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中原大战的时候,李光义降汉,真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晋军这边明白,赵军那边同样明白,也只不过是一个心照不宣罢了。
毕竟,在这一件事情之中,双方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故而,这一回,李光义上泰山,赵德芳、田单、赵普这些人,就算不说和之前一模一样,但也不至于将李光义当成敌人来对待。
而赵德芳对于李光义这个二叔,还是抱有相当的敬意的。
再则,赵德芳这个人,没有太大的野心,而且,这个人也算是一个好人。
李光义说服赵德芳,完全就是欺负自己的这个侄子是一个好人,对他进行道德绑架了。
毕竟,赵德芳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他代表的是跟随他的那么多的忠臣良将,代表的是跟随他的那数万忠勇之士。
李光义就算是在军事能力上再怎么诟病,但其他方面也是一套一套的,他既然敢主动请旨来揽下这个事情,那自然是对于这一行有一定的把握的。
确实,一个有一定道德标准的人,也确实容易被李光义用这种手段拿捏了。
如果他仅仅只是代表自己一个人的话,赵德芳不惧一死。
但是,他却不忍心让那么多人随他一同去死。
他自认他的能力不如自己的父亲赵匡胤多矣,而当初他被送到田单这里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田单绝对是大权独握。
在赵匡胤死了之后,如果那个时候的田单愿意的话,绝对可以取而代之。
甚至,那个时候的赵普,都曾经建议赵德芳来一场鸿门宴了。
权力之间的争斗,向来是无比残酷的。
但是,田单却并没有取而代之,甚至没有想过做一个权臣,反而是将军权交还到了赵德芳的手中。
这份情谊,他自然是记得的。
还有赵普,当初虽然建议他给田单来一个鸿门宴,但本质上也是为了他。
故而,如果连累这么多的忠臣良将陪他一起去死的话,赵德芳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个坎。
可是,晋军可是他的死敌,他的父亲和兄弟,以及无数的族人,都丧命在了当年的中原大战之内。
如果向自己的仇人投降的话,他也同样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德芳始终处于一个摇摆不定的状态。
李光义也不急,赵德芳只要动摇了,那就有谈的余地,怕的就是对方根本就不和他谈。
故而,他并没有想过一蹴而就,一直等着各处战场的消息,而随着廉颇在北方的不断推进,以至于青汉也是一副岌岌可危之势,赵德芳的态度也就越发的动摇。
事实上,李光义的心中也很是无奈的。
他的这个侄子,不仅仅是不适合做一个乱世君主,压根就不适合当君主这个职业。
但凡想要成就大业者,说白了,都是这世上道德底线最低的人。好人,是当不了一个好的君主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给了他这一行,有了成功的可能。
与此同时,李光义一边用手底下的人的生死存亡,不断地动摇赵德芳。另一方面,更是将赵氏宗族屋的传承重任压在了赵德芳的身上。
赵匡胤这一脉,如今可就只剩下赵德芳这一只独苗了,如果他再死了的话,他们这一脉的血脉就真正的断绝了。
而赵氏一脉,虽然嫡系和旁系还有赵光义、赵佶、赵贵这三脉,但奈何他们已经被赐了国姓,如今已经不再是赵光义、赵佶、赵贵,而是李光义、李佶、李贵李。
故而,赵德芳在身上,是真正的有血脉传承的重任的。
李光义太过了解自己这个侄子,每一句话都几乎直击他的弱点,再加上有着张仪的相助。故而,赵德芳的态度不断的动摇。
张良和薛仁贵这一边,担心郭子仪失败会影响到李光义这里。
事实上,李光义这里根本就不带担心的。
郭子仪之败对他这里,不说完全没有影响,但还真的没有太大的影响。
郭子仪之败,确实是一场惨败。
但是,那又能怎么样呢?
刘备为了引郭子仪上钩,之前可是足足丢了两万兵马上去。
这两万的兵马对于如今的青汉的重要性,可比起郭子仪丢的那六万兵马,比起大晋的重要性重要的多了。
已经丢失了黄河以北的青汉,这一场胜仗,顶多只是能够稍微延缓他们的灭亡,但却无法改变他们的灭亡。
而且,郭子仪就算是丢失了六万兵马,但对于大晋来说,这不算什么,他们丢得起!
可是,青汉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他们能够丢得起两万兵马吗?
就算是解决了郭子仪的南线,但可还有廉颇的北线等着他们呢!
赵德芳可以说他是一个好人,但绝对不能说是一个蠢人。
这一点,就算是李光义和张仪不给他分析,他自己也能够看得到的。
故而,李光义这一行,注定是要成功的。
只不过,赵德芳虽然做出了降晋的决定,但他的手底下的人却不是所有人都乐意降晋的。
田单和赵普两个人就不乐意,但他们两个人忠诚于赵德芳,不乐意归不乐意,但赵德芳都已经决定了,他们也只能够跟随。
黑袍、黑莲这些,他们算是属于支持的。
当初中原大战的时候,只不过是没有降晋的机会罢了。
现在既然主子都已经主动降晋了,那也省得他们背负骂名了。
美滋滋……
而像是梁方、夏耕这一种,当初在中原大战的时候结下了死仇,不管是晋军对他们的死仇,又或者是他们对晋军的死仇晋。
前者,他们害怕秋后算账,后者,那就是血海深仇,不得不报了。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想赵德芳这一样,有那么沉重的心理包袱的。
这一类,都是坚决抵抗赵德芳降晋的晋。
而这些年,刘备也分化拉拢了一部分人,最为关键的是,这部分人有其中一小部分,居然还真的想要给刘备效死命,也不得不佩服大耳的魅力了。
而这一部分人,在赵德芳降晋的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之下,终于准备效仿班定远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