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晋王府邸。

“殿下,臣等无能,没有为殿下争取到这次机会,导致殿下数年准备皆毁于一旦,臣等几人,无颜见殿下。”

“臣等无能,望殿下责罚。”

府邸最中央大厅内,数道身影皆是低下头颅,眼中带着深深的愧疚之情。

这些人皆是在今日太极殿朝堂上站出来支持晋王李治的大臣,他们在之前给人的印象皆是不畏权贵之辈,但如今的这番模样,却是很难将其与之联系起来。

不知是什么样的原因,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他们这样的一群人,皆已成了晋王李治的麾下。

看着身前的这些大臣,最前方李治眼底也是闪过阵阵寒意,但很快就被其给深深埋藏在眼底深处,无人发现,无人能感受,也没有人能猜到这位掩藏在黑暗中皇子的内心想法。

“各位平身吧,其实这次的失利本就是可以预料到的,尽管本王有你们的相助,但太子以及魏王在朝堂上的力量还是太过于强大了,还不是我们能够抗衡的。”李治语气平缓,安慰道。

没有人能分辩出李治的这些话是不是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但不管怎样,这段话在下方的那些大臣听来,心中是舒服、欣慰,还有着深深的感动。

而这些,也正是李治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只要人心收拢住了,哪怕如今的劣势在大,最起码是还有着最后翻盘的希望。

而眼前的这些人,就是李治最后的指望,最后的屏障,只要他们还在,只要他们这些人还忠于自己,只要父皇还没有真的确定最后人选,那自己就还有着可能。

这些,就是此刻李治的想法。

“殿下,如今太子、魏王皆势大,特别是太子,可谓是处处占尽优势,其本就是储君,在加上身后有着中山王的鼎力支持,如今又拿下的这主持大典之权,已隐隐脱颖而出,接下来臣等应当如何应对?”一名身着深绯色官服的大臣说道。

深绯色官服,只有四品官员才有资格穿戴,在如今下方的这群大臣中,四品官员已经算是职位最高的一批人了,而且在朝堂中,其影响力也并不低,这般人物对于如今想要保存实力的李治来说,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大典人选已经确定,我们也只要保存实力,静静等待下一次机会了。”李治思索片刻,说道。

“这......好吧。”官员说着,便向李治恭敬行礼,道:“既如此,那臣等就先行告退。”

李治点头,随后便向里屋走去了。

晋王李治这边是召集了其麾下官员前来商谈对策,而另一边的魏王李泰府邸,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此刻的魏王府内,没有任何大臣出入,哪怕是府中的下人,也是极少看见他们的身影。

在整个府邸最深处,一处幽暗书房当中,两道身影正不断商议着什么,显得极为神秘。

“你派人去接触他了吗?”

“派了,人刚回来。”

“他怎么说?”

“他没有任何的表示,也没有任何确切答复,只是说需要再考虑考虑。”

“嗯,意料之中,你派人继续与之接触,将许以他的待遇继续提高,只要有了他的加入,我们在军方也就有了相当大的力量。”

书房之内,一片沉默,片刻,声音继续出现。

“是,殿下,臣一定办好。”

两人之间的对话自此结束,书房门被打开,一道身影缓缓出现,仔细看去,此人并没有出现在今日的朝堂之上,但能够在魏王府书房中这般交谈,显然不会是一般人。

身影快速前进,像是有几分急切,最后直往莱国公府邸而去。

......

时间匆匆流逝,这段时间的长安城可谓是异常的繁华,街道上人潮涌动,不管是茶馆还是酒楼皆是每天爆满,生意可谓是好的出奇。

这些商人们可谓是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好不欢喜。

但值得让人注意的,以往的这些位置,像那些朝廷的官员基本上是很少来的,可在这段时间却是在这些位置能够经常见到这些人,众百姓也在私下里不断猜测,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尽管议论纷纷,但却依旧是没有得出一个真实的答案,毕竟他们这些百姓或是商人自身所处的层次相对比较低,能接触到的消息也十分有限。

直到某一天,几名衣着不凡,看起来似乎是官宦家族的子弟前来聚会,人们才是从他们口中得知到原来朝廷是准备在泰山为皇帝陛下举行封禅大典。

消息一经听说,便开始在整个长安城百姓间,开始疯狂传播,仅仅就数日时间,整个长安城内,几乎所有的百姓就都知道了这条消息。

皇帝泰山封禅,哪怕就是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都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可是功比秦皇汉武的标志。

一时之间,泰山究竟在哪?封禅大典到底是什么样的?

等等这些问题成了百姓们口中茶余饭后所相互恶议论的事,这件事情的关注度一下子就从朝堂传播到了民间,而且还在以一种极为可怕的速度飞速上升、急速传播。

有着长安城百姓的传递,很快时间,周围一些城镇很快也知晓了这件事,百姓们皆是争相道贺着,渐渐的,洛阳、太原等等地方,皆是如此,举国庆祝欢腾。

百姓们这时才了望四周,不知不觉间,自唐朝成立以来,这才短短数十年时间,自己的生活条件却是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在没有了如前朝乱世那般,饥寒交迫、易子而食的场景出现。

不仅如此,如今的他们几乎是每家每户都还能有余粮产生,甚至有些普通百姓人家若是过的拮据一点,还能将自己家的小孩送去私塾上学,以此来成为读书人而跨越阶层。

这些种种,对于以前的他们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此刻却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他们的身上。

这时的人们才反应过来他们如今所生活的条件究竟是有多好,究竟是想比如之前有多大的改变,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唐朝的建立,都要归功于现在的皇帝陛下李世民的努力。

正因如此,反应过来这些的百姓们在听说到皇帝陛下即将举行泰山封禅大典这则消息时,这个人皆是更加的亢奋,甚至各地的百姓都开始自发的前往泰山,以此来一观这个改变他们生活的皇帝陛下的真容。

也就是在这般时间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百姓们也极少用唐朝来自居,反而一个个都是用的“大唐”。

我来自大唐长安,我来自大唐洛阳,等等,皆是如此。

若是在别的一些国家内,则一般都是带上方位自居,比如若是唐人在吐蕃境内,则一般都是称来自东土大唐。

这般优越感,实实在在体现到了几乎每个百姓的身上。

如今的大唐就是这般的繁荣,就是如此的强盛,其境内的百姓就是如此的自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皇帝泰山封禅的事情在民间越发的火爆起来,连带着主持这次大典的太子也不断在人们口中被议论,其名声也在民间开始飞速传播。

可以说这些都是主持大典无形之中的好处,当然,这也是超出了群臣的预料。

泰山封禅这般极为重大的仪式,甚至可以说是一名皇帝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时刻之一,这等典礼自然是要极为庄严、极尽奢华,自然,这准备的时间也是不短。

在朝廷上皇帝下令开始,直到最后整个大典准备完毕,皇帝及其一行人全部出发前往泰山为止,这个时间跨度最起码也是需要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而且这还是在集结了整个国家的力量,国库也是相当充盈的前提下,如若不然,这个时间还要延长不少。

而在准备的这段时间之内,朝廷之上,却是还发生了几件大事,甚至还直接导致朝廷上的局势都险些发生了变化。

这其中最为重大的,莫过于身为群臣之首的中山王王权宁主动辞去了自己的御史大夫之位,将整个御史台都给交了出来。

这番决定,并没有经过任何大臣的讨论,哪怕就是两位宰相在事先都是一无所知,直到次日早朝时,中山王王权宁直接当堂提出要主动交出这份职务,理由则是身体不适,政务过于繁忙。

而皇帝陛下李世民也是没有任何的劝阻,当即就直接同意了王权宁的这个请求,不仅如此,甚至还当堂直接任命了魏征为新的御史大夫,负责掌管整个御史台工作。

从此刻起,这位在大唐朝堂之上,本就的声名显赫的魏征魏大人,才算是真正迈入了大唐的权力最中心,而他自身的才华,也终于是得以完全展示出来,以此将他推向真正的宰相巅峰,在历史上留下那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当然,这些都只是后话,而如今的群臣们皆是将目光放在王权宁以及那身坐龙椅之上的皇帝李世民。

显然,今日王权宁的这般直接辞掉御史大夫官职极不正常,尽管除开御史大夫这个职位外,王权宁身上还有这好几个比这级别还要高的职位,但那些基本上都是一些虚职了,其本身是没有任何权力的。

而御史大夫人称副相,其权力极大,更是单独游离在三省六部之外,自成一体,这样的位置不管是任何人,都绝不可能会无缘无故的主动辞退。

想到这,众臣又想到了皇帝李世民刚才直接封魏征为新的御史大夫的命令,渐渐也就明白了过来。

皇帝陛下对于发生的这一切,显然是早就有准备的,再联想到前段时间,整个御史台官员一同站在王权宁身后,对魏、晋二王的阵营势力展开打击,渐渐的一切就都明白了过来。

想来应该是如今的王权宁在整个御史台之中威信太过于强大,以至于哪怕就是身为御史台二把手的御史中丞都甘愿为王权宁马首是瞻,正因如此,御史台渐渐沦为了几名皇子之间相互斗争的工具了。

或许李世民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这才选择让王权宁交出了御史大夫的位置,重新立大公无私的魏征掌握御史台。

不过在这其中,究竟是皇帝陛下逼迫中山王交出的御史大夫,还是中山王自己主动的交出来,众臣这就不得而知了。

想到这,不少大臣眼中顿时冒出点点精光。

若真是皇帝陛下逼迫中山王交出的位置,那就说明这二人之间已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裂缝,尽管因为如此王权宁的威信,暂时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将他怎么样,但这最起码也让身处于魏、晋二王阵营的大臣,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看着下方大臣相互之间的窃窃私语,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并没有予以任何正面回应,就只是叮嘱魏征初掌御史台,要他若是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前去询问王权宁。

就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直接将刚才众臣心中的希望给击个破碎,若皇帝与中山王二人之间的关系真的破裂,也绝不会有要魏征前去请教之类的话语了,而且,皇帝李世民的这般话还是在整个朝堂之上当众说出来的。

整个朝会,就在众大臣七上八下的心情中结束了,而作为这件事当事人之一的王权宁,却是除了最开始主动请辞官外,再没有多说哪怕是任何一句话,就这样一直沉默不言。

尽管在平时在朝堂上他的话也是极少,但今日的这般情况下,众臣看向他的目光,不时闪过点点意味深长的光芒。

但王权宁自己却像个没事人一般,对于周围人的目光没有任何在意,更没有任何的回应,就这么独自一人,往大殿外面而去。

在其身后,新上任的御史大夫魏征同样也没有在意任何人的目光,就这么一路紧紧跟随着王权宁,时不时抛出一个问题与王权宁相交流。、

两人之间,倒有着几分老师与学生间的模样,只不过是少年老师,老者学生。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三国:我把貂蝉训成了绝世猛将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掳走长孙无垢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抗战游击队有个妹妹叫貂蝉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复国重生三国闹革命我是大当家三国:一统天下,从颍川开始振兴东汉特种兵之妖孽奶爸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一品媒官无双三国之征服天下大明国士三国:曹魏有仙人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女帝欠了我百万亿:只能生娃抵账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逍遥小贵婿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天唐锦绣医毒狂妃路子野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军旅:倒数第一?我考入最牛军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水浒之狄家将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红颜泪:清代英雄儿女传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苟在边疆当藩王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三国之神级商城系统三国:开局先取西川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三国之无双华雄人在三国屯物资,貂蝉开口安慰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黑铁时代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金锋关晓柔辛亥大英雄东汉问鼎他改变了法国唐朝小白领掠爱:错上王爷榻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误入红楼,修仙人生重生赘婿人生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