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旨意下达,秦风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他深知,朝堂上的质疑声并未完全消失,只是被皇帝的权威暂时压了下去。若想真正推行自己的捕蝗策略,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方案,并尽快见到成效。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在“大唐农技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捕蝗总指挥部”,将这里变成了对抗潜在蝗灾的神经中枢。莫小贝被任命为“现场巡查总指挥”,负责往来各地传递消息、监督执行;姜恪则带领文书团队,负责信息汇总、档案管理和物资调度。
指挥部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气氛紧张而严肃。除了秦风的核心团队,还有从京兆府及周边州县紧急召来的主要官员。
秦风没有废话,直接挂起了一幅巨大的关中地图,上面已经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出了已发现蝗蝻和飞蝗的重点区域。
“诸位,时间紧迫,客套话就免了。”秦风的声音因连日辛劳而有些沙哑,但眼神锐利如鹰,“陛下委以重任,我等唯有竭尽全力,将蝗灾扼杀于萌芽!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定下方略,统一行动!”
他拿起一根细杆,指向地图:“根据目前情报,蝗灾主要威胁区域在京兆东部、同州、华州一带。我们的策略,核心有三!”
“第一,分区负责,悬赏捕蝗!”细杆在地图上划出几个大圈,“以县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官府设立‘收蝗点’,百姓捕捉到的蝗虫(无论是蝻还是成虫),皆可按斤兑换粮食或铜钱!具体兑换标准,稍后下发!我们要让捕蝗,变成一项有利可图的‘副业’!”
此言一出,下面不少官员面露难色。一位华州来的别驾忍不住开口:“秦大人,此策虽能激励百姓,可……这需要多少粮食和钱帛啊?如今抗旱已耗费颇巨,州府仓库实在……”
秦风抬手打断他:“钱粮之事,本官会协调户部,并奏请动用部分常平仓存粮,同时,本官名下的秦氏商行,会先行垫付部分款项!诸位要做的,是确保收蝗点公平公正,杜绝克扣!要让百姓相信,捉虫真的能换粮!”
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若等蝗虫长了翅膀,铺天盖地之时,损耗的又何止这点钱粮?”
那位别驾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第二,科学扑杀,多管齐下!”秦风继续道,“对于密集的蝗蝻区,组织人力,采用‘掘沟掩埋’、‘篝火诱杀’之法!对于开始迁飞的蝗群,则用大型网具扑捞,或以浸渍药草的烟雾驱散!此外……”
他顿了顿,说出了让众人更觉新奇的法子:“大力鼓励百姓,尤其是靠近水域的村落,饲养鸡鸭!鸡鸭乃是蝗虫天敌,一只鸭子一日可食蝗虫数百!若能形成规模,其效甚巨!农技社已紧急编写《快速养鸭治蝗指南》,会后即刻分发各地!”
“养鸭治蝗?”下面响起一片窃窃私语,这法子闻所未闻。
“第三,信息畅通,协同作战!”秦风的细杆重重敲在地图上,“各州县需每日向总指挥部报送虫情动态、捕蝗数量、存在问题!莫巡查使会带人随时抽查!哪里进展缓慢,哪里处置不当,总指挥部必须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支援,第一时间纠偏!”
他环视全场,声音提高:“诸位!蝗虫不会跟我们讲道理,也不会给我们犹豫的时间!我们必须跑在它们前面!本官在此立下军令状,若因我方筹备不力、执行不到位而导致蝗灾肆虐,本官第一个向陛下请罪!但在此之前,若有哪位大人觉得此法不妥,或无力执行,现在便可提出,本官即刻换人!”
会场一片寂静,落针可闻。秦风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每一位官员的脸。那眼神中的决绝、自信以及背后隐约可见的皇权支持,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下官遵命!”短暂的沉默后,众人齐声应诺。
会议结束后,整个关中抗旱体系,迅速切换到了“捕蝗备荒”模式。一道道命令从总指挥部发出,一车车的粮食、铜钱、网具、药草开始调运,一份份《养鸭指南》被快马送往乡村。
一场围绕“蝗虫”的人民战争,在秦风的主导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决心,轰轰烈烈地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