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过鱼的朋友都知道,在下过大雨或者是发过大水之后,那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面,必然会有着激烈的暗流在涌动。
这杜弘域虽然不是钓鱼佬,但是这个道理杜弘域还是明白的,如今这杜弘域与铁营主力在隔河对峙,这就好比是下了场大雨或者是发大水。
这要说起来做局做的太逼真那也不是什么好事。
按照正常的战场局势走向,对面的铁贼一定会在的左右两翼或者后方搞事情,但铁贼不仅没有搞事情,甚至连哨探都没往他驻地的附近派过。
铁营为了避免塘兵被官军截击导致情报泄露,就连正常的书信往来沟通铁营基本上也都停止了。
所以铁营总部这边既没有跟在全椒县城的马、刘等部义军联络,同时也跟王经纬、孔有德这两路兵马中断了联系,全程都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
在铁营营寨附近的官军探子,这几天来除了发现与江浦那边的刘体纯沟通频繁之外,就没有发现铁营往全椒县城,以及巢湖、和州方向派出过塘兵。
杜弘域通过以上种种情况心中便有了一个恐怖的怀疑,那就是这铁贼准备对他搞围点打援!
并且这杜弘域就在今天突然想了起来,巢湖、和州方向还有铁贼的两支兵马,这两路贼兵一旦突然出现在他的侧翼,那这后果杜弘域想都不敢想。
虽然杜弘域有那个自信即使被铁贼给围住也能带着家丁冲的出去,可这样一来他这提督标营肯定是没了,说不定还要折损一部分的家丁。
至于那十字镇的刘良佐和牟文绶,杜弘域那是不指望,这卖队友的勾当他本人还有他爹都干过,并且还干的是炉火纯青。
所以杜弘域压根就不敢抱任何的期望,这两货能替他把在全椒县的回贼、刘贼给牵制住就已经算是有良心了。
...
杜弘业从杜弘域的帅帐中离开之后,便立刻调了一队十来人的家丁,这十几名家丁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不仅弓马娴熟并且还有过当哨探或者夜不收的经验,个个都能走夜路骑夜马。
这杜弘域给杜弘业打了招呼,务必要在明天晚上之前赶回来,反正就是越快越好。
...
铁营,亲军部营寨。
此时时间已经快到转钟的十二点钟,铁营营寨中除了值夜巡逻的宪兵之外基本上都已经睡着了。
整个营寨都是静悄悄一点声音都没有,就连鸟兽的叫声都没有,因为这十二月份鸟兽都冬眠了。
与官军帅帐到现在还点着灯不同,铁营中军帅帐里面已经打鼾的声音就像是打雷一样,那声音震的在帅帐外值班的亲兵丝毫睡意没有。
这王铁在过去与官军对峙之时晚上不到一两点钟那是睡不着觉的,即使一定时候不与官军对峙,在正常的行军状态下王铁都要熬到十一二点才能入睡。
但这几个月以来,王铁晚上睡的那都贼香,哪怕是白天打的昏天暗地,晚上照样能够洗漱完之后往床上一躺就能睡着。
究其原因那就是王铁的心中已经没那么多的恐惧,所以才能睡的着觉,过去王铁动不动就担心脑袋被官军给割了,所以愁的根本就根本无法入眠。
虽然这王铁的帐篷里面鼾声如雷,但是在王铁帅帐的不远处,一顶比王铁帐篷小不了多少的大帐篷里面,依旧是点着顶,并且在帐篷外还可以通过灯影看到里面有个人在桌子上拿着书本在读书。
这个帐篷就是李子建的宿舍,同时也是铁营情报部的营帐。
只见在这营帐内摆着好几张小桌子并联在一起的长桌子,在桌子的两边摆着几条长条板凳,可见这白天是有人在这里工作的。
这桌子除了笔墨纸砚之外,还有一些红、蓝、绿等颜色的矿物颜料以及空白的稿纸、画画作图用的宣纸。
桌子的物品摆放显得非常的凌乱,有画了一半没有收起来的地图,还有涂涂改改的草稿随便乱扔。
在这营帐内放置着一排书架,这书架上面放着各种小册子以及卷轴和档案袋、信封之类的文件,大概有个三四千件之多。
这些文件都是自铁营颍州南下之后,铁营的情报部门收集到的还有友军送过来的各种情报。
其中涵盖了地理信息、地方上的风土人情、官军的各种动态,地方官府的各种举措以及民间的舆论。
在这书架的两边还有垒起来快到帐篷顶大木箱子,总共差不多有十来个,这些箱子放着的也是以上的一些情报,不过是颍州南下之前到出潼关这段时期的。
至于在往前的情报大部分都已经被销毁,只提取了一小部分有价值的情报存放在后勤协的辎重营,但就这一小部分都装了快一百多个大箱子。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铁营的情报收集能力有多么的强。
当然,这主要是王铁对情报收集非常的重视,毕竟这王铁上辈子看的各种抗战片也是不少,尤其对那什么“军统”、“中统”特别的有印象。
有鉴于此,于是王铁就想打造一个属于铁营的“军统”和“中统”,所以王铁对这情报部门的资金投入特别的多。
这铁营情报部门最早是在崇祯二年的时候组建的,当时一年的部门经费不到五千两银子,部门人员也不过五六百人左右。
而如今的铁营情报部一年的部门经费差不多有六万两银子,在营的哨探、细作以及文职人员就超过了一千多人,不在营流动侦查的细作和常驻地方的细作加起来差不多有两千多人。
这铁营的情报部那也是铁营第一个从普通士兵到高级军官都发饷银的部门,同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发饷银的部门。
毕竟这种特殊部门不发饷银那也不行,你要是不发的话,那这些人就会自己去搞钱,到时候极为容易被官军给策反。
这部门经费其实也不止六万两银子,这六万两只是发工资和一般活动经费,贿赂明朝文武官吏的活动经费则是另算。
就比如今年来说这种支出已经超过了两万两,前段时间那杜弘域部的一批家丁到前协去找族人老乡亲戚探亲。
前协情报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就从刘体纯那里借支了五千两银子,然后在银弹攻势之下,从杜弘域家丁那里搞来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情报,比如杜弘域部的火器配置情况。
...
此时只见那李子建正拿着一本地理类图书《南畿志》借助着桌子上昏暗的油灯,一边津津有味的读着,一边与桌子上地图对照着看着。
这《南畿志》是明朝嘉靖年间成书的,其主要记录了南直隶地区的地理情况以及风土人情。
此书距今虽然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但怎么着都比《大明一统志》这种快隔了两百年,在天顺年间成书的地理图志要精准的多。
并且这部书还是在万历后期重新刻印再版的,其中有很多地方纠正了嘉靖年间的错漏和变动之处。
这书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停止销售,李子建也是在攻打和州抄那个御史马家的时候,从这马家的藏书阁中翻出来的。
李子建作为军事参谋人员兼情报工作者,对于这种地理类的图书重视程度仅次于军事类的书籍,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比军事类的还要重视。
所以这李子建大晚上的不睡觉就抱着这本书看,来研究这江北战场的地形地貌。
也正是因为这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这李子建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最终成为了王铁的左膀右臂得到王铁的倚重和信任。
而有的人闲暇之余那就是吃肉喝酒玩女人看杂书睡觉。
当然,李子建大晚上的不睡觉那也不是仅仅是学习,同时这李子建还在工作。
情报部的文职人员和参谋人员虽然都已经休息了,但他这个主官可不能到点就下班,必须得要在办公室多待几个小时再下班才行。
由于这王铁长时间的当甩手掌柜,所以这李子建每天晚上基本上都是熬到快转钟的时候才敢休息,要不然错过了一些重要情报可就麻烦了。
毕竟这有些情报下面的人可能认为不怎么重要,所以不会把李子建给叫醒。
但是李子建极有可能发现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而这些有价值的部分时效性可能就那么一段时间,错过了那个时机可就没机会了。
这营帐内还摆着一个计时的滴漏,就在李子建的书案前面,李子建看书看着看着,感觉一股子困意袭来,于是放下书本看了看那滴漏上的时间,发现已经快接近子时了。
见时间也差不多多了,李子建便起身将他的桌子开始收拾干净,然后准备铺床吹灯睡觉。
而就在李子建铺床的时候,他的帐篷外面突然传来了几道脚步声,对此李子建没有怎么在意,因为这有可能是晚上巡逻的宪兵。
过了一会之后,他的帐篷被人给掀开了,只见一名脚上穿着草鞋全身湿漉漉的情报部夜不收走了进来,然后便对李子建抱拳行礼道:“都司,大概两刻钟之前,官军营寨有一队十几人的官兵骑着双马沿着滁河向西而去!”
“知道了,你去换一身干净衣裳吧!”李子建听后淡淡的说了一句,然后继续铺床准备睡觉。
因为这晚上派出哨探出门侦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所以李子建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好奇怪的。
“等等!你说是沿着滁河朝着西边去的?!”
只见那李子建突然一惊一乍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