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当然知道,做影视涉及到各方面的资源,钱只是基础,他倒不是在意这些,主要是别在后期合作中出现什么纠纷。
“你们觉得怎么做好就怎么做,别在合作中出麻烦就行。”杨皓摆摆手说:“演员这块儿……,”
猛然想起什么,对着正和姑姑聊天的林小阳说:“林哥,公司有一部电视剧,彤姐在这边要是没什么重要角色的话,就去演个角色吧,我觉得这部电视剧非常好。”
林小阳看了眼姑姑,姑姑说:“公司是有一部电视剧,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安排小彤去试试。
不过那是一部抗战戏,主要是男演员有发挥,女演员的戏不是很多。”
看来姑姑已经知道林小阳的计划了,以前是杨皓嫌麻烦,一直没同意,这下该满意了。
张彤在一边使劲点头,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儿。
以前都是求爷爷告奶奶才能获得一个角色,现在有这么个机会,她当然不想放过。
林小阳想了想说:“也行,这边现在接不到什么重要角色,《婚礼傲客》那部电影还要等一段时间,先回去试试。”
听到林小阳应了,张彤才松了一口气,林小阳看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别那么没出息。”
张彤回呛道:“你说的那么轻松,有机会还不赶紧争取,等着啥呢。”
林小阳笑着说:“这是咱们公司投资主导的一部戏,肯定紧着咱们公司自己人,咱们不在乎才能轮到别的公司的人。”
“对这是咱们公司的戏,不用担心。”姑姑笑着说。
大家聊了一会,老妈说道:“都挺累的,明天还有工作,早点休息吧。”
-----------------
一夜无话,当大家都起床后,阿尔弗雷德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跟昨天杨皓要求的一样,正宗中国早餐。
大家来到公司,林小阳已经把央视的人接来了,项目组的人员已经到齐,马上开始。
作为总制片人,这次是鲍勃主持,今天主要是分工。
还跟昨天一样,杨皓作为总导演,开始解释项目的总体安排。
“《快乐的大脚》是一部电脑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主要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形技术(cGI)。
角色建模方面,动画师们需使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来创建帝企鹅等角色的三维模型,
通过调整模型的顶点、边和面,精细地塑造出角色的外形,包括身体比例、羽毛细节、面部特征等。
并且能够方便地为角色添加骨骼和蒙皮系统,以便后续进行动画制作,使角色能够做出各种生动的动作。
在场景绘制上,同样需要电脑软件,进行二维概念设计,确定场景的整体风格、色彩基调等,
然后再利用三维软件构建出逼真的南极场景,如广袤的冰原、高耸的冰川、深邃的海洋等。
电脑绘制可以实现丰富的光影效果、材质表现和细节刻画,通过模拟真实的物理光照和材质属性,让场景看起来更加真实和富有层次感。
在前期的创意构思阶段使用纸质媒介进行草图绘制和概念设计,作为创意的初步表达和沟通工具,
但最终的角色建模和场景绘制主要依赖电脑技术来完成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呈现。”杨皓首先给这部电影在技术上定性。
然后继续说:“首先,咱们的制作团队的核心导演和制片人都已经到位。
根据项目的需求,咱们的创作团队成员,包括美术设计师、动画师、配音演员、音乐创作者、后期制作人员等。
每个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发挥出各自的专业优势,这些一会儿乔治·米勒会安排。
他会根据不同动画师的擅长领域,分配角色动画、场景动画等不同的工作任务。”
“沃伦·科尔曼来制定制作计划,规划整个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和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制作计划。
确定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如剧本完成时间、分镜设计时间、动画制作时间、配音时间、后期制作时间等,
鲍勃和几位制片人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同时,合理安排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总的来说,制片人把控资源,导演锚定灵魂,每个工种在专业赛道上奔跑,却始终望向同一盏创意灯塔。”
总体讲过,然后打开幻灯片,开始详细介绍:“项目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部门,前期分两个组:概念艺术组和技术预研组。
概念艺术组负责的创意、剧本、分镜,这个阶段的创意、剧本已经定稿,基本已经完成。
分镜这块我大概画了一下,这个需要和分镜师打磨,具体的事情朱迪·莫里斯负责。”
朱迪·莫里斯点点头,表示明白。
“角色设计我也只是粗略画了一下,接下来沃伦·科尔曼你和角色设计师负责细化。
至于场景,基于南极科考照片,和大卫·皮尔斯以及场景师们合作,你来把控。”
沃伦·科尔曼问了一句:“我看您给出的企鹅造型挺好的,我觉得就在那个基础上再细化就行。”
杨皓当然知道自己画的企鹅造型没问题,他就是根据印象给出的初稿,上辈子就是用的这个。
不过他不能那么武断,艺术这东西,没有一定标准,还是要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案,这也是学习的过程。
想了一会说:“我是凭借感觉,把mumble的形象定位为“幼态化比例”(大头短喙),以增强观众共情。
你们再创作一些别的形象,找找感觉,到时候咱们再确定用哪种形象。”
沃伦·科尔曼点头应允。
“技术预研组现在要同步开始工作。”说完,杨皓看了看鲍勃,“这次要用到的‘动作捕捉’和‘虚拟摄影系统’都需要时间。”
鲍勃应了一声,杨皓继续安排到:“中期的建模、动画、特效,后期的剪辑、音效、配乐等,由乔治·米勒总执行。”
这个杨皓真没办法自己安排,毕竟所有核心人员都是鲍勃和乔治·米勒负责,他真的不熟悉。
杨皓这一讲就是两个小时,大家都有点疲惫,于是示意大家休息一下。
-----------------
大家纷纷起身,走向休息区,稍事休息。
有人去喝水补充能量,有人去洗手间放松一下。
休息区里一片热闹,大家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气氛轻松而惬意。
杨皓也来到休息区,靠在墙边,闭目养神。
这时,鲍勃匆匆走了过来,低声说道:“文和,爱德华·诺顿来了,在会客室。”
杨皓睁开眼睛,有些意外:“他来干什么?我们那部电影不是下周才开拍吗?对了,景搭好了吗?”
鲍勃的回答有些支支吾吾:“场景早就选好了,那很简单,随便找个影棚,把棺材放好就行。棺材还是找的二手的。”
杨皓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忍不住吐槽:“也不用那么省吧。”
他清楚这部电影拍摄的花絮。原版剧组为了节省预算,竟然从殡仪馆购入了12具二手棺材。
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时,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原本以为,自己这边的预算还算宽裕,不会像原版剧组那样捉襟见肘。
没想到,鲍勃在花钱上竟然如此锱铢必较。
杨皓不得不承认,鲍勃确实是个出色的制片人,精打细算,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但这种“抠门”的程度,还是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好吧,那我去会客室看看。”杨皓叹了口气,无奈地笑了笑,跟着鲍勃向会客室走去。
一路上,杨皓心里还在琢磨:爱德华·诺顿提前过来,难道是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还是他想提前熟悉一下拍摄场地?
杨皓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各种可能性,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会客室的隔音棉墙面隔音效果极佳,鲍勃推开磨砂玻璃门时,杨皓听见自己运动鞋踩在地毯上的闷响。
“卧槽,你这是怎么了?“杨皓的茶杯差点脱手。
坐在皮质沙发上的爱德华·诺顿,活像刚从停尸房冰柜里拖出来的标本。
只见爱德华·诺顿面容憔悴,眼窝深陷,脸色苍白,头发凌乱,整个人看起来就像生了一场大病,活脱脱一副濒临死亡的样子。
杨皓心里一沉:这种状态,还怎么拍摄?
他平时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此刻凹陷成两道阴影,西装外套空荡荡地挂在削瘦的肩头,原本湛蓝的瞳孔蒙着一层灰翳,像被沙尘暴袭击过的玻璃窗。
这位以“method Acting“着称的影帝,此刻正用苍白的手指反复摩挲着左手无名指——那里有一圈新鲜的淤青,形状与棺盖把手完美契合。
茶几上摊着一本《西藏生死书》,书页间夹着殡仪馆提供的《遗体防腐指南》。
爱德华·诺顿见状,赶紧解释道:“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我在棺材里体验那种濒死的状态。“
爱德华的声音像生锈的铰链,每吐出一个字都伴随着轻微的咳嗽,“你放心,给我一周时间,一定能恢复过来。“
爱德华·诺顿见状,赶紧解释道:“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我在棺材里体验那种濒死的状态。你放心,给我一周时间,我一定能恢复过来。”
他试图用微笑缓解紧张,却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嘴角的法令纹里卡着几粒褐色的泥土颗粒。
杨皓注意到对方的袖口沾着某种蜡质残留物,凑近时嗅到一丝淡淡的福尔马林气味。
墙角立着个金属行李箱,侧面贴着“费城殡仪馆生物危害“的标签,
拉链缝隙里露出半截黑色的天鹅绒布料——正是鲍勃提到的棺材内衬材质。
“本来应该过一周后才过来的。“爱德华突然抓住杨皓的手腕,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在对方衬衫袖口晕开红点,
“听说你回来了,而且还在做一部动画片......“他的瞳孔突然剧烈收缩,仿佛在杨皓背后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
杨皓顺着对方的目光回头,发现鲍勃正站在门口,手里攥着《快乐的大脚》剧本。
“我就过来确定一下,一周后能不能开拍。“爱德华突然松开手,从西装内袋掏出个U盘,
“这是我录的濒死体验音频,包括最后30秒的心跳声......“他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喉结滚动着吞咽空气,
“你听,这是泥土渗进鼻腔的声音。“
U盘接口处沾着暗褐色的污渍,杨皓接过时,突然听见旁边休息室大家的议论声。
他低头看着U盘,突然意识到那污渍的形状,与爱德华无名指的淤青完全吻合。
杨皓还是有些疑虑,毕竟电影拍摄可不是闹着玩的,演员的状态至关重要。
爱德华·诺顿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拍了拍他的肩膀,认真地说道:“放心吧,我肯定能恢复过来。
我从影这么多年,这点自控力还是有的。
本来应该过一周后才过来的,但听说你回来了,而且还在做一部动画片,我就提前过来了。
我想当面跟你确认一下,一周后能不能顺利开拍,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杨皓看着眼前这位敬业的演员,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意。
爱德华·诺顿为了角色不惜如此折磨自己,这种专业精神确实值得钦佩。
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相信你。
不过,你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调整,别再这么折腾自己了。要是身体垮了,别说一周,一个月也恢复不过来。”
爱德华·诺顿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放心,我知道轻重。
对了,你手头的动画项目进展怎么样了?我听说你做得挺有意思,要不你给我讲讲?”
杨皓沉默不语,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在心里迅速盘算着:从演员的状态来看,爱德华·诺顿确实没问题,甚至现在的状态比恢复之后更符合人物角色。
这种憔悴、濒临崩溃的面容,正是角色所需要的。
然而,杨皓又觉得现在拍摄有点不人道。
演员是为了体验生活才把自己搞成这样,如果自己为了成片效果,现在就让他上阵,是不是有点太自私了?
他心里挣扎着,舍不得放过爱德华·诺顿现在的状态。
因为这种状态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他真实经历后的结果,拍出来的效果一定特别真实,这种真实感是任何演技都难以替代的。
杨皓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试探着问道:“爱德华,你觉得我们现在就拍怎么样?”
他连礼貌用语都不用了,直接以朋友的方式称呼名字,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和关切。
爱德华·诺顿愣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他就明白了杨皓的意思。
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我当然没问题!你现在有时间吗?场景都搭好了吗?”
他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状态,满脑子都是对表演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