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暂时实行军事管制,以确保局势的稳定。
至于其他的具体安排,等秦王回到营地后,我们再一起商议决定。”
胡海和宁正都是沐英身边的得力助手,他们经验丰富、能力出众。
特别是宁正,他不仅是沐英的副将,还兼任着陕西都司指挥使的重要职务,可以说西安秦王府的三护卫都在他的直接管辖之下。
宁正原本心中忐忑不安,他担心沐英会因为秦王的缘故而对自己心存疑虑。
然而,事实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沐英不仅没有对他产生丝毫猜忌,反而对他委以重任,这让宁正感到无比惊喜和感动。
他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抱拳向着沐英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说道:“末将遵命!”
沐英站在高处,远眺着黔东之地那连绵起伏的巍巍群山,他的面色凝重,仿佛那山峦承载着无尽的压力。
他的目光锐利如剑,穿透云雾,直射远方,似乎要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沐英心中暗暗发誓,既然他选择了这条最为艰难的道路,那么无论前方等待着他的是多少荆棘、困难和险阻,他都绝不退缩。
他要一路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直至走到这条路的尽头。
与李文忠所采取的温和路线不同,沐英选择的是一条最为艰难、也是最为彻底的改革路线。
这意味着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阻力,但他毫不畏惧,决心坚定。
就在大明洪武十九年,公元一三八六年,黔北和黔东的大地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路线正在同时上演。
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较量,也是沐英和李文忠各自理念的碰撞。
就在李文忠和沐英在黔北、黔东两路取得巨大胜利之际,他们已经彻底掌控了大半个贵州地区。
其播州宣慰司以及龙泉坪、水德江军民府的管辖范围更是广阔无比,东至湖广沅州,西达贵州余庆,南至广西南丹,北至四川酉阳,横跨湘西、黔中、桂北、川东四个省份,总面积将近三十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两个贵州的大小。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片广袤无垠的地域时,不禁会被其辽阔的面积所震撼。
然而,与如此辽阔的地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的人口却少得令人惊讶。
据统计,这片土地上的总人口竟然不到三十万人,这一数字甚至还不及江南地区的一个上等县。
以苏州府的府治吴县和长洲县为例,这两个县在当时都属于人口众多的地区。
然而,仅仅是吴县一个县的人口数量,就已经超过了百万之众。
这样的人口差距,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洪武大帝之所以会下达命令,让二十四万远征云南的明军带上大约六十万的家眷一同前行,正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了西南边疆地区所面临的危机。
从本质上讲,西南边疆地区之所以会面临种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土地贫瘠和地广人稀这两个因素所导致的。
土地贫瘠使得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限制,无法养活大量的人口;而地广人稀则导致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发展困境。
不仅如此,连同那二十四万明军在内的八十多万新增人口,其数量之多足以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云、贵两省长期脱离中原王朝管控的局面。
这无疑将大大加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掌控能力,使得这片广袤的土地真正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之中。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洪武大帝如此精心的布局,竟然最终为他人做了嫁衣。
时间回溯到十天前,当李文忠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迅速攻占播州宣慰司时,我们这位刚刚崭露头角的“秦庶人”,却在娄山关下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挫折。
娄山关,这座位于遵义附近大娄山山脉主峰上的雄关,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屏障,矗立在川黔两省的必经之路上。
它北拒巴蜀,南通黔桂,是川、黔、滇三省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大娄山山势雄伟险峻,群峰耸立,平均海拔高度约为一千五百米。
其间山脉蜿蜒曲折,连绵起伏,宛如一道巨大的天然城墙,横亘在黔北与川南之间,令人望而生畏。
尤其是娄山关,它的关隘口并不是一个宽阔的通道,而是一条极其狭窄、极其险要的隆口。
这条通道就像是被大自然用巨斧劈开一般,两侧是陡峭的山崖,绝壁千仞,让人望而生畏,根本无法攀爬。
而通道本身最窄的地方,竟然只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这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地!
任何想要强行通过的人,都会被这狭窄的通道所阻挡,成为守军的活靶子。
不仅如此,从山下到关隘的必经之路,也只有一条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
这条路不仅曲折险峻,而且路面崎岖不平,行军极为困难。
士兵们在这条小路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摔倒,甚至可能坠入悬崖。
关隘位于山顶最高峰,居高临下,山上的守军可以将山下的情况一览无余。
这意味着,到了娄山关这里,任何敌军都没有办法隐藏自己的行踪。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山上的守军尽收眼底。
朱樉一行人还没有爬到半山腰,不出意外,就被山上的守军发现了。
朱樉原本是想让赛哈智自曝身份,企图用锦衣卫的身份来蒙混过关。
毕竟,锦衣卫在当时可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一般人都不敢轻易招惹。
然而,令朱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娄山关的守将居然完全不买锦衣卫的账!
这可让朱樉一行人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
他们千辛万苦地爬到关口,本以为能够顺利通过,却没想到会遭遇如此强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