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历史杂烩 >   第3章 微笑

沈砚之抱着婴孩的手臂微微收紧,指尖触到那片温热的月牙胎记时,忽然想起柳郎曾在茶馆里说过的话。那时他正翻着账册,指尖划过某页墨迹,漫不经心地叹:“世间事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不过是有人捧着真心,在泥里滚了一遭,还想护着旁人干净罢了。”

那时他只当是随口感慨,此刻才懂,柳郎说的从来都是自己。

殿外的厮杀声渐渐平息,李大人捧着那卷血书进来时,绢纸边角还沾着新鲜的血迹。“沈大人,”他声音沙哑,将血书递过来,“先皇后临终前写的,除了托孤,还说……当年国舅府抄家那日,沈伯父放走的不仅是老奴,还有襁褓里的先皇后幼子。是老奴无能,中途被三皇子的人追上,拼死才将幼主藏进农家,自己却被抓回宫里,成了三皇子的眼线——柳郎找到老奴时,老奴正被铁链锁在水牢里。”

沈砚之展开血书,末尾的朱印正是先皇后的凤印,边角处洇着暗红的血迹,像是写至最后力竭而落。他忽然想起柳郎书房里那幅未完成的荷图,留白处的墨迹总像是要写出什么,如今想来,该是这血书上的字句,只是他终究没敢落墨。

婴孩在怀里打了个哈欠,小手揪住沈砚之的衣襟,露出的手腕上竟也有半朵荷的浅痕——不是胎记,是常年被银锁勒出的印记。沈砚之猛地想起真柳燕发间那枚缺了角的银锁,锁身上刻着的“护”字,边角磨损得厉害,想来是被这孩子攥了无数次。

“柳郎说,这孩子生下来就没见过天日,”李大人望着婴孩,眼里泛起水光,“他在尼庵地窖里待了整整五年,见惯了黑暗,却总爱抓着透光的窗棂笑。”

沈砚之望向窗外,禁军们正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宫墙上的血迹,阳光穿过断裂的砖瓦,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不远处的红荷池边,绿裙女子正蹲在池畔,手里捏着根枯枝,轻轻搅动着水面。那些被血染红的荷叶下,新抽的嫩芽正一点点往上冒,沾着水珠,在阳光下亮得刺眼。

他低头看向怀里的婴孩,小家伙不知何时已睡熟,嘴角还挂着浅浅的笑意,像是梦到了什么快活事。沈砚之忽然想起柳郎账册里的最后一页,没有字迹,只有一片用朱砂点的荷,星星点点,像是撒在黑夜里的光。

风从殿外吹进来,带着荷香,驱散了满室的血腥。沈砚之拢了拢婴孩的襁褓,转身走向殿外——那里,李大人正领着旧部候着,阳光落在他们的盔甲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是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这迟到了十八年的黎明。

红荷池边,绿裙女子将最后一片染血的荷叶埋进土里,起身时,看见沈砚之抱着婴孩站在池边。她笑了笑,指着池底刚冒头的新叶:“柳郎说,等这池荷全开了,就带幼主来看看——他总说,干净的东西,该见见太阳。”

沈砚之望着那些新叶,忽然明白,柳郎布的从来不是局,是一场漫长的守护。从十八年前先皇后将幼子送出宫,到他父亲放走暗卫,再到柳郎用性命铺路,所有人都在这盘棋里,捧着一颗真心,在泥里滚爬,只为护着那点干净的光,能最终照进这宫墙深处。

婴孩在怀里动了动,小手挥了挥,像是在跟池里的新叶打招呼。沈砚之低头笑了笑,抱着他,一步步走向宫城深处——那里,礼乐声正渐起,不是新帝登基的仪轨,是为迎接幼主回宫而奏响的,最干净的乐章。

城南的绣坊今早出了人命。

绣坊老板娘柳苏氏被发现倒在染坊后的暗格里,胸口插着一把绣绷剪,剪尖还缠着半缕金线。更怪的是,她右手捏着枚断了线的玉簪,簪头雕的并蒂莲碎成了三瓣,而左手摊开的白绢上,用胭脂写着个歪歪扭扭的“火”字。

第一个发现尸体的是绣坊学徒阿春,小姑娘吓得脸都白了,说今早来取染好的红绸,撞见暗格门虚掩着,推门就见柳老板娘趴在染缸边。“昨儿傍晚还见老板娘在教我绣金线牡丹呢,”阿春抽噎着,“她说这牡丹要赶在三日后的赏花宴上用,是给……给相府千金备的。”

仵作验尸时眉头紧锁:“致命伤是剪子那下,但死者颈后有块青紫,像是被人打晕过。还有这胭脂字,墨迹晕得厉害,倒像是在水里泡过。”他用银簪挑了点染缸里的靛蓝,“这染缸里的颜料是新调的,却混着点朱砂——通常只有绣嫁衣才会用朱砂调胭脂色。”

暗格角落里堆着些绣了一半的帕子,大多是并蒂莲纹样,唯独最底下那块帕子,绣的是株孤零零的白梅,梅枝上还沾着片干枯的合欢花瓣。

正说着,捕头踹开了绣坊后院的柴门。门后堆着的柴火垛塌了一半,露出底下埋着的个黑陶瓮,瓮口飘出股淡淡的酒气,凑近一看,瓮底沉着枚银戒指,戒面刻着个“文”字。

“柳苏氏三年前守的寡,”捕头翻着卷宗,“她丈夫是个秀才,据说当年赶考时坠河死了,尸首都没捞着。”他指了指瓮里的戒指,“这‘文’字,倒像是那秀才的名字。”

此时,暗格里的染缸突然咕嘟响了一声,水面浮起片碎布,青绿色的,上面绣着半只展翅的蝴蝶——那是城东戏班武生常穿的戏服纹样。

三日后,幼主迁居东宫的礼乐尚未散尽,沈砚之刚踏出宫门,就见捕头骑着快马迎面而来,马鞍上的铜铃撞得叮当作响。

“沈大人!城西墨砚斋出了人命!”捕头翻身下马时,腰间令牌撞在石阶上,“掌柜的被人用砚台砸死在柜台后,手里还攥着半块断墨,墨上沾着的朱砂没干——跟三年前那个秀才坠河案的现场,一模一样。”

沈砚之指尖一顿。那秀才正是柳苏氏的亡夫,当年尸身没寻着,卷宗里记着唯一的遗物,是捞起的半块带朱砂的残墨。

墨砚斋的门虚掩着,门轴上缠着半缕墨色丝线,是绣坊特有的苏绣线。柜台后的血泊里泡着方砚台,砚底刻着的“文”字被血糊了大半,倒像是故意要遮住什么。掌柜的左手按在本翻开的账簿上,指缝里夹着张揉皱的宣纸,纸上用淡墨画着半枝竹——那是秀才生前最爱的纹样。

“今早第一个来买墨的是个老秀才,”旁边纸铺的掌柜探进头来,“说看见个穿青布衫的后生从这儿跑出去,袖口沾着墨渍,跟当年那位落水的柳秀才,身形有七分像。”

沈砚之俯身细看那方砚台,砚边的缺口处嵌着点碎玉,玉色通透——竟是柳苏氏那枚断簪上的玉料。他忽然想起柳苏氏暗格里那些并蒂莲帕子,帕角都绣着极小的“文”字,原来不是悼念亡夫,是在等什么人。

此时,捕头从后堂拎出个木匣,匣子里装着十几方砚台,每方砚底都刻着“文”字,只是笔画深浅不一。“老掌柜的儿子三年前失踪了,”捕头擦了把汗,“有人说他偷了掌柜的祖传墨方跑了,也有人说……是被当年追查秀才坠河案的官差带走了。”

沈砚之捏起那半块断墨,朱砂在指尖晕开,带着股淡淡的杏仁味——那是只有贡品朱砂才有的气味,寻常绣坊根本买不到。他忽然记起柳苏氏染缸里混着的朱砂,颜色竟与这断墨上的一般无二。

窗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李大人带着两名暗卫翻身下马,手里举着块从河底捞起的木牌,牌上刻着的“文”字被水泡得发胀:“沈大人,城西河段刚捞出这个,上面缠着的丝线,跟墨砚斋门轴上的一模一样。”

残墨上的朱砂渐渐干透,露出底下掩盖的浅痕——不是“文”字的收尾,是个未写完的“柳”字。沈砚之望着柜台后那摊血迹,忽然明白,当年坠河的根本不是秀才,而是另有其人。而柳苏氏守着的那些并蒂莲帕子,或许从来都不是为了悼念,是给某个活着的人,留的记号。

沈砚之正盯着那半块残墨出神,后堂突然传来“哐当”一声——是捕头碰倒了墙角的药罐。罐里的药渣洒了一地,混着些未烧尽的纸钱,纸钱上印着的“长命百岁”字样,边缘还沾着点银粉,与柳苏氏那枚碎簪的鎏金痕迹如出一辙。

“这药渣里有当归和续断,”沈砚之捻起一片干枯的药叶,“是专治跌打损伤的方子,而且剂量极大,像是给常年卧床的人用的。”

话音刚落,暗卫从后堂隔间拖出个捆着的老嬷嬷,她发髻散乱,鬓角别着的银簪子歪在一边——簪头雕的并蒂莲,正是柳苏氏绣帕上的纹样。“我什么都不知道!”老嬷嬷挣扎着,袖管里掉出个布包,滚出的几颗药丸滚到沈砚之脚边,药丸表层的蜡衣上,印着极小的“文”字。

捕头突然“咦”了一声,指着老嬷嬷的手腕:“这道疤痕……跟三年前捞起的那具无名浮尸手腕上的刀疤,位置一模一样!”

沈砚之猛地看向那方带血的砚台,砚底“文”字的最后一笔,其实是被人用利器刮过的痕迹,露出底下更深的刻痕——那分明是个“苏”字。他忽然想起柳苏氏的姓氏,想起她暗格里那株孤零零的白梅帕子,梅枝上的合欢花瓣,正是苏姓大族的族徽。

“柳苏氏根本不姓柳。”沈砚之声音发沉,“她是苏伯父的远房侄女,当年为了保护真正的‘文秀才’,故意改随母姓。”

老嬷嬷脸色煞白,突然哭喊起来:“是苏大人逼我们的!三年前落水的是掌柜的儿子,他偷听到苏大人用墨方勾结盐商,被灭口抛了河!柳秀才……不,苏文他根本没死,他躲在墨砚斋后堂养伤,那些刻着‘文’字的砚台,是他跟柳苏氏约定好的暗号!”

沈砚之捏着那半块断墨,朱砂里的杏仁味突然变得刺鼻——那不是贡品朱砂的气味,是掺了剧毒的苦杏仁味。他忽然明白,柳苏氏染缸里的朱砂不是为了绣嫁衣,是用来调和毒药的;她手里的断簪不是被人打碎的,是自己捏碎的,为了将玉屑嵌进砚台,给苏文留个警示。

此时,李大人从老嬷嬷的布包里翻出张字条,字迹与苏伯父那卷“密诏”如出一辙:“墨方已毁,文儿速离。”落款日期,正是柳苏氏遇害的前一夜。

“苏伯父哪是为先皇后旧部,”沈砚之心头一凉,“他是借着托孤血书掩盖盐商旧案,当年纵容柳父贪墨赈灾款的,恐怕不止柳郎背后的势力,还有苏伯父的人。”

窗外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暗卫押着个青布衫后生闯了进来,他袖口的墨渍还没干,掌心里赫然印着半朵荷纹——竟是东宫禁军的徽记。“我不是故意的!”后生瘫在地上,指着柜台后的血泊,“掌柜的要把墨方交给沈大人,苏伯父说他知道得太多,让我……让我假装成柳秀才引开你们!”

沈砚之看向那方砚台,砚边的碎玉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原来柳苏氏左手的胭脂“火”字,不是指凶手,是指“苏”(“苏”字繁体含“火”);墨砚斋掌柜手里的断墨,也不是留记号,是要捏碎那掺了毒的朱砂,好让追查的人看清底下的“苏”字。

后堂隔间的床板突然发出吱呀声,沈砚之掀开床板,底下藏着个暗格,暗格里的木盒里,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张盐引,每张盐引的角落,都盖着苏伯父的私印,印泥里混着的朱砂,与断墨上的一般无二。

“柳苏氏的并蒂莲,”沈砚之望着那些盐引,忽然苦笑,“不是等苏文回来,是要把这些罪证,跟苏伯父的名字并在一起。”

捕头突然想起什么,拽过那青布衫后生:“你说掌柜的要交墨方?可我们翻遍了墨砚斋,根本没见什么墨方!”

后生哆嗦着指向柜台后的账簿:“他说……墨方就写在账簿里,用的是只有柳秀才看得懂的密字。”

沈砚之翻开那本染血的账簿,泛黄的纸页上,每笔账目旁都画着极小的墨点,连起来看,竟像是幅河道图——图上标记的暗渠位置,正好通向苏府后院的地窖。

此时,东宫方向传来钟鸣,三响过后,天地间一片寂静。沈砚之望着账簿上的河道图,忽然想起柳郎临终前的话:“盘棋里最该活的是无辜者。”原来这盘棋,从来不止宫墙里的幼主,还有那些被卷进盐商旧案里,苦苦挣扎的“柳秀才”们。

暗卫匆匆闯进来,手里举着块从苏府搜出的木牌,牌上刻着的“文”字,笔画深浅与墨砚斋的砚台如出一辙。“苏伯父畏罪自尽了,”暗卫声音发颤,“地窖里搜出的账本,记着三年前所有参与灭口的人名,第一个就是……柳苏氏的亡夫,那个本该‘坠河而死’的苏文。”

沈砚之捏着那半块断墨,朱砂在掌心晕开,像一滴迟迟未落的血。他忽然明白,那些并蒂莲帕子上的“文”字,不是等待,是墓碑;柳苏氏守的也不是寡,是一场明知结局却偏要做完的祭奠。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