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的“利刃”,正一头,扎进一个由张合和楚云飞,为他精心准备的、巨大的口袋之中。
伏击的地点,选在了一个叫“冷口”的隘口。
这里,是燕山山脉中的一条天然通道,两边是高耸的、无法攀爬的悬崖峭壁,中间是一条长达十公里的、狭窄的河谷。
是装甲部队行军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楚云飞的“凤凰”特战旅,早已提前三天,就潜伏在了河谷两侧的悬崖之上。
他们挖掘了数不清的、经过巧妙伪装的散兵坑和火力点。
每一个“猎杀小组”,都找到了自己最佳的伏击阵位。
而周卫国的主力部队,则在“冷口”的南边出口,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由反坦克壕、地雷阵和重炮组成的“拦阻防线”。
同时,在“冷口”的北边入口,也预埋了大量的炸药。
只等坂田的“利刃”,完全进入这个口袋之后,就立刻炸毁山体,彻底封死他的退路。
一张为“钢铁猛兽”准备的、天罗地网,已经悄然张开。
第三天,上午。
坂田信哲的“利刃”大队,终于,全部进入了“冷口”河谷。
狭窄的河谷里,近两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排成了一条长长的、拥挤不堪的纵队。
坂田信哲,坐在自己的指挥坦克里,甚至还有闲情逸致,用望远镜,欣赏着两侧的风景。
他觉得,这里的地形,虽然险峻,但只要快速通过,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就在他的坦克,即将驶出河谷南口的时候。
“轰隆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从他身后,河谷的北口方向传来。
他猛地回头,骇然发现,北口两侧的山体,正在剧烈的爆炸中,轰然垮塌。无数吨的巨石和泥土,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在短短几十秒内,就将他来时的路,彻底堵死。
“不好!是陷阱!”坂田信哲的脑子里,瞬间闪过这个念头。
然而,还没等他下达任何命令。
“轰!轰!轰!”
河谷的南口,周卫国预设的重炮阵地,也同时开火了。
数十发大口径榴弹,带着死神的呼啸,精准地,覆盖了日军纵队的最前端。
冲在最前面的几辆坦克,瞬间就被炸成了燃烧的废铁,彻底堵死了前进的道路。
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整支“利刃”大队,近两百辆钢铁战车,被死死地,困在了这条长达十公里的、狭窄的河谷里,动弹不得。
成了一个巨大的、无法移动的、活靶子。
坂田信哲,绝望了。
他知道,自己,完了。
而对于埋伏在两侧悬崖上的“凤凰”队员们来说。
真正的“狩猎”,才刚刚开始。
“开火!”
楚云飞一声令下。
悬崖两侧,数百个伪装起来的火力点,同时吐出了火舌。
“嗖!嗖!嗖!”
一枚枚“龙牙”火箭弹,拖着尾焰,如同复仇的流星,从天而降,精准地,砸向了河谷里那些拥挤在一起的、日军坦克的薄弱顶部。
“轰!轰!轰!”
爆炸声,此起彼伏。
九七式中型坦克那层薄薄的顶部装甲,在“龙牙”的空心装药破甲弹头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的一般。
一辆又一辆的坦克,被直接贯穿,内部瞬间燃起大火,变成了一个个喷吐着黑烟的钢铁棺材。
而mG34通用机枪,则从高处,对着那些试图爬出车辆逃生的日军步兵,进行着无情的、居高临下的扫射。
整个冷口河谷,在瞬间,就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钢铁的炼狱。
日军的坦克,虽然拼命地,用他们的机枪和火炮,向着悬崖两侧还击。
但在这种仰角极大的情况下,他们的炮弹,根本无法对那些躲藏在坚固岩石工事里的“凤凰”队员,造成有效的威胁。
他们的反击,更像是一种绝望的、无力的哀嚎。
坂田信哲的指挥坦克,成了重点照顾对象。
三枚“龙牙”,同时命中了它。
这位狂妄的关东军少将,连一句遗言都没能留下,就和他的战车一起,被炸成了一堆焦黑的零件。
战斗,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
当河谷里的枪炮声,渐渐平息时。
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利刃”大队,已经不复存在。
近两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被尽数摧毁或缴获。
两千多名关东军的精锐,除了少数被俘外,全部,被歼灭在了这条狭长的死亡河谷之中。
“凤凰”特战旅,以一种近乎完美的、零伤亡的战绩,完成了他们的“首秀”。
他们用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反装甲伏击战,向世人宣告:
所谓的“钢铁猛兽”,在真正的“猎手”面前,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冷口伏击战的辉煌胜利,如同在关东军那张骄傲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消息传回满洲,整个关东军司令部,都为之震动。
石原莞尔,在听完战报后,难以置信地,咆哮起来。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一个加强战车大队,两千多名帝国勇士,怎么可能,在一天之内,就全军覆没?还是败在一群土八路的手里?”
他拒绝相信这个事实。
他认为,这一定是坂田信哲,中了敌人的奸计,或者是华北方面军,在背后搞鬼,故意提供假情报。
他立刻下令,派出了数架当时关东军最先进的、九七式战斗机,组成侦察编队,越过长城,深入太行山腹地,进行“战果核实”和报复性侦察。
他要亲眼看看,那个所谓的“太行山根据地”,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他要用帝国的“空中之鹰”,来找回他丢失的颜面。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他的这个决定,正好,为另一只羽翼渐丰的“雏鹰”,提供了一个一飞冲天的、最佳的舞台。
太原,北郊机场。
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云霄。
雷达站(由兵工厂利用缴获的日军设备和美国人的技术资料,拼凑起来的简易预警雷达),已经提前十分钟,捕捉到了从北方来袭的日军机群。
“报告旅长!发现六架日军战斗机,正向太原方向高速飞来!”
指挥部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是根据地,第一次,面临来自关东军的、真正的空中威胁。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张合。
张合的脸上,却异常的平静。
他拿起了电话,接通了机场塔台。
电话那头,是凌峰。
“凌峰,敌人来了。怕不怕?”
“报告旅长!”凌峰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虽然有些嘈杂,但却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战意,“我的‘野马’,已经等不及,要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
那架被缴获的p-51“野马”战斗机,经过兵工厂几个月来的、不惜血本地精心修复,和凌峰自己的亲手调校,早已恢复了它巅峰时期的性能。
它,是整个根据地,唯一的一架,能够与日军主力战斗机,进行抗衡的王牌。
“好!”张合下达了命令,“我批准你,起飞迎战!”
“但是,你给我记住!”他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你的任务,不是去和他们拼命。你的任务,是把他们,给我引开!引到我们预设的防空阵地去!”
“你的命,比那六架鬼子飞机,加起来都金贵!我不要战果,我只要你,安全回来!听明白了没有?”
“是!保证完成任务!”
机场上,那架银白色的、线条流畅优美的p-51“野马”,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它如同离弦的箭,冲上跑道,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一场力量悬殊的、一VS六的空中对决,即将上演。
高空之中,六架日军的九七式战斗机,排着嚣张的、品字形的编队,低速地,在太原上空盘旋。
他们,是在寻找目标。
带队的,是关东军航空队的一名王牌飞行员,中村俊雄大尉。他有着击落过十架敌机的记录,经验丰富,技术高超。
在他看来,这次任务,不过是一次轻松的武装游行。
就在他,准备命令僚机,对地面那个冒着黑烟的兵工厂,进行扫射时。
他的耳机里,突然传来了僚机惊恐的尖叫。
“长机!小心!你后面!有一架不明飞机!”
中村猛地回头。
只见一架他从未见过的、银白色的、外形极其优美的战斗机,正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从云层下方,高速地,爬升到了他的六点钟方向。
那个位置,是所有战斗机,最致命的视觉死角。
“是p-51!”中村的心,猛地一沉。
他虽然没见过真机,但在情报手册上,他见过这种美国最新式的战斗机。他知道,这种飞机的速度、爬升率和火力,都远远地,超过了他所驾驶的、早已过时的九七式。
“散开!立刻散开!准备战斗!”他声嘶力竭地,在无线电里吼道。
然而,已经晚了。
凌峰,这个曾经的王牌,在经历了数月的压抑之后,他所有的战斗本能,都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
手指,按下了机炮的按钮。
p-51机翼下的六挺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同时喷吐出了愤怒的火舌。
六道炽热的曳光弹链,如同死神的镰刀,瞬间,就将跟在中村身后的那架僚机,凌空打成了一团绚烂的、橙红色的火球。
首杀!
天空中的第一滴血!
剩下的五架日机,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万钧的一击,彻底打懵了。
他们惊慌失措地,散开队形,如同被惊扰的蜂群,胡乱地,向着凌峰的“野马”,扑了过来。
凌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他猛地一拉操纵杆,“野马”那台马力强劲的“梅林”发动机,发出了高亢的咆哮。飞机以一个惊人的垂直爬升,瞬间就摆脱了日机的包围,重新占据了高度优势。
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戏耍群狼的猎手。
他利用“野马”无与伦比的“bZ”(高速俯冲,然后高速爬升)战术性能,一次又一次地,从高空,对那些机动性笨拙的九七式,发动着致命的“掠袭”。
“哒哒哒哒!”
又一架日机,在试图进行盘旋格斗时,被他抓住机会,从侧后方,打得凌空爆炸。
“中村君!这家伙是个怪物!我们打不过他!”无线电里,传来了同伴绝望的哭喊。
中村俊雄,此刻也是满头大汗,心胆俱裂。
他引以为傲的飞行技术,在对方那压倒性的性能和更胜一筹的技巧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坂田的战车大队,会全军覆没了。
这个太行山里,藏着的,根本不是土八路。
而是一群,比他们更可怕的、真正的……怪物!
“撤退!撤退!立刻撤退!”他下达了自己飞行生涯中,最屈辱的命令。
然而,凌峰,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他牢记着张合的命令,并没有恋战。在取得了两个战果,彻底打掉了对方的锐气之后。
他驾驶着“野马”,做出了一个假装脱离战斗的动作,向着太原东部的山区飞去。
中村等人,如蒙大赦,哪里还敢追击,立刻调转机头,向着北方,仓皇逃窜。
而就在他们,刚刚飞出太原市区,进入山区上空时。
地面上,早已等候多时的、数十个伪装起来的防空阵地,同时开火了。
密集的、如同蛛网般的高射炮弹,在天空中,爆炸成一团团致命的黑云。
一架躲闪不及的日机,被直接命中,拖着长长的黑烟,一头栽进了山谷。
最终,中村俊雄,只带着剩下的两架伤痕累累的飞机,狼狈地,逃回了热河的机场。
太原上空,恢复了平静。
凌峰驾驶着他的“野马”,在根据地的上空,骄傲地,盘旋了一周。
地面上,无数的军民,从防空洞里,跑了出来。他们挥舞着帽子和衣服,对着那架银白色的、如同神鹰般的战斗机,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
冷口之战的陆上惨败,与太原空战的空中羞辱,这两记响亮的耳光,彻底打醒了石原莞尔,也打醒了整个关东军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