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国的令尹、宁国侯屈原,于公元前282年(始皇帝四年)去世——去世那年,正是熊午良一统天下之后的第四个年头。
宁国侯屈原在工作岗位上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里,他仍然坚决地拒绝着熊午良要求他有关于‘休息’的一切命令。
熊午良很气愤,不止一次地对着屈原咆哮:“我现在是皇帝,你敢抗皇帝的命?”
每到此时,屈原总会用同一套说辞来搪塞熊午良:“屈原此生的目的,就是让楚国辉煌……如果不能再为了楚国工作,屈原便死了。”
“如果大王嫌臣老迈、坚持让我退休,我就去投汨罗江也……”
熊午良每每都被气得张口结舌……
总之,在大楚一统后的四年时间里,屈原仍然呕心沥血,努力将国库里的每一笔钱粮都用到极致……无数道路、水渠、港口,都是在屈原的亲自规划下从无到有地建设出来。
公元前282年,屈原因积劳成疾而离世,临死前仰天大笑,笑声清亮透彻、毫无遗憾。
熊午良极度悲痛,在宁国侯府邸垂泪良久,最后下令:今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作为休沐日——在每年五月初五往后的三天时间里,举国休沐,以此纪念宁国侯屈原。
……
芍虎这个老胸毛怪,一直坚持着习武锻炼——熊午良总觉得这厮心里其实暗戳戳地期盼着天下大乱,到时候这厮就又能兴高采烈地披上甲胄、喜滋滋地跟着曲阳侯的缺角侯旗左冲右突了……
熊午良心中这份怀疑始终没有打消,因此他不止一次亲口询问芍虎。
这该死的胸毛怪,每次都将胸脯拍得震天响,赌咒发誓:“主君,你看你说的是哪里的话……老臣只盼天下太平、永无刀兵……岂能盼着主君的江山动乱?”
话虽如此,但芍虎眼神总是闪躲……
熊午良太懂这个胸毛怪了——每次类似的对话之后,始皇帝都会被这厮躲躲闪闪的神态气得直翻白眼。
不过,芍虎那渴望跟着熊午良的旌旗继续征战、为主君浴血拼杀的愿望,注定永远不可能实现了——天下长治久安,人心思定。帝国内外皆四海升平;蛮夷们则竞相朝贡,哭着喊着想加入楚籍……
果真应了楚武军当年北伐时的那句口号——‘山河一统,永消兵戈’。
天下一统之后,芍虎的最大爱好是跟着熊午良游山玩水……啊不对,咳!这叫巡狩天下……
公元前260
年(始皇帝二十二年、熊午良称王后第三十七年),早已年过八旬的芍虎跟着熊午良巡狩辽东。
说来离谱——这胸毛怪,以八旬之高龄,居然生撕一头色彩斑斓的辽东猛虎……据说在与恶虎搏斗的时候,芍虎居然再三喝骂,坚决不许一旁心惊胆战的军士们上前帮忙……
彼时,熊午良正在林子外面,乐呵呵地陪着夫人摘野花。
然后,便见芍虎指挥几个士卒背着猛虎的尸身,从林子里走出来……这厮浑身是血,却兴高采烈,着实给熊午良唬得够呛……赶忙命随行御医查看定国侯的伤势。
御医一番查探之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再三探查。
最后,御医不可思议地宣布:“定国侯没有受伤……连小小的擦伤也没有。”
芍虎哈哈大笑,扛着老虎尸身满营地转悠,炫耀自己的勇武……然后又宅在营帐里忙活了好几天,将虎皮剥下来,殷勤地献给一同跟着楚王巡游天下的嬴卓夫人。
三天之后,定国侯芍虎在睡梦之中逝世,享年八十六,无疾无病,寿终正寝。
始皇帝哀痛不已,立刻宣布取消了后面的行程,带着定国侯芍虎的尸身连夜返回王都。
那是始皇帝最后一次巡游天下,从芍虎离世之后,熊午良就再也没有巡游天下了……从此就在王宫之中深居简出。
老年的始皇帝更加成熟——目光毒辣、举重若轻。
其麾下,又有青羽卫忠心耿耿地为始皇帝担任鹰犬爪牙……虽然皇帝深居简出,却将天下事尽收眼底,谁也不敢在这位皇帝面前卖弄小聪明。
……
话说在大楚天下一统之后,文臣们尚且还有努力治国、发挥所长的机会,但武将们如芍虎、洪石头等人,余生就是漫长且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了。
唯有一个武将,是个例外——
大楚帝国昌海侯温蚺,率领大楚无敌舰队,先后九下大洋——在温蚺的指挥下,在波斯、埃及都建立了总督辖区,经过不懈的努力,将几千万海外蛮夷都收归于大楚的管理之下。
波斯的舞娘、宝石、地毯、金银器皿、葡萄酒;以及埃及的麦子、橄榄、棉花,从此都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原,备受中原人的好评。
温蚺先后为楚国开辟了吕宋、身毒、波斯、埃及等众多总督辖区,真可谓功勋卓着!
公元前272年(始皇帝十四年,熊午良称王后第二十九年),皇帝下令将温蚺的爵位擢升为‘公爵’,于是后者成为了
大楚帝国唯一一位国公,号‘昌海公’。
可惜,仅在三年之后,公元前269年(始皇帝十七年,熊午良称王后第三十二年),温蚺因病离世。
其子温庆、温南降级袭得‘侯’爵,其中,长子温庆得封号‘昌海侯’。
温氏家族的后人没有再统帅过水师,但确实一直都在海上讨生活——后来,温氏家族经过几十年积累,最终建立了规模相当庞大的商业船队。
温氏家族深得圣宠,哪怕在熊午良之后的几任皇帝里,温氏家族也历代都有族人担任帝国高官,其中职位最高的官居左尹,是当时的内阁成员。
再说回温蚺的儿子温庆——
在温庆的好友、曲阳君熊泱日复一日的鼓动下,温庆组建了一支船队,伙同曲阳君熊泱出海,尝试着要验证书院内院的某个争议一直很大的学说……经过向东方漫长的航行,二人的船队抵达并发现了美洲大陆,并继续向东,最终竟然又回到了【琅琊】。
昌海侯温庆、曲阳君熊泱,被后世并列誉为‘环球航海第一人’。
……
赵君赵章,不折不扣地按照大楚皇帝的命令——带领赵氏家族一路向西探索,见遍了大漠戈壁、漫天风沙。
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赵章的足迹翻越大漠戈壁,崇山峻岭,为当时地理地图的拓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终其一生,赵章都臣服于楚国,并没有如许多人料想的一般举起叛旗……或许是当年熊午良在书房里随口说出的那句‘只要是华夏,是赵是楚又如何’的话,给了赵章太多的震撼吧。
赵章的子孙,都被他千里迢迢地送回中原——让他们进入曲阳书院的外院修习,学习中原人的文化、礼仪、学问。
除了想要给熊午良手里送人质、表达忠诚之外,这或许也代表着赵章想要让子孙后代们都牢记中原故土吧……
赵章的后代子孙们,很多都在遥远的西域出生。
按照赵章的要求,他们要从万里风沙的遥远西域,回到富庶繁荣的中原求学……每一个从小在西域长大、第一次来到中原的赵氏子孙,都深深为中原的繁华和美好而感到无比震撼!
“那里是故土啊。”年迈的赵章躺在病榻上,握着子孙们的手,殷切地叮嘱着。
这是赵章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大约九十年后(公元前197年),赵章的孙子赵归从父亲赵谦那里继承来了‘赵子’的爵位,经过族内漫长的讨论,最终赵归决意放弃西域的一
切,带着族人们离开西域、搬回中原、回到先祖的故土……
除了少部分不愿回来的族人之外,赵氏举族迁回了中原,定居在曾经的【赵地】。
按照老祖宗当年的遗愿,赵氏一族的后人们在赵归的指挥下,千里迢迢地将赵章和赵谦父子的棺椁也都运回了中原,最终都安葬于【赵地】。
而后,赵氏家族将西域的全部地图,都献给了大楚皇帝。
彼时,大楚帝国在位的已经是第三位皇帝了——当代皇帝在得知赵氏家族的故事之后,深受感动。当即下令在帝都召见了赵章的孙子赵归。
赵归在面圣之时,谈吐得体、表现沉稳,深得皇帝青睐,更为后者的才学和勇毅的性格而赞赏。最终,皇帝认可了赵归和自己小女儿之间情愫互生、两情相悦的婚事,并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大婚仪式。
赵归的一生都忠心耿耿地为大楚帝国尽忠,最后官至右尹,为当时内阁四位大臣之一。
而赵归的儿子赵程——既然生母出自楚国皇室、是大楚第三位皇帝的小女儿,至少从家庭背景上来看也是前途无量——且他本人也颇具才干,而且对大楚皇室同样忠心耿耿。
赵程像他的父亲一样进入了内阁,并且最终官居令尹,成为当时的内阁四位大臣之首。
……
芍虎离世后的第四年,熊午良的爱妻嬴卓离世。
熊午良在余生都没有再立皇后,皇后之位一直保持着空缺。
又十一年后,大楚始皇帝离世——在位共计五十二年,其中称帝三十七年。
享年八十一岁。
熊午良没有像嬴政那样,在生前下令说今后不准给皇帝评谥号,但是大臣们都犯了难——翻遍了书、挠破了头皮,也实在不知道该给这位传奇大帝一个什么样的谥号。
最后,群臣一致同意——不给熊午良评谥号了,就叫始皇帝吧!
到了很多很多年之后,终于有位后世皇帝为熊午良拍板,定下这位先祖的谥号为‘昭武’。
容仪恭美、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声闻宣远曰昭;
威仪恭明、明德有功曰昭;
圣问达道、圣德嗣服曰昭;
德业升闻、智能察微曰昭;
德礼不愆、高朗令终曰昭;
遐隐不遗、德辉内蕴、柔德有光曰昭;
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
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于是,后世又称始皇帝熊午良为‘昭武帝’、‘昭武皇帝’、‘昭武始皇帝’等等……
在熊午良离世之后,太子熊苍即位——熊苍,在位十五年,享年六十七岁,一生以宽厚仁慈而着称。
熊苍在位期间,致力于实现始皇帝临终前对未来的种种构想……熊苍在位的十五年,是楚国高速发展的十五年,期间楚国的旌旗遍布大洋、大陆,地图上越来越多的空白都被点亮,进一步实现了始皇帝‘华夏至上’的构想。
熊苍,谥号为‘仁’,意蓄义丰功、慈民爱物。时人尊称为二世皇帝、二世仁皇帝或者仁帝,后世亦称为‘大圣怀仁皇帝’。
千秋一统,华夏至上!
……
(完结撒花)
(最后一次絮叨——
终于完本了,希望这个结局能让兄弟们满意……在无数个写稿的夜里,我都幻想着在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如今,终于完本了。
写下本书第一个字的时候,是2023年2月27日,而完本的今天,已经是2025年的7月份了。如果有读者从一开始就跟读到现在,那么我会非常感动,也会非常感激。
感谢每一位能读到这段话的读者朋友。
谢谢你们的支持,你们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也谢谢批评的声音,让我变得更好。
这是我第一本百万字以上完结的长篇小说。我想感谢我的编辑大大、我家人的支持、我几位最亲密朋友的鼓励、最后还要感谢我最亲爱的亲爱的读者们,认识你们,是我洋洋洒洒二百余万字写作过程中的最大收获。
我曾经幻想在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会有很多的话想说……事到如今,却发现百感交集,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那就再一次谢谢,谢谢你们!
三年了,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此期间都得到了很多,也失去过很多……我们要永远向前看,相信未来会更好!
祝愿每一位读者朋友能够学业有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世’顺意!
祝愿每一位读者朋友都能发大财!
再次谢谢你们。
那么,我们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