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们看人家都这么说了,也没有强求。
几个领导对视一眼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工作换成钱票。
三百块钱+自行车票,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多东西了,孟泽大大方方的接受了。
这种见义勇为的事,按理说队里也要表示一下赞扬。
蓝国庆因为自己是孟泽岳父,没有出面,最后是大队长出来决定以大队的名义,奖励了孟泽十块钱和一些粮票。
这事也被记者拍了下来,登上了报纸。
在这年头,这种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事,都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当然值得刊登。
应付走了喧闹的人们,孟泽揣着新鲜热乎的钱票,自觉递给了媳妇儿蓝心湄。
“这下大家都知道我们家有好几百块钱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蓝心湄有些担心,白天孟泽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就怕有人趁他不在撬门。
孟泽想了想,“没事,正好给我们家的钱有了明路,我早就想把我们家推翻重修,修个水泥地大瓦房,让你睡得舒坦,也让宝珠和肚子里的这娃娃住好点。”
“到时候别人问起,就说把钱都拿来修房子了。”
蓝心湄点了点头,夸道,“不愧是你,真聪明!”她把自行车票拿出来,又数了一百三十块钱给他,“这自行车票你也用了吧,免得你每回去卖东西都得走好几个小时,鞋子都走破好几双了。”
知道媳妇儿心疼自己,孟泽咧着嘴笑,“我皮糙肉厚的,没事,还不如把自行车票倒卖出去,还能整个一百多。”
蓝心湄瞪了他一眼,“我像是为了一百多就牺牲你身体的人吗?拿去!以后我和宝珠进城还需要你蹬自行车呢,有了自行车,就不用等半天张大爷的牛车了。”
孟泽恍然大悟,也是,村里去县城终究不方便,自己没考虑到媳妇儿和娃娃的需求,着实不该。
“对不起啊媳妇儿,我这就去县里买自行车,顺便把水泥匠那些人找齐,改天让他们上门修房子。”
他拿着票和钱,没有先进县城,反而先去找了岳父,和岳父说了要修新房子的事,蓝国庆明白他的意思。
邀请女儿女婿修房子期间去他家住。
孟泽知道蓝大嫂蓝二嫂虽然心不坏,但是住一起肯定会看不惯媳妇儿游手好闲的,所以婉拒了岳父。
问到了村口有多余的空房子,看好了房子,决定以一块钱一个月的价格租住,确定好了才启程前往县城。
孟泽运气挺好,正好买了最后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去所里登记了车辆,又联系了在县里倒卖山货熟悉的兄弟,找到了靠谱的泥瓦匠,商量好了修房时间和人手,才骑着新车回了家。
村里虽富庶,但有自行车的人家没那么多。
他骑车子回村,还是引起了不少围观群众。
“孟泽,你就这么拿着领导的奖励买了车了?”有好奇的。
“明明可以把票卖出去的,你现在相当于花两三百买个车子啊,年轻人真是存不住钱!”有把孟泽的钱看成自家的,痛心疾首的。
“我能借来骑骑吗?”有想贪便宜的。
孟泽敢买就不怕麻烦,反正他不是什么好说话的。
“买就买了,咋?”
“我花我的钱,关你屁事!”
“五毛钱借一小时,超时一块钱一个小时,敢偷我车卖出去的,掂量掂量你家的人抗不抗揍。”他恶狠狠地看过去。
被怼的人脸面过不去,“啧,你这人咋这么不留情面,都是一村人。”
孟泽依旧我行我素不给脸,“我爹妈刚死被人欺负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出来?这时候跟老子扯什么一村人,滚蛋!”
“哎哟,你还是见义勇为的大善人呢,怎么能这样,你岳父还是村长呢,我得跟村长说说,让他好好管管你。”
孟泽回应他的还是一个字,“滚!”
挂不住面子的几个人告状告到蓝国庆面前,蓝国庆已经习惯了,孟泽从小就打架单挑,村里人就不停跟他告状,现在成年当爹了,还是被人告状。
他能说什么呢,只能卖惨打哈哈道,“人家孟泽也是二十好几的人了,我一个外家的爹能管他什么呢?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我闺女嫁给他了。”
他叹了口气,“孟泽这狗脾气,谁都管不住他,我闺女还得看孟泽眼色生活呢,我要是说重了,他怪我闺女身上,我咋办?总不能让他俩离婚吧?”
“孟泽不是宠着你闺女吗?”
“那是他们才结婚一两年的时候了,男人喜欢的时候啥都好说,要啥给啥。你们看这一年,我闺女进了几回县城?”
他才不说是因为孟泽和黑市混熟了,供销社有部分货会定期倒卖进黑市翻倍赚钱,孟泽和人家关系混好了,让他成本价买走。
每次孟泽倒卖东西,都会让媳妇儿把想要的东西列个清单,他卖了东西顺手就低价买了回来,免得她颠簸坐牛车去买。
在外人眼里,就是孟泽看不惯自己女人花钱大手大脚,直接剥夺了她进县城采购的机会了。
看蓝国庆诉苦,找茬告状的人也没办法了,村子里能管孟泽的人都不愿意出面,他们总不能因为个自行车把孟泽告去县城里吧?
这个年代讲究集体意识,村子里的事村子里了结,告去县城,到时候影响了村子的先进集体评选,他们可就成了罪人了。
再说了,孟泽见义勇为被登上全国报纸了,他们县城都因为孟泽而出名了,县里更加不可能帮他们说话,甚至可能把这事掩盖过去,倒打一耙说他们利欲熏心。
他们县的英雄可不能有任何污点。
孟泽骑着自行车回了家。
他的不留情面,也让大家知道就算成了大好人英雄,他还是那个孟泽,不可能为了好名声给人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