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看剑真准。”
“这把剑的工艺可是儿臣亲自带队完成的技术突破。”
朱厚照竖起大拇指,看似是在夸赞弘治皇帝的眼光,实际自夸两个字已经写在了自己脸上。
“哦?”
弘治皇帝目光一凝。
完成了技术突破?
难道这种水平的大宝剑镇国府已经有把握能量产了?
不能吧?
偶尔概率性的能出几把品质极其优秀的大宝剑已经很不错了,想要完成锻造的技术革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父皇,关于锻造方面,西山其实很早以前就有组织匠人们进行技术上的研究了,此剑也正是在哥的带领下用数倍于传统刀剑的锻造水平打造出的第一把高品质宝剑。”
朱厚炜拱手。
开玩笑,当西山的匠人等级制度是吃干饭的嘛,那可是根据能力排出来后在他们身上真金白银投入让其科研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砸点小钱让锻造技术进进步而已,怎么啦?
弘治皇帝闻言嘴角微抽,有钱了不起呀,欺负朕没钱......额,吃两人份分红的自己好像比这俩臭小子要有钱的多......
但是!这不是你们敷衍真感情的理由,居然不是独一无二专门为了朕搞的。
把朕的感动还给朕!
“后面其实还准备了一批从戎之剑,不过肯定没有专门为父皇准备的元帅剑这般华丽,上面篆刻的也不再是古朴的铭文,而是制式的序号。”
“比如弘治二十年军部从戎之剑——天字一号之类的。”
哦~
后面是制式的,那还行哈。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
咳,朕可没那么虚荣,只是比较喜欢父慈子孝,感受到孩子真切的孝心会比较开心这很正常吧?
“时辰差不多了,走吧。”
将情绪压下,避免被孩子看穿导致尴尬,弘治皇帝轻咳一声,开口道。
“是。”
朱厚照、朱厚炜点头领命。
军部成立的第一场大会,在一处新建的大院内。
独立于朝廷六部与五军都督府,寓意着大明军事国防的崭新开始。
而此次到场的,除了英国公等功勋卓绝的大佬之外,人数占据真正大头的是镇国军校的优秀毕业生。
军校教学多年,最优秀的一批早就达到了出师的标准。
如今镇国府麾下新军也有好几支,此次之后朝中也自会改革军制,所以也是时候该众人授勋毕业真正投入到军旅之中了。
军部礼堂。
一众镇国军校的优秀毕业生们坐的笔挺宛若一口大钟,眼神坚毅且认真,在第一次大会没有开始之前亦是纪律严明没有一丝的吵闹、乱象。
但虽然他们看着平静,其内心的汹涌澎湃却是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军校成立也好些年了,第一批学子的资历可谓是相当之深,一身本事与战斗素养都刻入了骨髓深处,但由于大环境的因素除了朱烈等少数人之外,大部分都还没有走出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如今,终于到了大明军事真正大兴的新时代,如何能不让人振奋?
坐在最前面的英国公等人,亦是身着朱厚照、朱厚炜命人准备好的军装,眼中感慨万千。
太不容易了,像后面军校的小一辈其实经历的还少,他们之中大部分可是经历过大明武勋、武人的至暗时刻的,能等到军部成立见到前方曙光,他们的心情又岂是后面的年轻人们可理解的?
“大明皇帝、军部兵马大元帅弘治陛下到!”
“镇国军校校长太子殿下、同校长蔚王殿下到!”
“全体起立!”
噌!
一声唱喝,早已训练有素的军校学子动作整齐划一,脚步声都统一无比齐刷刷的就站了起来。
这气势与整齐度,给前面的英国公、王越等老将都晃了一下。
这颗粒度对齐的,他们带了大半辈子的部队都做不到。
虽然王越身上也有个军校名誉教师的身份,但这种场面他一个挂名养老的着实是有点没见过世面了.....
却看那大门处,早已穿戴完毕的弘治皇帝身着一身飒爽军装,手持着技术突破后打造的第一柄从戎之剑,身后跟着两少年将军模样的朱厚照、朱厚炜,抵达了现场。
“呜~”
当弘治皇帝真的抵达礼堂,一阵沉闷的号角之声猛然响起。
刹那间,仿佛让人置身于战场之中,肾上腺素飙升。
号角,战争中一种用于传递信息鼓舞士气的吹奏乐器,它是冲锋的讯号,燃起将士们的斗志,与肝胆之气紧密相连。
不论古今,当号角声响起,敌人就知道他们的末日来临,因为即将面临的将会是完全体的汉军。
以号角为军部第一大会的起始,可见军部之旨。
缔造让人闻风丧胆、保家卫国的大明新军事力量。
礼堂前方的高台上,左右有着两排椅子以众星拱月之势将正中心稍高一层的位置凸显而出。
那,自然便是弘治皇帝的位置所在。
但弘治皇帝自然不会直接就往位置上坐下,而是站在正前面环视了一圈到场的将士们心中感慨万千。
特喵的,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如此气场的大会他还是第一次开。
堂堂大明皇帝,现在居然有了一种刘姥姥见大观园的感觉。
“礼!”
弘治皇帝肃然,以军礼回敬在场众人。
军部特例,不行传统礼,皆以军礼替。
对于这些之前为他老朱家卖命上战场砍人的人以及即将为他老朱家买卖上战场砍人的人,弘治皇帝自认他们值得自己一个军礼。
而对于行礼的众将而言,胸中的情绪是难以掩饰的。
这可是大元帅、皇帝陛下的军礼,特喵的这辈子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