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御马监那令人窒息的停滞相比,更新了系统、加装了多重保险的雷部,在一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氛围中,重新开始运转。
新的“业力源流分析”和“二次人工复核机制”,确实显着降低了处理效率。以往可能片刻就能决定的劈击任务,现在往往需要经过系统初步扫描、源流追溯、成分分析,再分配给两名高阶神将进行独立的灵识复核,双方意见一致后方可执行。流程变得冗长而繁琐。
但与之相对的,是一种久违的,或者说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重新回到了雷部众将的心头。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雷芷筠,背负错杀善人的心理枷锁和天道反噬的惩罚。
雷部小仙女雷芷筠,在经历了最初几日的消沉与自我怀疑后,在闻仲的开导和陈卷那句“错不在你”的安慰下,勉强重新回到了岗位。只是,她那双原本清澈明亮、充满干劲的眼眸,如今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霾,多了几分与她年龄不符的沉静与审慎。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信任系统给出的那个冰冷的、带着分数和建议的“最优解”。在每次执行任务前,尤其是那些被系统标记为“高价值”或“高风险”的目标,她都会在完成规定的复核流程后,额外调用自己与生俱来的、对雷霆与业力异常敏锐的灵识,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仔细地、反复地感知目标区域的每一丝能量流动,每一缕因果线的纠缠方式。
她开始尝试将那种玄之又玄的“直觉”,与系统界面上那些跳动的数字、生成的图表进行交叉验证。
陈卷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这种变化。这一日,他处理完御马监的烦心事后,特意来到雷部,找到了正在对着光屏凝神分析的雷芷筠。
“感觉如何?新流程还适应吗?”陈卷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
雷芷筠抬起头,看到是陈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流程是死的,遵守便是。只是……陈司主,我最近一直在想,我们自身的灵识感知,和这套系统提供的数据,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应该是谁辅助谁?还是……彼此对立?”
她指着光屏上一个被标记为“业力强度92,危险等级高”的目标影像,眉头微蹙:“系统根据它的算法,判定此目标威胁极大,建议优先清除。但我的灵识反复感知,却觉得这股业力虽然磅礴,但其内部结构呈现出一种‘凝固’、‘沉寂’的特性,波动频率极低,更像是一座积累了无数岁月尘埃的古老石碑,缺乏……缺乏那种即将行恶事之前通常伴有的‘躁动’与‘活性’。”
陈卷闻言,心中一动。他走近几步,仔细看着那目标的数据和雷芷筠描述的感知。“你的这种感觉,非常关键!”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这或许是一种现有的数据模型无法捕捉和量化的‘隐性特征’!我们可以尝试为这种感觉命名,寻找它在数据上的‘投影’或‘代理变量’吗?比如,我们能否定义一个‘业力活性指数’?或者分析其业力波动频谱中的特定模式,来对应你说的‘沉寂’感?”
雷芷筠努力地思考着,试图将那种模糊的感知用语言具象化:“很难……非常难以描述。就像……就像陈司主你看到一个凡人,他可能身材高大,肌肉虬结,系统只会记录他的‘力量值’、‘体型参数’很高,据此可能判断他具有高威胁。但你实际接触他,可能感觉到他性情温和,眼神纯良,毫无伤人之意。我的灵识,感知的就是那种……‘意图’的气息。”
“意图……行为倾向预测……”陈卷喃喃自语,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线曙光,“现有的模型,本质上是静态的,是基于目标过去和当前状态的数据快照进行推断。但如果……如果我们能引入动态的、预测性的分析维度,结合目标实时的行为轨迹模式、其因果线与外界的交互扰动频率和强度……或许,我们就能构建出一个更能准确判断其‘未来行为倾向’的模型!”
他越说越激动,看向雷芷筠的目光充满了发现宝藏般的欣喜:“雷仙子,你所拥有的这种敏锐灵觉,或许正是我们这套冰冷系统下一步进化,所最需要的关键‘催化剂’!我们或许无法直接用数据完全量化‘直觉’本身,但我们可以通过你的反馈,去寻找那些与正确直觉高度相关的、可被观测和量化的‘数据特征模式’!”
陈卷立刻行动起来,在雷部的中央系统内,专门开辟了一个新的、高度保密的研究模块——“动态行为预判与灵觉辅助决策算法开发项目”。他正式邀请雷芷筠,以及另外几位在雷部以灵觉敏锐、经验丰富着称的老牌神将,作为这个项目的“特聘专家顾问”。
他们的任务,就是将他们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直觉判断过程,尽可能细致地描述出来,并对应到系统所能提供的各种基础及衍生数据(如业力波动频谱图、因果线纠缠拓扑结构、能量场梯度变化率等)上,进行反复的标注、验证、反馈。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甚至有些枯燥的过程。将玄学的“感觉”,与科学的“数据”进行嫁接,需要双方极大的耐心和沟通。雷芷筠需要不断将自己的感知,与系统新生成的各种复杂图表、指标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微弱的关联性。
这个过程,远比单纯地执行劈击任务要耗费心神。但雷芷筠却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新的寄托和意义。她不再仅仅是这个系统一个被动的、可能被误导的执行终端;她正在成为这个系统的“导师”和“校准仪”,帮助这个由冰冷数据和逻辑构成的造物,去学习、去理解那些复杂而微妙的、属于天道与人情的灰色地带。
在错误与失败的废墟之上,新的、更具潜力的可能性,正在悄然萌芽。陈卷和雷芷筠,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从那次事故的阴影中,艰难地寻找着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