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以“特聘专家”身份,被安排在外交部下属的一个政策研究部门。
名义上,她负责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和文献分析工作。
然而,她提交的第一份“分析报告”,就悄无声息地在极小的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那是一项关于某个区域合作倡议的深度评估,该倡议涉及多方利益,谈判陷入僵局数月。
白芷的报告,不仅精准剖析了各方的核心关切、潜在盟友与对手的真实意图,还预判了未来半年内可能出现的三个关键转折点,并针对每个转折点提出了极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应对方案。
报告逻辑之严密、视角之刁钻、对细节的把握之精准,让几位资深外交官看完后,沉默良久,最终感叹:
“后生可畏……不,是天才罕见。”
这份报告被迅速呈送更高层级。
很快,白芷被允许参与一些非核心但更具实质性的内部讨论会。
在会上,她发言不多,但每次开口,总能一针见血,直指问题要害,提出的建议往往让与会者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她冷静、客观、不带个人情绪的风格,与她年轻美丽的外表形成了巨大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渐渐地,“政策研究部来了个极厉害的新人”的消息,在小圈子里传开。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白芷的“底细”,但都认可了她的才华。
……
机会终于降临。
一项重要的多边外交峰会即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制定一项关乎未来十年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方向的尖端技术标准。
该标准涉及人工智能底层架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等前沿领域,利益攸关,博弈激烈。
几大科技强国和各区域集团都摩拳擦掌,试图将自身技术优势转化为国际规则的主导权。
谈判已进行数轮,始终未能打破僵局。
中国代表团面临巨大压力,急需一位既能深刻理解复杂技术细节、又具备卓越战略分析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成员,在会议期间提供即时、精准的信息支持和策略建议,尤其是在技术条款的攻防上。
经过内部激烈的讨论和严格的审查,一个大胆的决定被做出:
将白芷作为特别技术顾问,纳入中国代表团名单。
当部门负责人亲自将印有国徽的正式邀请函和厚重的技术协议草案、各国立场分析等背景资料交给白芷时,语气格外郑重:
“白芷同志,这次日内瓦峰会,技术标准的争夺是核心战场,形势复杂,对手强大。”
“我们需要你在技术层面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抓住关键,破解困局。”
“有信心吗?”
白芷接过文件,目光平静地扫过封面,超脑已瞬间同步了所有电子版资料。
海量的技术参数、协议条款、各国提案及背后的利益诉求如同潮水般涌入她的处理核心,并被迅速解析、归类、建立关联模型。
她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任何紧张或激动,只有一种面对复杂问题时的绝对冷静:
“明白。任务目标已确认。技术壁垒分析模块与谈判策略生成模块已激活并完成初始化。”
“保证完成任务。”
她的回答,依旧带着一丝非人的精确感,却让负责人紧绷的神经莫名松弛了几分。
这位年轻的专家,似乎天生就是为了应对这种高度复杂、充满技术对抗的局面的。
消息传出,在外交部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让一个如此年轻、且资历几乎为零的“新人”参加如此高规格且专业性极强的多边峰会,这在外交部历史上极为罕见。
质疑声自然存在,但更多了解白芷在之前区域合作倡议分析中展现出的恐怖能力的人,则抱有一种强烈的期待。
……
与此同时,在白芷于政策研究部默默积累、尚未公开亮相国际舞台的这段时间里,魏大勋也开始逐步、有选择地恢复自己的荧幕事业。
他复出后的第一个公开活动,并非新戏开机,而是接受了一档国内顶级访谈节目的邀请。
这档节目以其深度、真诚和善于挖掘嘉宾内心世界而闻名。
选择这里作为复出首秀,魏大勋的意图在于:
需要一个能温和回归、又能适度表达心境的平台,而且节目两天后就能播出。
节目录制当天,魏大勋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身形挺拔,气质沉稳。
与失踪前相比,他眉宇间少了几分阳光跳脱,多了几分历经风雨后的深邃与坚定,但眼神依旧明亮,尤其是在谈到某个特定话题时。
主持人显然做足了功课,问题既触及了他失踪经历的阴影(被魏大勋用之前记者会的“记忆模糊”说法谨慎带过),也关注了他未来的规划,但更多是围绕他的心路历程和情感支撑展开。
“大勋,”
主持人语气温和,
“我们都知道,过去这一年多,对你和白芷女士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
“在外界看来,你们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磨难。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走过来的?现在回看,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镜头特写对准魏大勋。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垂眸,似乎在组织语言,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温柔到极致的弧度。
再抬眼时,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镜头,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那个他想看的人。
“支撑我的力量……”
他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真诚,
“其实很简单,就是她。”
“是白芷。”
他顿了顿,仿佛在回味这个名字带来的力量,继续说道:
“在那段……记忆模糊的时间里,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可能说不清,但有一种感觉是刻在骨子里的——就是无论如何,要保护好她,要带她回家。”
“这个信念,像锚一样,定住了我所有的慌乱和不确定。”
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怕,随即被更深的爱意取代:
“至于最大的感悟……”
他轻笑一声,带着点释然和无比的庆幸,
“就是觉得,人这辈子,能遇到一个让你愿意用生命去守护,并且她也同样坚定地选择你的人,是最大的幸运。”
“其他的一切,名利、得失,在这一点面前,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主持人被这毫不掩饰的深情告白触动,追问道: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称白芷女士为‘魏太太’了吗?”
魏大勋闻言,笑容瞬间放大,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和幸福,他重重地点头:
“当然!她是我太太,是我法律上、情感上、灵魂上,唯一的伴侣。”
主持人被这毫不掩饰的深情告白触动,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带着点调侃的语气问了一个更轻松的问题:
“听你这么说,真的非常感动。那……我们换个轻松点的话题,今天这期节目的妆发,看起来特别精神,也是出自‘魏太太’之手吗?”(外界仍普遍认为白芷是魏大勋的化妆师。)
听到这个问题,魏大勋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格外生动和……带着点小骄傲。
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这个嘛……”
他拖长了语调,卖了个关子,然后笑着说,
“今天的妆发是造型师团队的功劳。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温柔而意味深长,
“我家夫人确实给了我一些‘独家建议’。”
“比如,她告诉我哪种角度的灯光下,这个底妆的质感会最好看,还提醒我领带夹的位置要调整几毫米,说这样在镜头前的视觉效果会更平衡。”
他说的这些细节,听起来像是化妆师的专业建议,但仔细品味,又带着一种超越寻常工作关系的亲昵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精密计算”般的精准感。
主持人愣了一下,随即笑道:
“哇,这么细致的建议啊!看来白芷女士还是你的‘形象总顾问’了!”
魏大勋重重地点头,笑容灿烂:
“当然!她眼光特别‘毒’,对细节要求极高。有她把关,我特别放心。”
他特意加重了“毒”和“细节”这两个词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在夸赞一个顶尖专业人士的素养。
但只有了解内情的人(以及电视机前的白芷本人)才能听懂这其中的双关意味——
他是在暗戳戳地炫耀自家夫人那非同寻常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这番对话,既符合了外界对白芷“化妆师”身份的认知,又巧妙地融入了夫妻间的甜蜜互动,更暗含了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关于白芷真正能力的“秘密代码”。
演播厅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屏幕前的观众更是被这波“狗粮”砸得晕头转向,节目播出后——
#魏太太白芷#
#魏大勋 她是我的锚#
#魏太太的独家建议#
等话题火速冲上热搜。
更绝的是,节目播出时,正值日内瓦峰会的一个短暂休会期。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心,有媒体拍到了在会场休息区的白芷。
她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疑似正在观看魏大勋的访谈节目),虽然脸上依旧是那副清冷平静的表情,但细心的人发现,她的嘴角似乎极其微小地、向上弯了一下,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像是在回复什么信息。
紧接着,魏大勋的个人社交账号就更新了。他转发了节目官微的片段,配文:
【汇报一下:家里领导已阅。[图片]】
图片是一张聊天记录截图(关键信息已打码),显示他发给白芷的消息:“节目看了吗?没给你丢人吧?”
对方的回复言简意赅,却信息量巨大:
【分析报告:情感表达真挚度98%,逻辑清晰度95%,公众形象正面影响指数+15%。表现优良。】
【另,天气转凉,注意添衣。】
这波隔空互动,堪称“技术流”秀恩爱的天花板!
魏大勋的高调告白充满烟火气的深情,白芷的“审阅批示”则保持了她一贯的冷静客观风格,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碰撞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简直甜度爆表,让cp粉们直呼“嗑疯了”!
这次重返荧幕的首秀,魏大勋不仅成功回归公众视野,展现了他更加成熟稳重的形象。
更是用一场教科书级别的、真诚而不落俗套的“秀恩爱”,将他和白芷之间那种跨越生死、彼此成就的深厚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