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大唐慈善基金会”的启动暨首募仪式,终于在长安城西市最繁华的广场上拉开了帷幕。为了造势,秦风可是下了血本,将现场布置得既庄重又热闹。高台之上,悬挂着李世民亲笔题写的“慈航普渡”匾额(秦风软磨硬泡求来的),长乐公主作为名誉会长,虽未亲临,但也送来了亲笔贺信,由女官当场宣读,引得台下阵阵欢呼。
台下,人头攒动,除了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更多的是衣着光鲜的勋贵、官员和富商巨贾。他们或坐或站,交头接耳,目光不时瞟向台上那个巨大的、贴着红纸的“功德箱”和旁边那块空白的、准备刻写首批大额捐赠者名字的汉白玉“功德碑”。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慈善热情、商业算计和强烈好奇心的复杂气息。
仪式由姜恪主持,他引经据典,阐述了基金会的宗旨和意义,虽然有些文绉绉,但台下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听得频频点头,觉得这基金会格调很高,由公主牵头,皇帝题字,靠谱!
接着,秦风上台,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和监管机制,重点强调了“透明”、“高效”和“荣誉”。他没有过多煽情,而是用数据和逻辑说话,再次展现了他“技术流”的风格。
然后,便进入了最重要的环节——现场募捐!
一开始,捐赠进行得还算顺利。几位事先通过气的宗室勋贵和官员率先上台,捐出了几百贯到上千贯不等的善款,司仪高声唱喏,他们的名字被工工整整地记录在案,引得台下阵阵掌声和羡慕的目光。功德碑前,工匠现场雕刻,石屑纷飞,名字一个个显现,仪式感十足。
然而,当轮到那些富商巨贾时,气氛就变得有些微妙了。这些精明的生意人,虽然也想博个善名,但更在乎性价比。你捐一千,我捐八百,互相观望着,谁都不愿当那个出头鸟,也谁都不愿捐得比别人少太多丢了面子。捐款数额开始徘徊在几百贯左右,进度明显放缓。
负责现场气氛的莫小贝在后台看得直跺脚。这样下去,首募十万贯的目标要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她想起自己准备的“神秘表演”,一咬牙,对秦风说:“老板!该我上场了!看我的!”
不等秦风反应,莫小贝一个箭步冲上台,抢过司仪手里的铁皮喇叭,对着台下嚷嚷开了:
“喂喂喂!下面的各位员外、掌柜的!都听我说!”
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台下所有人都是一愣。只见莫小贝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红色劲装,头发束成马尾,显得英姿飒爽,只是这开场白……实在不太像慈善募捐。
“刚才几位大人和贵人都捐了,都是这个!”她竖起大拇指,“可咱们基金会,要办的是大事!要养孤儿,要赡养老人,要帮没书读的娃娃!光靠这点,够干啥的?”
她叉着腰,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富商聚集的区域,语气带着点恨铁不成钢:“我说各位大老板们!你们平日里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怎么到了做好事、积功德的时候,就变得抠抠搜搜了?你们看看那功德碑!现在上面刻的都是官老爷和贵人老爷的名字!你们商贾的名字呢?就不想跟公主殿下、跟各位国公爷的名字刻在一起,流芳百世?”
这话说得有点直白,甚至有点刺耳,台下不少富商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有人咳嗽,有人低头,有人面露不悦。
秦风在后台扶额,这丫头,也太莽了!这是募捐还是砸场子?
莫小贝却不管那么多,她话锋一转,指着广场中央不知何时摆上来的两块巨大的青石板和一把巨大的铁锤,大声道:
“我知道,空口白牙让大家多捐,你们心里没底!觉得我们光动嘴皮子!今天,我莫小贝,就代表基金会,给大家亮亮咱的诚意和决心!”
她走到那两块青石板前,拍了拍,发出沉闷的响声。
“接下来,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助兴节目——江湖失传绝技,‘胸口碎大石’!”
“啥?胸口碎大石?”
“莫部长要表演这个?”
“我的天!她一个姑娘家……”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可是慈善募捐现场,不是天桥卖艺啊!连后台的秦风都差点一口水喷出来,他只知道莫小贝准备了节目,没想到是这么生猛的!
不等众人反应,莫小贝已经一个利落的翻身,仰面躺在了两条并排的长凳上,那两块厚重的青石板,被四个壮汉嘿呦嘿呦地抬起来,重重地压在了她的胸口和小腹上!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一些夫人小姐已经吓得捂住了眼睛,却又忍不住从指缝里偷看。
莫小贝躺在石板下,面不改色,甚至还对着台下咧嘴笑了笑,然后运气开声:“各位!看好喽!这一锤子下去,石板碎,我没事!但我的心,跟这石板一样,为了慈善,那是铁打的!”
她对着台下一位看得目瞪口呆的胖富商喊道:“张员外!您要是看得过瘾,待会儿多捐点!我这胸口,可是为基金会碎的!”
那张员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接着,莫小贝对旁边拿着大铁锤,有些手足无措的护卫队员(临时客串锤手)点了点头。那队员咽了口唾沫,举起大铁锤,在万众瞩目下,嘿呀一声,奋力砸下!
“嘭!!!”
一声巨响!石屑纷飞!
压在莫小贝身上的两块青石板,应声而裂,碎成了好几块!
而莫小贝,一个鲤鱼打挺就从凳子上跳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脸不红气不喘,对着台下抱拳拱手,中气十足地喊道:“各位!石板已碎!我莫小贝说话算话!现在,就看各位的诚意了!捐得多,功德碑上刻大名!捐得少……嘿嘿,下次我表演‘喉顶枪尖’的时候,可就没这么热闹看了啊!”
这最后一句,半是鼓动,半是“威胁”,效果却出奇的好!
短暂的寂静之后,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和……争先恐后的报价声!
“我捐三千贯!”
“我捐五千贯!”
“张家捐八千贯!”
“李家捐一万贯!”
刚才还观望、抠搜的富商们,被莫小贝这不要命(在他们看来)的表演和混不吝的气势彻底点燃了!一方面是被这罕见的“硬核”慈善表演所震撼,觉得这基金会的人是真拼命,钱捐给他们放心;另一方面,也是被莫小贝那句“跟公主、国公名字刻一起”和潜在的“表演预告”给刺激到了,面子、里子、还有那么一点点“恐惧”(怕这母夜叉真找上门表演更吓人的)交织在一起,使得捐款热情空前高涨!
司仪唱喏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记录名字的笔都快写秃了,功德碑前的工匠更是忙得满头大汗,凿子都快冒出火星子了!
后台,秦风看着这失控(但效果极好)的场面,哭笑不得。刘主事已经捂着脸不忍再看,嘴里念叨着“有辱斯文,成何体统”。王大锤则是对莫小贝佩服得五体投地:“莫部长!牛逼!(跟秦风学的)以后募捐就靠你了!”
最终,基金会首募仪式,在莫小贝“胸口碎大石”的神(搞)奇(笑)助推下,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现场募得善款超过十五万贯!远远超出了十万贯的目标!
“大唐慈善基金会”一炮而红!莫小贝“胸口碎大石为慈善”的事迹,也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长安,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人们茶余饭后,都在津津乐道那位敢在慈善募捐上玩命的“莫女侠”。而基金会的名声,也随着这略带滑稽却效果显着的首次亮相,深深地刻入了长安人的心中。只是苦了那些富商,回去后看着账本上划出去的大笔款项,一边肉疼,一边又忍不住跟人吹嘘:“当时我可是亲眼看着莫女侠碎大石!那场面!啧啧!这钱,捐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