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的书房,已按照最高标准改造成一个集舒适性与功能性于一体的指挥中心。
巨大的曲面屏占据了一整面墙。
上面无声流淌着全球各热点地区的实时数据流、卫星云图、经济指标和舆情摘要。
白芷坐在屏幕前,眼神专注,指尖偶尔在虚拟键盘上轻点,调取着不同纬度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
魏大勋在门外停留片刻,透过虚掩的门缝观察她的状态。
见她侧脸微凝,知道她正沉浸在关键工作中,便没有立即打扰。
他转身去了厨房,十分钟后,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上面除了那杯温度刚好的参茶,还多了一小碟剥好、并用清水湃过的核桃仁。
他轻轻推门而入。
将茶放在她手边不易碰洒的位置,又将那碟核桃仁推近了些。
然后用指节极轻地敲了敲桌面,示意东西送到了。
他没有停留。
也没去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屏幕。
只是转身走到不远的单人沙发旁坐下,拿起一本看到一半的军事杂志,安静地陪着她。
他的存在,像房间里多了一件安稳的家具,不占空间,却提供着无声的支撑。
过了一会儿,魏大勋抬眼,目光越过书页上方,落在白芷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冽眉眼上。
他放下杂志,溜达过去,俯身看着屏幕上那些他看不懂的符号,语气里带着点轻松的调侃:
“这回是遇上了什么……值得你亲自关注的‘麻烦’?”
白芷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屏幕上一处看似平静的东南亚海域航线图。
但超脑的后台正在高速运转,标记出几个异常的能量波动和通讯密度变化。
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不是麻烦。”
她平静回道:
“是‘杂音’正在汇聚成可识别的‘信号’。”
她指了指那片海域:
“常规航运数据出现3.7%的异常偏离,伴随有加密通讯量的激增,模式与三年前‘黑水’国际雇佣兵公司大规模调动前的特征吻合度达89.2%。”
“同时,该地区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矿业公司股价出现同步异动,背后资本流向指向同一个离岸账户。”
魏大勋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抓住了核心:
“意思是……那边要出事了?”
“概率正在上升。”
白芷切换屏幕,调出一份简短的内部预警报告草案:
“目标是可能途经该海域的、载有敏感高科技设备的我方商船‘探索者’号。”
“意图是制造事端,以‘海上安全事故’为幌子,进行技术掠夺或破坏。”
她转过座椅,看向魏大勋,眼神清亮:
“这是我的新办公室接到的第一个‘萌芽期’威胁预警。‘天幕’系统需要一次实战检验。”
白芷的报告以最高优先级呈送决策层。
她没有建议派遣军舰护航,那会引发不必要的紧张和对峙。
她提出的方案更加精妙且无形。
根据她的研判,一场围绕“探索者”号的无声博弈悄然展开:
我方驻相关国家使馆的商务参赞,“恰好”在一次非正式聚会中,向该国海事部门高层“随口”提及了“探索者”号的航行计划,和对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视,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与两家异动矿业公司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几家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突然接到来自“匿名渠道”的“友情提示”,暗示其投资组合存在“潜在合规风险”,促使他们紧急查询,间接对幕后资本形成了压力。
几个活跃在该区域的极端主义组织的匿名网络论坛上,突然流传起一些经过精心篡改的、关于“探索者”号装载货物的“内部消息”。
将其描述为毫无价值的普通工业品,极大地降低了其作为袭击目标的吸引力。
这些看似分散、偶然的事件,经由白芷在幕后精准的推算和协调,形成了一张无形的防护网。
她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只是拨动了几个关键的信息节点,就改变了整个局部的“势”。
几天后,“探索者”号商船安然无恙地通过了那片海域,全程风平浪静。
事后情报证实。
那股受雇的骚扰力量在最后时刻接到了“终止行动”的指令。
原因是“目标价值评估下调”和“潜在风险过高”。
一次可能引发外交风波和技术损失的危机,在萌芽状态被无声无息地化解。
“探索者”号事件的成功处理,虽然未公开,却在最高决策层内部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份高度机密的评估报告放在了负责人的案头。
结论只有八个字:
“料敌先机,防患未然。”
这意味着——
白芷和她的“战略态势与信息协调办公室”,已经成功地将国家的安全防线向前推进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她不再仅仅是事态发生后的“强硬回应者”。
而是成为了危险发生前的“预警者”和“化解者”。
其战略价值,已无法用任何常规标准来衡量。
高层对白芷的信任和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她提交的资源申请和权限需求,几乎一路绿灯。
相应的,她领导的“战略态势与信息协调办公室”在内部体系中的权重,急剧增加。
迅速从一个备受瞩目,但也备受审视的新生机构,成长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核心力量。
部门编制得以扩大。
一批从各大顶尖院校、技术团队乃至安全战线上遴选出的计算机高手和数据分析专家,被补充进来。
在这间被外界称为“象牙塔里的神经中枢”的超规格办公室里,氛围却并非铁板一块。
新加入的成员,尤其是那些在各自领域堪称天才的年轻技术精英,心态各异。
其中不少人,对曾在缅甸园区事件中展现出神级技术的白芷抱有近乎崇拜的心理。
然而,也有部分新调入的资深骨干,凭借自身辉煌的过往战绩,对这位过于年轻的首席心存疑虑。
这种微妙的张力,在一次关于关键基础设施网络防御的战术推演会上,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议题是如何应对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度自适应能力的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的模拟渗透。
一位新来的资深专家。
名叫张锋。
曾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卫战的功勋元老,以对底层协议和硬件漏洞的精通而闻名。
他对白芷提出的、一种基于“动态信任链”和“拟态冗余”的防御方案提出了尖锐质疑。
“首席。”
张锋推了推眼镜。
语气带着技术讨论固有的直率,但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战意味:
“您这个模型理论上非常完美,但实际部署中,动态切换带来的性能损耗和延迟,在应对高强度、低延迟的金融或工业控制系统攻击时,可能是致命的。”
“而且,这个核心认证算法,似乎依赖一个尚未经过大规模实战检验的新型非对称加密协议?”
“这是否过于冒险了?”
会议室内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白芷身上。
一些年轻同事脸上已经露出不满,觉得张锋这是在吹毛求疵。
白芷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没有看向张锋,她的目光依旧停留在主屏幕不断滚动的数据流上。
她甚至没有打断对方的发言,只是在张锋话音落下的瞬间,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轻点了三下。
第一下——
主屏幕一侧瞬间分屏,调出了一段高度精简、但核心逻辑被高亮标注的代码。
“性能损耗问题。”
“现有通用算法的冗余计算占比18.7%。我基于目标系统指令集特性,优化了底层函数库。”
代码滚动,展示出一种极其精妙的并行处理和缓存预取策略:
“实际损耗可控制在3%以内,低于业界标准阈值。”
张锋瞳孔微缩。
他是行家,一眼就看出这种优化需要对硬件架构和编译器有极深的造诣,绝非寻常工程师所能为。
没等他消化。
白芷的第二下点击——
调出了另一份文档。
“关于新型加密协议‘幽影-7b’的风险评估。”
“它已于四十八小时前,在北美‘沙漠风暴’网络安全挑战赛的封闭环境中,成功抵御了包括超算辅助暴力破解和侧信道攻击在内的十七种顶级攻击手段,全程零漏洞。这是内部评估报告摘要。”
张锋愣住了。
“沙漠风暴”是业内最高级别的秘密技术对抗赛,其细节和结果对外绝对保密。
白芷不仅能拿到核心报告,而且时间点如此之近,这背后的信息获取能力令人心惊。
紧接着。
白芷的第三下点击到来——
这次,她没有展示任何文档,而是将目光第一次投向张锋,语气平静无波:
“张工担心的核心,是未知协议在极端压力下的表现。”
“那么,现场验证一下。”
她话音落下的瞬间,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终端都轻微震动了一下。
张锋面前的屏幕突然弹出一个警告窗口——
“检测到模拟‘海神之戟’Apt攻击特征码注入!”
正是他们正在讨论的那种新型威胁!
“攻击源已模拟成功,目标:你本地构建的、采用标准防御方案的测试环境。”
白芷的声音如同系统提示音般清晰冷静:
“你的系统将在7.2秒后被穿透。”
张锋头皮发麻,这是赤裸裸的技术碾压!
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白芷不仅模拟了攻击,还直接针对了他个人搭建的、引以为傲的防御体系。
他双手飞快地在键盘上操作,额头瞬间见汗,试图拦截,但所有的防御措施在那诡异的攻击向量面前都如同纸糊。
“5秒。”
“3秒。”
“1秒。”
就在张锋几乎绝望的时候,攻击戛然而止。
屏幕上弹出一个新的提示:
“攻击已被‘幽影-7b’协议在协同节点‘玄甲-07’上拦截并反向溯源至模拟发射源。威胁解除。”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张锋呆呆地看着屏幕,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不是输不起的人,相反,作为一个顶尖的技术宅,他对真正强大的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和崇拜。
之前的所有质疑,在这一刻,被这轻描淡写、却又如同神迹般的现场教学彻底击得粉碎。
这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差距。
这是维度的差距!
是眼界的彻底碾压!
她不仅想到了他想到的问题,还早已准备好了优化方案和实战证据。
最后更是用他最引以为傲的领域,给了他一次永生难忘的教训……不,是指点!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白芷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审视、质疑,变成了无法言喻的狂热和敬佩。
那是一种理工科灵魂最直接的共鸣——
谁的技术牛,谁就是真理!
“首…首席!”
张锋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我…我服了!心服口服!这…这太厉害了!”
“请您务必让我参与这个协议的部署和优化,我…我可以打下手,做什么都行!”
看着他瞬间从技术杠精,化身狂热粉丝的样子,旁边几位早就见识过白芷手段的同事,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一副“看吧,又一个被首席现场圈粉的”了然表情。
白芷只是微微颔首,重新将目光投向主屏幕,仿佛刚才只是随手解答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问题。
“优化脚本和部署指南已发你终端。下一个议题。”
这类小小的“技术交流”,如同一次次高效的整合仪式,悄然改变着办公室内部的力量平衡。
在这个以技术为尊的环境里,白芷那深不见底的能力,就是最强大的向心力和权威来源。
高层持续加码的权重和资源,加上内部人员心态的迅速归拢。
使得“战略态势与信息协调室”真正凝聚成一个
高效、忠诚
且极具威慑力的整体。
她开始真正意义上地参与最顶层的战略规划会议。
她的意见。
往往成为决策的关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