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长孙无忌这话,李君羡直接傻眼。
“长孙太尉,你的意思是………”李君羡问完直接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不配活在这个世上。如果那五千虎贲军愿意出城回去,那最好不过。如果他们不愿意出城回去,那只能送他们回老家。”
“长孙无忌,你还是不是人?”听到长孙无忌这话,李君羡勃然大怒。
“你知不知道这两年大唐的仗都是虎贲军打的?虎贲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你现在要除掉他们?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为何会进城讨要军饷,就是因为你儿子现在是虎贲军主帅。为什么沐国公是虎贲军主帅时,没有虎贲军进城讨要军饷?你儿子刚做虎贲军主帅,虎贲军就进城讨要军饷?”
“今非昔比,我儿子运气不好,刚做虎贲军主帅,大环境就不好。”
“你儿子怎么干什么都是大环境不好?咋滴?你儿子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李君羡,你放肆。”
李君羡是谁?那是和程咬金他们一起跟李世民打天下的人。纵然长孙无忌再位高权重,可是李君羡又哪里会怵?!
看到长孙无忌发怒,李君羡自然也是不惯着。
“长孙无忌,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想利用这次机会铲除异己,让你儿子在虎贲军站稳脚跟。你也不想想,就你儿子那本事,能带领虎贲军打仗?别做梦了。看在你妹妹给我老大生儿育女的份上,我提醒你一句。如果你现在收手,把你儿子撤下来,你还是赵国公,你儿子还是赵国公府的小公爷,以后继承你的国公之位,照样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如果你此时一意孤行,你们赵国公府不会有好下场。”
面对李君羡的数落,长孙无忌早已失去耐心。
“李将军,你认识这个吗?”
看着长孙无忌手中的皇后令牌一点也不意外。
“长孙太尉,调兵的事,是以陛下圣旨为令,可你现在拿着皇后娘娘的令牌,恕难从命。”
“李将军,你用你的脚后跟想想。没有陛下的旨意,皇后娘娘敢把令牌给我?自古以来帝王有错吗?纵然有错,那也得有人背黑锅。我们陛下也是这样,事成了,万事大吉。没成,自然是由皇后娘娘背黑锅。”
看到李君羡已经说不出话来,长孙无忌赶紧趁热打铁。
“李君羡,你知不知道虎贲军的军饷有多高?偏将一个月都是上上贯,年底还是双薪,而且还有大量的奖金。就这种军饷,朝廷能出的起?如果这次朝廷妥协了,那天底下的将士岂不是都向虎贲军看齐?都过来围堵兵部衙门?那朝廷的收入啥也别干了,直接都给当兵的发军饷得了。”
此时李君羡动摇了,一开始打死他一顿,他也不能相信李世民会让他金吾卫去驱赶虎贲军。可是现在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
毕竟按照虎贲军的军饷标准,朝廷还真出不起。如果这次虎贲军成功了,那全天下所有的将士岂不是都要现学现卖?
“长孙太尉,这件事太大,我不能听你一面之词,我要去向陛下请示一下。”
想着李世民已经被自己弄去取经,长孙无忌一点也不担心。
“去,你速度快点,别耽搁了陛下的大事,不然你吃不了兜着走。”
看到长孙无忌底气十足,李君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李君羡快马加鞭跑到皇宫,直接找到王全。
“什么?李将军你要见陛下?不行,现在见不到。别说是你,就是咱,也见不到。”
“陛下呢?”
“陛下在皇后娘娘的立政殿呢。”
“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李君羡说完直接冲向立政殿。
“回来,李将军,你知道陛下在立政殿干嘛吗?”
“干嘛?”
“就是你们正常男人都喜欢干的事,陛下和皇后娘娘正在干这事呢,你能去打搅吗?”
“王公公,你能不能去帮我传达一下,我真有十万火急的事。”
“李将军,不是咱说你,你也是在长安城混的人,怎么连这点规矩也不懂?在天子脚下做官,讲究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你按照朝廷的法度办事呗。现在陛下正在兴头上,谁敢去打搅?万一败坏了陛下的兴致,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听到这,李君羡还是不甘心。“王公公,事情是这样的…………”
可话还没说完,王全直接打断。
“李将军,你有什么事跟咱没关系。你如果想当愣头青,你自己去,咱可不当愣头青。”
看到李君羡左右为难,王全耐着性子继续说道:
“李将军,刚刚咱留意了,最后从立政殿出来的就是国舅爷长孙太尉,他一定知道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意思。你如果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去问问长孙太尉,也许会有不错的答案。”
李君羡:“……………”
问他?那这一趟岂不是白跑了?!
看着王全已经不耐烦,李君羡只能快马加鞭往回赶。
纵然李君羡还是不放心,可所有的一切都表明着长孙无忌没有说谎。
“张牧啊张牧,老子为了你的虎贲军可是操碎了心。”
说到这,李君羡直接愣住。
“对啊,怎么把他给忘记了?让张牧出面啊。虽然张牧现在已经不是虎贲军主帅,可虎贲军是他一手带出来,他是有话语权的。如果找张牧出面,暂时先把虎贲军劝出城,然后等陛下和皇后娘娘办完事,再当面锣对面鼓的把事情说清楚,这事不就结了?”
想到这,李君羡直接快马加鞭冲向沐国公府。
此时的张牧正在撕扯渔网,忙的不亦乐乎。武媚娘又在大堂等着,只要有人到访,都是武媚娘接待。
李君羡到了沐国公府后,直接被小厮带到大堂。
武媚娘是谁?三言两语就把李君羡这个兵痞给忽悠的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李君羡愣住了。虽然李君羡不大聪慧,可李君羡也明显感觉到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笼罩在长安城,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玄武门之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