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兵训练营教官办公室内,灯光冷白,空气仿佛凝固在制度与人情的交界处。叶东健、林中虎与武坤明三人端坐于会议桌前,军装皱褶未整,脸上青紫未消,显然是刚经历了一场高强度实战对抗后的“成果展示”。他们姿态各异,却都难掩神情中的不甘与焦灼。
而坐在中央主位的叶晨峰,则截然不同。他倚靠在宽背皮质转椅上,二郎腿轻翘,手中茶杯氤氲着清冽香气,目光沉静如湖面倒影。那杯茶,是他亲手泡的——龙井一级,水温85c,不烫口,也不失锋芒,一如他的为人。
“小叔,武叔叔,林教官,”他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不容忽视,“刚才那场演练,我确实收着力。五分力都不到。可三位的状态……说实话,不太理想。”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三人,“作为军部重点培养的战略指挥人才,若以这种体能储备应对突发战备任务,恐怕不仅影响个人威信,更可能牵动整个作战单元的响应效率。”
话音落下,办公室陷入短暂沉默。
武坤明率先打破僵局,脸上瘀痕尚未褪去,却硬是挤出一抹笑意:“晨峰啊,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我这次来,是冲你来的。”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却极具穿透力:“我想正式邀请你加入京城军区,担任特训顾问,主导‘雷霆突击队’的新兵强化项目。这个岗位没有固定编制限制,职级可按正师级待遇先行挂靠,资源支持全开绿灯。只要你点头,三个月内就能组建专属教研团队,独立运作。”
“不行!”几乎是条件反射,叶东健与林中虎同时出声。
“闭嘴!”武坤明猛地拍案而起,目光如刀,“我在谈合作,不是搞民主评议!像叶晨峰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战术推演满分、近身格斗A+评级、狙击记录破全国新兵纪录——这种级别的战斗力评估数据,放在任何战略单位都是稀缺资源!你们真以为这是争一个人?这是在抢未来十年的军事竞争力!”
“大黑熊,少拿大帽子压人。”叶东健冷笑,指尖轻敲桌面,“晨峰是我亲自引进训练营的,射击天赋报告已经上报总部备案,下一步自然归属‘猎鹰射击部’进行系统化深度培养。你现在跳出来横插一脚,算什么?跨区挖角?”
“当初是谁嫌他年纪太小、心理成熟度不足,差点把他刷下来?”武坤明反唇相讥,“现在看人家打出成绩了,又开始护犊子?晚了。”
“那是基于当时的信息判断。”叶东健毫不退让,“现在情况变了,我的责任就是为组织留住核心资产。”
林中虎随即切入,语气沉稳但立场坚定:“两位,请尊重流程。早在晨峰入营首日,我就已将其录入‘黑刃部队’正式成员名录,并完成中央数据库注册。根据《特种作战单位人员调配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跨部门调任必须取得原属单位书面授权——换句话说,没有我的签字,程序上走不通。”
三方各执一词,会议室瞬间变成战略博弈场。权力、情感、制度、利益交织缠绕,谁都不愿退让半步。
就在此时,一直静观其变的叶晨峰终于放下茶杯,瓷器与桌面轻碰,发出一声清响。
“三位,”他开口,语速平稳,逻辑清晰,“你们讨论了二十分钟,提到了编制、待遇、归属权、战略价值……但有没有人问过——我想做什么?”
众人一怔。
“我对进入体制内任职,目前并无兴趣。”他直视前方,目光坦荡,“待会我就要离开训练营,回归平民生活。这不是情绪化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职业路径选择。”
“不可能!”三人异口同声,态度空前一致。
武坤明迅速调整策略,语气由强硬转为恳切:“晨峰,我也实话告诉你,我这次来天海,是执行国家安全部门下达的专项巡查任务,需在强兵训练营驻扎观察七十二小时。既然来了,就想趁这个机会,好好跟你聊聊未来的可能性。”他顿了顿,语气略带感性,“当年你父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是谁每周从京城寄教材?是谁陪你练体能、改动作细节?做人不能忘本。”
“感情牌就不用打了。”叶晨峰淡淡回应。
“那就看文件。”武坤明从容取出一份加盖国安红章的紧急调度令,递上前去,“依据《紧急状态下跨区域协同调度条例》第三款,本次行动期间,我有权调动地方一切可用军事资源,包括住宿安排、人员协作及临时指挥权限。你说拦得住吗?”
叶东健盯着公章良久,最终无奈点头。
“这样吧,”武坤明转向叶晨峰,做出退让姿态,“就两天。如果你两天后仍坚持离开,我不再强求。但在此之前,请给我一个说服你的机会。”
林中虎立刻附和:“没错,很多事情可以慢慢沟通,没必要急于一时做决定。”
叶东健也换上亲情攻势:“晨峰,你得想想清楚,谁才是你亲小叔?将来别人问起来,说我叶东健连自家侄子都留不住,这张脸往哪儿搁?”
他知道此刻强硬只会适得其反,为了保住这位“家族之光”,只能暂时收起威严,改用情感维系。
最终,在多方拉锯与软磨硬泡之下,叶晨峰勉强答应暂留两日。
临别前,他并未忘记仍在营门外等候的方南祥。原计划让他先行返回,但对方态度坚决:“你在哪,我就在哪。等两天,不算长。”
无奈之下,叶晨峰只得请求叶东健协调一间临时宿舍予以安置。
至于赵启华的病情,经初步医学复核确认:毒素已彻底清除,神经系统恢复良好,短期内只需常规静养观察,无需进一步医疗干预。
考虑到长期困居宿舍对方南祥不公平,叶晨峰主动提出带他参观整个训练营。这一路,堪称一场无声的实力巡礼。
沿途所至,无数士兵自发立正敬礼,目光中充满敬畏与崇拜。有人低声议论:“那就是单挑放倒武坤明的人?”“听说他还精通战术建模、夜间渗透、反侦察规避……简直是全能型战力模板。”“自从他来了之后,咱们营的训练达标率提升了17%,士气值连续三周刷新历史峰值。”
这一切都被方南祥看在眼里。
作为一名退役特种兵,他曾七次深入敌后执行斩首任务,深知在军队体系中赢得广泛尊重意味着什么——那不是靠头衔或背景,而是靠一次次碾压级的表现,在生死边缘建立起无可争议的权威。
唯有绝对实力,才能换来真正的信服。
而此刻,他看着身旁那个步伐稳健、神情淡然的年轻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个人,注定不会只是一个“曾经的天才”。
他正在成为一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