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导,很高兴能和你再次合作。”
六月中旬,一家装饰精美的咖啡厅里,咖啡厅外边人来人往,但里面却是安静祥和,适合谈商务事宜。
上一部电影的制片人朱自在伸出手来跟陈家乐激动的握了下手。
他这能不激动吗?
上一部片子,不说薪酬,光电影分成就能给他分不小的一笔奖金。
虽然不是票房分成,但这笔金额已经不小了。
很少有制片方能给制片人或导演、演员分成的,有资格领分成的大都是名气非常大的,在行业内有举足轻重的人物。
不然你指望资本家能良心发现,跟你分蛋糕?
真是想多了。
像王宝宝当时演《泰囧》的时候,徐争资金十分紧张,王宝宝以200万友情价出演,当时王宝宝演完了《hello!树先生》拿到了最佳男主角,身价已经到了800万,200万出演《泰囧》真的已经属于友情价了。
事后,《泰囧》轰下了12.7亿票房,徐争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没给王宝宝补偿或奖金之类的。
在第三部《港囧》时,徐争还想用200万片酬邀请王宝宝出演,王宝宝效仿黄勃在《泰囧》用片酬换分成的方式,结果遭到拒绝。
在资本家眼里,《泰囧》里让黄勃分走10%就已经很心痛了,这次怎么可能再让人分走。
于是,果断的把王宝宝踢出局,换了个更讨厌的包贝耳。
结果就是,《港囧》失去了灵魂人物,票房不如预期。
直接把《囧》系列的口碑搞崩塌了,不然凭前两部《囧》系列的电影,拍个七八部出来捞钱是没问题的。
就像《唐人街探案》一样,不崩,拍个七八部是完全没问题的。
所以朱自在基本是把陈家乐当财神看待。
不同的是,之前的那部是小成本电影,属于是以小博大,而现在这一部妥妥的大制作,票房肯定不低。
这次是大制作,剧组的各项事务还得劳烦您多费心。陈家乐客气地说道。
一定一定!
朱自在连连点头,随即引见身旁的男子,这位是外联制片王志理,曾在多个大剧组负责场地外景工作。考虑到新片外景戏份较多,我特意邀请他加入团队。
王制片,久仰大名!陈家乐热情地与王志理握手。
外联制片确实是需要特殊才干,特别是出色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一个优秀的外联制片必须八面玲珑,人脉广阔。当剧组需要特定场地时,他们需要与各个单位周旋,这时候沟通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得力的外联制片能让剧组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再也不会动不动就遭遇拍摄被叫停的窘境。
陈导的执导水准有目共睹,很荣幸能与您合作。
王志理礼貌地回应,
剧本中多次提到秋明山这个地点,不知陈导是否有意向的取景地?
原电影是改编自日本漫画,‘秋明山’也本就是虚构场景,现实中并没有‘秋明山’这一座山,因此陈家乐在改编时也保留了这一设定。
“没有,这只是剧本里虚构的一座山。”
那我们正好可以与景区洽谈合作。
王志理立即提出建议,这样既能节约制作成本,又能带动当地旅游发展,实现双赢。
这是圈里常规操作了。
剧组为了省钱,都会去一些旅游景区拉一些赞助,这样既能节省下租借外景所需要的花费,还能赚一笔景区的广告费。
景区为了名气,也很乐意邀请剧组来景区取景,等将来电影上映了,景区也会跟着在电影里露了个脸。
像武隆景区就花了600万请《变形金刚4》的电影剧组来景区取景,还有张家界也邀请了《阿凡达》、老谋子的《黄金甲》等电影过来取景。
但这种事情一数一大堆,基本上每个知名景区都有过跟电影合作的事宜。
也是景区变相在打广告了。
电影外景的事情就全权交给王志理去沟通处理了,陈家乐再跟朱自在说了下电影特效的事情。
要请好莱坞特效公司?
朱自在微微蹙眉,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确实如此,
陈家乐点头认同,我最近调研过他们的报价,要价确实不菲。
其实国内公司的技术水平也基本能够达标,只是制作周期可能会相对较长。朱自在谨慎地提出建议。
不管在原世界还是现在这个世界,国内在特效上都要落后于国外,这种情况大概率要到2020年后才有所改善。
《头文字d》的特效国内也能做,毕竟原版的就是在2005年拍摄的,以现在的特效做出前几年的效果,简直就是手拿把掐。
但陈家乐有更高的追求,他既然已经改编了,就更得彻底一点。
把特效直接拉满,做到现在最好的特效水平。
“太慢了,我可等不了。”陈家乐喝了口咖啡,继续说道:“这部片子,我打算在明年春节档上映。”
“陈导的拍摄速度还是一如既往的惊人。”
朱自在感叹道。
《人在囧途》拍摄花了三个月时间,《率性而活》花了一个月多些,这部大成本,而且是赛车题材的电影,竟然只准备花六个月拍完。
这实在是很难不让人震惊。
这种赛车的动作片的拍摄难度可不是像《率性而活》这种简单的文戏可比。
拍摄过程中要协调的事情很多,像车辆的追逐,漂移......都需要反复的拍摄才能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关于动作指导,朱制片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陈家乐询问道。
虽然系统给了全套的电影包,里面也包含了动作指导相关的知识,但陈家乐毕竟只是一个人,做不了太全面的工作。
总不能让自己亲自驾车去玩漂移吧。
也不是说不行,只是可能漂移起来没有专业人士那么好看。
有专业的可以选,干嘛需要自己这个业余的上场。
我倒是有个合适人选。朱自在说。
是谁?
陈家乐颇感兴趣地问道。
前几年退役的中国首位F1赛车手,梁宽。
“他都是玩F1赛车的,能看上咱们这点钱吗?”陈家乐疑惑道。
毕竟F1车手年薪动辄数千万,怎么会为了一部电影的报酬来担任动作指导。
陈导有所不知,
朱自在解释道,这些车手收入虽高,开销也大。单是改装一辆赛车就要耗费数百万,退役后如果再发生几次事故,很容易就陷入财务困境。据我了解,他现在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
了解情况后,陈家乐心里有了底:那动作指导的人选就麻烦朱制片去联系了。
朱自在欣然领命,立即起身去打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