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这座矗立于云海之巅、通往天庭的宏伟门户,今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华。数以万计的金甲天兵手持旌旗,肃然列阵,仙光凝结成实质的祥云瑞霭,铺就了一条横贯天际的迎接通道。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仙乐,庄严肃穆的氛围几乎令人窒息。
以迦叶尊者为首的西方使团,终于抵达。他们的座驾并非预想中的佛光莲台,而是一艘庞大却异常精致的“八宝莲台”仙舟,由八条鳞甲闪烁着功德金光的五爪金龙牵引,缓缓破开云层。仙舟所过之处,虚空生莲,金色的婆罗花伴随着若有若无的梵唱纷纷扬扬洒落,与天庭的仙家气象既相融,又带着一丝迥异的韵律。
陈卷作为“仙界效能提升系统”的总设计师与推行者,身着代表其身份的玄色星纹仙袍,与礼部众仙、增长天王等天庭重臣一同,立于迎接队伍的最前方。他面容平静如水,眼神锐利而专注,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法器,确保着每一个接待环节都精准无误。
使团甫一落地,高效而密集的观摩流程便即刻启动。陈卷亲自引导,全程陪同,向迦叶尊者及随行的几位菩萨、罗汉展示着系统在天庭各部司落地生根后结出的“硕果”。
在雷部,往日里电闪雷鸣、喧嚣震天的引雷台,此刻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秩序感。雷将们不再是凭感觉和经验引动天雷,而是通过手腕上的玉符接收由系统统一分发、经过复杂算法优化的“精准打击指令”。他们如同最精密的傀儡,在光幕上确认坐标,计算能量输出,汇报完成情况,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和言语。一位罗汉好奇询问误劈率,雷部值守仙官立刻调出后台数据面板,展示着已降至历史最低点的误差曲线,语气中带着自豪。
在风雨司,巨大的云图光幕上,无数网格区域被标注着不同的颜色和数字。龙王不再依靠经验和感觉呼风唤雨,而是通过“云层调度系统”,向每一片负责降雨的积雨云发送精确的路径指令和降水指标。他向使团演示了如何针对下界某处旱区,在半个时辰内完成从云层集结到定量降雨的全过程,雨量误差严格控制在系统要求的5%以内,引得一位菩萨微微颔首。
在工部炼器坊,仙匠们利用资源管理系统,实时追踪着从九天玄铁到星辰砂等无数材料的入库、领用、消耗和结余。每一件法器的炼制流程都被分解成标准工序,配备了最优化的Sop(标准作业程序)和耗时指标。一位工部大匠现场演示了如何按照系统提示,优化了一个传统炼丹炉的火控符文序列,使得成丹率在理论上提升了三个百分点。
数据是无可挑剔的漂亮,流程是严丝合缝的顺畅,效率是毋庸置疑的惊人。迦叶尊者始终面带那仿佛亘古不变的慈悲微笑,目光深邃,在每个观摩点都停留片刻,仔细询问系统的运作细节,随行的菩萨罗汉们也低声交换着意见,眼中不乏赞许与难以捉摸的探究。
然而,在这片被精心编织的、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表象之下,陈卷凭借其创造者的敏锐,却捕捉到了一些游离于数据之外、冰冷而刺耳的“杂音”。
那位演示“精准打击”的雷将,操作如飞的手指下,眼神却缺乏对雷霆之力应有的敬畏与激情,只剩下执行指令的麻木,仿佛他操控的不是毁灭与创造交织的天威,而仅仅是玉符屏幕上几个跳动的光点。
那位对答如流的雨师,在系统数据库里堪称活的百科全书,但当一位罗汉饶有兴致地问起某种罕见“七彩祥云”的形成条件和独特习性时,他引经据典的系统词条突然卡壳,脸上闪过一丝茫然,最终只能尴尬地承认,自己已很久未曾真正静心观察过一片云的天然姿态。
甚至在乘坐仙云撵穿梭于各部司的间隙,陈卷通过自己玉符的最高后台权限,无意间瞥见了一条被系统自动算法过滤屏蔽掉的、来自月老殿的异常数据流增幅提示,以及一条司禄府关于“因强制下线机制导致古籍释义核心工作进度受阻”的紧急抱怨记录。这些不和谐的“噪音”,都被完美地隔绝在了使团观摩的完美剧本之外。
这些细微的裂痕,让陈卷心中那丝一直存在的不安再次悄然浮现、放大:他此刻展示给西方使团的,是一个被高度提纯、剔除了所有“不确定性”和“低效率”杂质的、理想化的天庭样本。这个样本运行高效,数据光鲜,但它是否能代表天庭真实的、充满复杂性与生命力的全貌?这种极致的“有序”,其根基是否坚实?
在一次观摩间隙,迦叶尊者与陈卷并肩而立,望着下方如同精密齿轮般运转的雷部,忽然合十,轻声道:“陈总顾问之系统,令行禁止,万物皆循其轨,效率之卓绝,实令贫僧叹为观止。西方极乐,亦重秩序井然,然观此极致之‘序’,恍若琉璃世界,剔透无瑕,却不知……是否会失了那万物自然生长、枯荣交替中所蕴含的,一丝不可测之‘机’?”
此话声音不高,却如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陈卷心中荡开层层涟漪。迦叶的话语,温和却犀利,轻轻点破了他一直试图回避的那个核心矛盾。
陈卷心神微凛,面上却不动声色,转身执礼,平静回应:“尊者所言,深得大道妙理。效率与自然,秩序与生机,确如阴阳两极,需相辅相成,寻一动态之平衡。我辈砥砺前行,正是在于此间探索,以期不负天道,不负众生。”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但迦叶那看似随意的点拨,已然在他心中敲响了警钟。他意识到,这位来自西方的尊者,其洞察力远超想象,绝非仅仅是来观摩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