上摆放的,皆是“天上人间”的招牌菜式:色泽红亮、外酥里嫩的“秦氏红烧肉”(借鉴后世做法),鲜香滑嫩的“葱爆羊肉”,清淡爽口的“开水白菜”(功夫菜),以及各种造型别致的点心。
几位工匠何曾见过、尝过如此精致美味的菜肴?一个个吃得赞不绝口,对秦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人真乃神人也!不仅精通格物,于这庖厨之道,竟也如此精深!”一位负责玻璃研发的老工匠感慨道。
“是啊,这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简直是人间至味!”
秦风笑着摆了摆手:“民以食为天。这饮食之道,亦是格物之一端。火候、调味、食材搭配,皆有道理可言。我等探究这些道理,做出更美味的食物,让百姓吃得更好,亦是功德。”
他话锋一转,说道:“今日请诸位来,除了品尝美食,更是想与诸位商讨一下,格物院下一步的研攻方向。”
众人的神色立刻认真起来。
“水泥、玻璃、肥皂、香水、炒茶……我等已初步掌握其法,但仍需不断改进工艺,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秦风首先肯定了已有的成绩,然后抛出了新的议题,“然,格物之学,无穷无尽。除了这些日用之物,我们是否可以将目光,投向更深远之处?”
“更深远之处?”工匠们面面相觑。
“比如,”秦风用手指蘸了蘸酒水,在光滑的桌面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形,“利用水之力,或燃烧煤炭之力,驱动一种机械,让其代替人力、畜力,进行更高效的工作?比如,如何让信息的传递,比快马更快?比如,如何让船只,不依靠风帆,也能在江河大海上自由航行?”
他描述的这些,对于这个时代的工匠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有了水泥、玻璃等成功先例,他们眼中虽然充满了困惑,却也燃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挑战欲。
“大人,这……这真的可能吗?”一个年轻些的工匠忍不住问道。
“事在人为。”秦风目光坚定,“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比如,改进现有的水车,使其效率更高;研究如何更高效地开采和使用煤炭;甚至,可以尝试制作一种利用蒸汽力量的简单模型……”
他将一些最基础的物理学、工程学概念,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给工匠们听。虽然他们暂时无法完全理解,但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这次非正式的会议,为格物院未来的发展,定下了更加宏大和长远的基调。秦风知道,真正的工业革命和科技爆炸,需要漫长的积累和无数人的努力,但他愿意做那个点燃火种的人。
就在秦风与工匠们畅谈未来之时,酒楼大堂传来一阵喧闹声。
秦风微微皱眉,示意随从出去查看。
不一会儿,随从回来禀报:“大人,是国子监的几位博士和生徒在楼下,他们……他们对我们酒楼的‘秦氏清茶’赞不绝口,但听闻此茶乃大人您所创,又议论起……议论起拼音之事,言语间似有不满。”
秦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拼音在弘文馆小范围试验已有一段时日,效果显着,那些年轻学子掌握速度惊人。此事虽未公开,但在士林高层中已非秘密。这触动了许多恪守传统训诂之学的儒生,尤其是国子监那些以研究经典、扞卫道统为己任的博士们。
看来,这酒楼之中的“巧遇”和“议论”,并非偶然。
秦风整理了一下衣袍,对几位工匠说道:“诸位继续,我下去看看。”
他知道,文化的革新,比技术的革新,将面临更大的阻力。而这场因拼音而起的文化之争,恐怕会比之前的商业竞争和政治试探,更加激烈和漫长。
他缓步走下楼梯,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准备迎接这新一轮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