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嘉庆行围之后,也南下回到了承德避暑山庄。阮元又在承德住了数日,其间嘉庆几乎每隔一日,便要阮元入对一次,阮元也将浙江政事尽数向嘉庆禀明。这一日想着浙江之事已然上报完毕,便向嘉庆提出南归,谁知嘉庆却道:

“阮元,这几日听你讲浙江政事,你办得都不错。若是朕身边也多几个你这样尽心职守,又有素有除弊之策的能臣,该有多好啊?也罢,你回去了,才好办事。不过朕这里另有一事,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北上之时,可见黄河河口淤塞,清口洪水不止,漕船窒碍难行?”

“皇上圣明,清江浦的情况,确如皇上所言,黄河水平地溢出数丈,漕船一时不能通行,听闻当时河督已然前往挑挖河口,却不知现下如何。”阮元道。所谓“清口”指的是清代黄河、淮河交汇之处,明清两朝在该处设立清江浦镇,后改为清河县县治,亦是清中叶最为繁盛的城镇之一。

“是吗,朕前日接到奏报,河口疏浚尚需半月功夫,看来这漕船抵京,最快也要九月了。”嘉庆也有些无可奈何,叹道:“朕问过你这一科的其他进士,当时会试便有一题涉及治河,却不知这河漕之事,你可有自己的看法?”

“回皇上,臣在河道之时不多,也从未参与漕运之事,如此应答皇上,只恐筹划不周,反而误了大事。”阮元道。

“你若能回杭州之后,对此事多加分析也好,切不可空言不知,竟对此不管不顾。”看起来,嘉庆似乎是对其他大臣有些不满,竟对阮元也一并严厉了起来。可随后嘉庆又问道:“不过,朕这几年力求直言,虽说上言之人尚不及朕意,却也有不少。朝廷里的给事中萧芝,平日进谏最多,他前日上了一道奏疏,大体内容是既然漕运一时不通,可否让浙江再行采买些粮食,之后走海路运送到京城,这样可补漕运之不足,若是漕运再有如此窒碍,京城也不致缺粮。你正是浙江巡抚,朕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皇上,若如此说来,臣以为萧给谏采买之策,其实难行,但若是分出部分漕粮,改走海路,似乎亦有可行之道。”阮元沉思半晌,道:“如今浙江账目,只是初有起色,新账虽说无缺,旧账却刚刚开始赔补,更兼蔡逆复叛,或许海上也要用钱。如此收支现状,若再行采买粮食进送京城,更是难以承受,而且海道运粮,也需要足够坚固的海船,国朝百年未有海道运粮之事,自然也没有现成的海船去运粮食,或许只能向商人征收粮船,这不仅需要开支,更需时日筹集。是以买粮北运,臣以为浙江眼下实无余力。但海运漕粮,或许是个办法,眼下浙江商人来往辽东的海船亦自不少,这样看来,若能依式打造大船,分出部分漕粮依海道北上,并非全不可行,只是……只是海运之事,所涉细务犹多,臣不敢妄下定论,还请皇上给臣些时日,臣可将先代海运之事取来看过,或许会有些裨益之处呢?”

“依你所言,这萧芝之言,是难以实行了。那朕将其中之事一一与他言明,驳了便是。但海运究竟是否可行,既然你已经这样说了,那朕也多许你些时日……就明年吧,明年年末,你将海运之策议定之后,再交给朕,今年漕运如此困顿,朕也不能不多想些办法了。”阮元见嘉庆许诺,也连称遵旨,眼看再无其他要事,便即退下了。

如此看来,摆在嘉庆和自己面前的难题,又要增加一个了……

阮元南下之前,正好王杰也向嘉庆提出了致仕归田,得到嘉庆允准,同在热河的刘墉、纪昀得闻二人都将南归,也是颇为不舍,便特意准备了一宴,为阮元和王杰送行。阮元眼看三老都已经须发斑白,精神亦自大不如前,也不禁有了些物是人非之感,不禁与三老多饮了几杯。

三老中似乎也只有纪昀尚有些精神,热酒入肚,一时兴致盎然,对阮元笑道:“伯元,老夫以前也都小看了你了,没想到你这骑射功夫,竟还有如此根底,看来皇上让你去浙江当巡抚,是真用对了人啦!只是可惜,你初入京城之时,老夫见你那《车制图解》便颇有章法,当时还想啊,若是你日后潜心治学,什么惠松崖戴东原,就算江南我那辛楣老弟,也决计不能望你项背!可你这又做学政,又做巡抚的,做学问未免耽误太多,只怕为学一道,日后在国朝是排不上名号喽。”

“我说老纪啊,你这人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刘墉在一旁陪笑道:“伯元在杭州建了个诂经精舍,你不知道?虽然伯元是没时日做学问了,可他这书院一成,多少有志于学,却求学无门的寒门士子,就此有了做学问的门径!这样说来,伯元虽治学不多,可他所作所为,却远超寻常治学之辈!若是日后史家,将我有清一朝学人逐一开列,伯元之名,当上承亭林梨洲,与松崖、东原、辛楣鼎足而立!至于你老纪,哈哈,你老纪留下什么学问了啊?”

“我说你这老儿也是奇怪,这世人皆言,我老纪以言语诙谐闻名,你倒好,现在学起我来了?怎么,你想跟我抢饭碗不是?我告诉你,就我那《四库总目提要》,将三代已降三千部经典逐一论述精当,凭这一条,后世学子治学,就不能绕开我老纪的提要!倒是你刘中堂,我记得上次去你家问你文集编撰之事,你可是支支吾吾,不敢回答我一句啊?”纪昀反唇相讥道。

“我的事不用我自己编,天下人自然清楚,你可知江宁坊间书肆,有《刘公案》弹词一段?那说的就是我!再说了,你拿四库提要说事,我且问你,这三千篇提要,有多少篇是你自己写的?要是这些都算在你名下,那伯元作《经籍籑诂》,集古来音韵训诂之大成,伯元一样可以凭此一书,成国朝学人之冠!”刘墉犹是不服。

“就算不是我写的,那些小辈若不得我指点润色,就他们那初稿,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纪昀也不甘示弱。

“二位大人,学生却是觉得,这治学一事,要在求实,若能实事求是,便已足够,又何必在意后人的想法呢?何况国朝学问,以精博见长,却也艰深,后世学人想要入手,要比宋明之学多花许多时日。更何况,即便眼下,也多有人不学无术,空言经学无用,若是后人果然听了他们的迷惑,那咱们的学问,也就都要被埋没了啊。”阮元见二老力争不下,也出言为之调解,可不想自己多饮了几杯之后,竟也感叹起时事来。

“不可能,咱们的后学,绝不会都是瞎子!”纪昀道:“空言理气心性,却不能深究理气心性为何物,不能从训诂中入手,那便是愚儒!若是后人一并如此,那后人也是愚儒!伯元,确实,历朝历代说下来,学问上能集大成的真儒,我看也没有多少,但也是不绝如缕!只要后人中有一二真儒,那老纪我相信,咱们的学问,也将永世不朽!”

可是说到这里,纪昀也不禁叹了口气,道:“只是咱们这一代人啊,谦抑太过,平日有所进谏,辄焚其草,诗文结集者不过一二,大半都只得由他散佚。后人有所误解,也没办法。哈哈,伯元,听说你朱老师,前几年便将自己诗文结集,你已经帮他刊刻了是不是?这老鬼也真是精明,不像我老纪,这两年才把以前的文稿拿出来结集,看来日后我这学问,是要打不少折扣喽。”纪昀之语,其中深意,在坐四人也都清楚,是以心中会意,便即不言。

“先生对结集之事,自可放心,学生这一两年来,也帮不少人刻了文集,先生学问旁通百家,更能彰儒术之是非,辨流派之真伪。若先生需要,尽可将文稿拿来杭州,学生帮先生刊刻便是。”阮元安慰纪昀道。

“这也不必了,老夫文集都编好了,到时候你来做个序,我也就心满意足了。”纪昀答道。

“伯元,老师这里文稿,能找到的也都找了不少。晓岚文集是不成问题了,老师这里,或许还需你相助一二才是。”王杰在一边也对阮元补充道。

“老师放心,能亲订老师之作,是学生幸事。”阮元道,后来王杰《葆淳堂集》得以问世,便是阮元之功。

“伯元,这样说起来,你恩师也好,老纪也好,虽然平日咱们几个斗嘴总是不少,可我也得承认,他二人学问是我比不上的。只可惜这官做得越高,反倒越没有工夫再去治学着书,咱们又是京官,不如你在杭州,拘束还能少些。不能把咱们所学尽数留给后世,确也有憾啊。”刘墉感叹道。

“唉,若只是着不得书,虽说有些遗憾,却也没办法,自古以来,有几个做到咱们这般位置的人,还有余力去着书立说啊?”王杰也略有些伤感,道:“只可惜咱们三个这一生,不可谓不勤慎,可年初这事,却是让咱们……唉,这堂堂大清禁军,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啊?”

“恩师所言是……”阮元一直在杭州主政,京中之事反倒了解不多,即便杭州抚院也有京城送来的邸报,有时出门在外,也无暇翻阅。

“年初的陈德。”王杰道:“今年年初,有一天皇上过神武门的时候,突然外面有个不知从哪里混进来的狂徒,竟持了刀,径向皇上奔来。可这时前后禁军,竟都被这持刀狂徒吓得不知所措,直到这人近了皇上面前,几位王公才冲了过来,将他按下。后来知道他叫陈德,只是个厨子,因家中多遭变故,想寻短见,竟想着死前再做一件大事,便是行刺皇上……这陈德自然已经伏法了,可禁军之事,也让皇上勃然大怒,那许多人,怎的当时就连一个厨子都挡不住?之后不过一月,皇上也罢免了不少禁军中不称职的将校,可禁军如此,若是日后不轨之人不再是区区一个陈德,而是几十上百人,那……那又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啊?”

这时阮元方才清楚,为何嘉庆初见自己,竟莫名有些抗拒,为何自己骑射得中,嘉庆会一再告诫禁军。或许这时禁军怠惰已久,其中竟已有些兵士,骑射水平尚不及自己。

但王杰上一年便已辞了大学士,刘墉纪昀更管不着禁军,这件事说来和三人都没有关系,阮元也向王杰劝道:“老师之前便已致仕,这禁军也从不是老师管理,即便有事,老师也不该自责啊?”

“我也不是自责,只是有些难过。”王杰叹道:“伯元,若说一个人办事,不能尽心尽力,出了问题,那是他自取其咎。可老师一生为官,自认即便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总也是勤勉奉公之人,以前和珅在的时候,以为问题都出在和珅身上。可和珅死了也有快五年了,朝廷中这些事,却还是……”

说到这里,想着三老之中,毕竟自己还有幕僚经验,年轻时也曾和尹继善、陈宏谋等名震一方的督抚共事,尚能帮上阮元一些忙。也对阮元郑重道:“伯元,有件事你可一定要记住,地方上有积弊,你能发现,能改正,这些老师虽在京城,却也清楚,你做得很好。可千万不要忘了,任何政事,只要稍有懈怠,下面吏员必然私心复萌,想着从中牟取私利。所以未除之弊要尽快清除,已除之弊,也要多加留心,切不可沉湎于一时之功,却生出新的祸患啊?”

“伟人说得对啊。”刘墉也对阮元道:“只是你办事之时,也一定要记住有些章法,凡事定期清查,办事的时候认真,我想依你才智,是不会出错的。我也还是之前的话,你身子弱,务要记住‘学寿’二字,切不可劳累过度伤了身子。你要知道,若朝廷派个其他人去做浙江巡抚,那多半还不及你呢。”

“二位恩师之言,学生记下了,但凡公务,学生一定认真去办。当然……学生的身子,自己心里也有数呢。”阮元向二人安慰道。

“这就对了嘛。伯元,不说别人,就说那和珅,皇上亲政之前,他多大,咱几个多大,咱都以为见不到他完蛋那一天了,可是呢,咱们几个老头子,却活得都比他长!所以你浙江的日子,也得好好过着。眼下朝廷确实有些问题,可说不定你多活几年,就可以看到些更好的事呢?”纪昀笑道。

阮元自也谢过纪昀,又与三老聊了些家常之事,直到夜半,筵席方散。次日,阮元便即南下,与几位颇有教导之恩的前辈尽数道别。

这也是阮元最后一次见到三老,嘉庆九年十二月,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去世,年八十五岁,谥曰文清。嘉庆十年正月,王杰再度来京朝觐嘉庆,因年迈体衰,尚未返乡便即去世,年八十一岁,谥曰文端。

刘墉去世后,朱珪递补成为体仁阁大学士,纪昀则接任协办大学士,但纪昀只任中堂一月,便于嘉庆十年二月去世,年八十二岁,谥曰文达。三位立身持正,学术渊博的骨鲠老臣,就此全部谢世。

wap.

/132//.html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三国:我把貂蝉训成了绝世猛将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掳走长孙无垢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抗战游击队有个妹妹叫貂蝉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复国重生三国闹革命我是大当家三国:一统天下,从颍川开始振兴东汉特种兵之妖孽奶爸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一品媒官无双三国之征服天下大明国士三国:曹魏有仙人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女帝欠了我百万亿:只能生娃抵账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逍遥小贵婿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天唐锦绣医毒狂妃路子野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军旅:倒数第一?我考入最牛军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水浒之狄家将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红颜泪:清代英雄儿女传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苟在边疆当藩王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三国之神级商城系统三国:开局先取西川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三国之无双华雄人在三国屯物资,貂蝉开口安慰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黑铁时代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金锋关晓柔辛亥大英雄东汉问鼎他改变了法国唐朝小白领掠爱:错上王爷榻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
UU阅书最新小说: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庆帝元年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误入红楼,修仙人生重生赘婿人生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