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十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年份。
这代表着弘治皇帝成为了自洪武帝、永乐帝以及他爹成化皇帝之后,大明第三位在位时间超过二十年的帝王。
二十年的帝王生涯,在历史上数百位帝王的在位时间中也足矣排在中上等位置。
而弘治皇帝这二十年最奇特的地方便在于,虽然他是连续在位二十年没有变更过年号的,但它的前后十年却极其割裂。
前十年,文官的梦想乡。
后十年,梦醒了......
镇国府的发展,就像是一个又一个强有力的巴掌,给某些不安分想桃子吃的文官们好好的长了长教训,以至于他们嗷嗷叫的一张嘴近些年也收敛了不少。
但也是因为,虽然每次都会挨巴掌被夺走【碗里的肉】,但索性每次都没被抢完,总还能剩下一些来给他们当念想。
而一些新的项目,虽然他们分利不多,但至少也还是带他们玩的,有汤喝滴。
就像那军部,说着是崭新的军事部门可不还是预案要有文职岗位的嘛。
这也是他们每次心中都不爽无比但又硬气不了的原因。
而也正是因为文官们有着这般心态,在这弘治二十年的正月初四——大明实际上的国庆日,军部正式在大明登上历史舞台。
御书房内,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朱厚炜呈上来的两个锦盒,又看了看两人今日的着装打扮,眼睛都是微微一亮。
无它,为帅气尔。
军部的礼服其实就是之前朱厚炜给镇国军校设计的那一款军服的改良款。
比军校军服要更严肃庄严一分。
当然,其中自然就更多融合了中华传统元素。
毕竟服饰类型已经是抄袭了某位以世界为画稿挥洒笔墨的大【艺术家】了,再不带点自家元素被人家告抄袭了怎么办......
咳咳,开个玩笑。
不过帅是真的帅气不掺任何假。
某位艺术生的审美本就极其在线,再加上朱厚照、朱厚炜虽然年龄都还不大,但一个从小锻炼天生的衣服架子穿上一身威严军装给人的感觉就是:刚、毅、铮、武、律!
说的通俗点那就是......
帅的被人砍!
而朱厚炜呢,虽然没有朱厚照那么的阳刚......但往后侧那么一小步露个莫测的笑容。
嘿,狗头军......咳咳,军中文策的感觉就来了!
“这是照着朕定制的吧,不然到时候朕要是穿着没有气势可没脸见人呐。”
弘治皇帝看着锦盒中那套给自己的军装礼服玩笑道。
他就是一个手无缚鸡实力的皇帝而已,既没有朱厚照那样的阳刚形体极精气神,也没有朱厚炜那种生来自带偏阴柔但穿上军装中和出来的中性气质之美。
这要是穿出去穿出了一股伪军的气质会让人很尴尬的呀。
大明第九任皇帝、第一任军部统领天下兵马大元帅是“伪军”,说出去不怕笑死人。
当然,这都是玩笑,他的礼服怎么可能不是量身定制的呢?
让一个皇帝,当今世界经济实力稳居第一大帝国的皇帝穿批量、标准化的制品,说出去也不像话呀。
“父皇您放心,包帅的,您这件还是厚炜特意再设计过的,包让你成为今天全场最靓的......咳咳,是最威严的大元帅。”朱厚照嘻嘻一笑道。
“哦?还特别再设计过?”
弘治皇帝看向朱厚炜惊讶道。
对此,朱厚炜没有明确回答什么,只是微笑、点头、嗯......
特别再设计?
应该算吧。
毕竟考虑到弘治皇帝的形体确实不是很好他特意加了一丢丢的形体外观辅助而已......
“看来以后得想办法让老爹练练形体,不然总不能真的完全依靠外挂吧?”朱厚炜暗暗想道。
很快,弘治皇帝在太监、宫女的协助下整理好了仪容仪表换好了军服。
虽然形体没有那么好,但因为是量身定制的又稍微开了一丢丢物理外挂,再加上弘治皇帝身为帝王自身带着的那股上位者气势,效果展现还是很不错的。
“父皇,这个给你。”
朱厚炜一笑,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条形盒子呈了上去。
“此又为何物?”
弘治皇帝疑惑,这俩小子为了军部好像确实相当上心啊,不仅有制服还有其它的配件。
整的一套一套的。
将盒子打开,差点闪到弘治皇帝的24k龙眼。
别误会,这次真的是形容词。
盒子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柄精工打造的长剑与一个华丽的剑鞘。
弘治皇帝轻轻拿起那柄长剑,细细端详。
剑身上是古典的铭文,开了刃的剑锋闪着寒冷的锋芒,仿佛看一眼便会被其刺伤,再一探便会令人胆寒。
再看那剑柄与剑鞘,是纯牛皮制成,上面以金银纹路与宝石点缀,两侧分别呈现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的天相之势。
炫富的同时又不显得过于庸俗。
“唰!”
弘治皇帝收剑入鞘再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拔出,看着那明明很炫富但又相当让人满意的长剑心中一股喜爱涌上心头。
剑,可不仅仅是兵器,更是一种非凡的礼器。
《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号侯,皆只佩。绶亦如之。”
它是男儿的浪漫,具有极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谁家好人能不喜欢剑呢?
“父皇,剑是我中原王朝千百年之礼器,亦是我华夏传统的文化符号,其具有杀伐与礼仪双重意义,儿臣希望我军部的儿郎们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不忘华夏千百年之文化。”
“持君子剑,护家国天下。”
“因此,儿臣与皇兄商量了一番,将剑作为军部隆重场合的指定礼器。”
“此为,从戎之剑。”
“剑者,君子之器也。为军从戎,亦不可忘千年文化之传承。很好。”
弘治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古帝王为什么忌惮武夫,还不就是这些武人造反可比文人麻烦的多,那些莽夫上头了是真的会带兵抄家伙让你脑袋搬家的。
而军部有文化教导以君子之剑作为礼器,起点警醒作用也聊胜于无嘛。
“朕观此剑之锋利,似乎远胜如今军中所配之刀剑。你们花费了不少心思吧。”
看了看手中极合心意的大宝剑,弘治皇帝有些爱不释手。
他也不是没见过绣春刀之类的玩意,但所见的刀剑可都没这把好看、完美,锋芒上的压迫感也远不及这把。
虽然弘治皇帝不懂剑,但以貌取“剑”他还不会嘛?
“父皇,您看剑真准。”
朱厚照竖起大拇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