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战场,同样是伤兵,但朱大王和外敌那边的伤兵显然更悲惨一些,缺乏救治。
特别是朱大王麾下,军医都逃跑了。
而以大汗为首的外敌格外彪悍些,带着伤,还能继续打打杀杀。一个个,神情凶恶,如同吃人的厉鬼。
皇帝坐在御辇上,四周有侍卫保护他。
他表面上冷静,但内心早已怦怦乱跳,紧张无比。
亲眼目睹那些你死我活的杀戮,战死那么多士兵,他又恨,又惧。
恨反贼,恨外敌,同时惧怕自己打败仗。
这一仗,到底能不能赢?
打之前,他信心十足。但现在,他变得不确定。
或许,要靠运气。
皇帝暗暗在心里祈祷,希望上苍保佑自己。
旁边的小皇子盯着那些打打杀杀,吓得泪流满面,门牙咬住嘴唇,浑身颤抖。
然而,皇帝没空哄他。
旁边的贴身太监不用亲自打仗,但也吓得瑟瑟发抖,感觉死亡的寒意深入骨髓和心底。
进入混战之后,神机营的火铳和火炮很难再发挥作用,因为容易误伤自己人,毕竟己方士兵和敌人距离太近,火铳和火炮虽然杀伤力巨大,但精准度比较低。
同时,还有一些己方士兵选择当逃兵,不向前冲锋、杀敌,而是选择向后逃跑。
欧阳城没空管那些不争气的逃兵,他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当初,他父亲欧阳侠在辽东边关杀敌时,就是靠这一招,让敌人溃不成军。
他一直视父亲欧阳侠为英雄豪杰,为榜样,在有意无意中模仿父亲。
所以,他此时没有选择当逃兵,也没有躲到护卫的保护之下,反而选择冒险,策马前进,目标就是那个如狼似虎的大汗。
欧阳城相信,只要打死大汗,敌军就要带着大汗的尸体回去办丧事。毕竟,大汗作为敌军的首领,地位太高,与死了没人收尸的普通士兵不一样。
而且,他以前很想知己知彼,所以打听过外敌的情况。
据他所知,敌军很崇拜他们的大汗,称之为几百年来最杰出的勇士。
欧阳城暗忖:哼!什么勇士,侵略的强盗罢了,老子不怕你!只要杀掉大汗,问题就迎刃而解。
大汗像皇帝一样,身边也有许多侍卫保护。
不过,与文质彬彬的皇帝不一样,大汗孔武有力,尤其擅长射箭。
此时,他手里拿一把大弓,正张弓搭箭,瞄准他眼中的中原皇帝。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欧阳城忽然骑马冲过来,还利用改良版的小火铳,射向大汗。
小火铳的优势在于小巧、隐蔽,不像张弓搭箭那样明显。而且,欧阳城不想暴露这种特殊武器,所以刻意用黑布包裹它。
如此一来,敌人很难提前提防这种远射的武器。
“砰!”
小火铳发射的响声,带来晴天霹雳的效果,因为它实实在在射中了大汗的胸膛。
尽管大汗身穿铠甲,但铠甲只能减轻小火铳的杀伤力,无法阻止他受伤。
大汗低头看自己的胸膛,感受到剧烈的疼痛,表情不敢置信,然后抬头看向欧阳城,不明白对面那个年轻武将是如何做到的?
他暗忖:是神秘武器?还是妖术?
“大汗!”周围的侍卫开始慌乱,因为大汗流血了。
一半侍卫主动出击,骑马奔向欧阳城,想要报复。
但欧阳城狡猾,还不想死,哪能坐以待毙?而且,他也有护卫。作为欧阳家的嫡长孙,长辈视他为家族兴旺的希望,给他安排的护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可不是泛泛之辈。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各使神通。
欧阳城骑马回撤,护卫们跟随他。
有些护卫在马背上转身搭箭,射向追击的敌军。
但追击的敌军也会这一招,用箭射向欧阳城的后背。
欧阳家的护卫连忙用刀剑打掉那些箭矢。
此时此刻,生与死之间,距离那么近。
欧阳城在后撤的过程中,顺便用长剑斩杀敌军中的小兵。
有时候,一剑划过去,敌人的热血从脖颈处喷出来,飙得老高,甚至飞到欧阳城的脸上。
脸上没有铠甲覆盖,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别人的鲜血是热乎的。
但只热乎一下子,战场上的寒风一吹,喷出来的鲜血瞬间冷却。
在打打杀杀中,他的呼吸变急促,胸膛剧烈起伏。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皇帝那边出了乱子。
因为双方都懂谋略,他去偷袭敌军的大汗,敌军也派人来偷袭皇帝。
不过,敌军的目的不是杀死皇帝,而是活捉。
— —
另一边,守城的唐风年也面临危险。
因为洪水亮扒掉皇帝这边战死的士兵的衣衫,穿到他自己身上,又故意在脸上涂抹一些泥巴和鲜血,带着十几个忠诚的手下猛汉,一起乔装改扮,然后骑马跑到城门口。
他本以为城门是敞开的,本打算长驱直入,先杀唐风年,然后趁着城内兵力空虚,直接控制城池。他甚至打算好了,如果百姓像羊羔一样温顺,他就不大开杀戒,笑纳这满城奴隶。如果百姓敢反抗,他就纵火焚城。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此时,城门居然是关闭的。
唐风年和白捕头站在城楼上,与城外的人马对视。
白捕头眉头紧皱,对着下方,大声喊话:“你们是谁?为何回城?”
他们之所以如此警惕,是因为不久前有逃兵哭着跑回来,逃兵还口口声声说:“敌人太厉害了!呜呜呜——”
“我们打不过,打不过啊!”
“死了好多人!好多人!打不赢,我不想死!”
……
逃兵的话,让唐风年感到悲观。再加上他守在这后方,远离战场,看不到战场上的真实局势,所以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选择最谨慎的守城方式——那就是关闭城门。
他暗忖:万一皇上战败,敌人肯定会来屠城。
他看过很多史书,史书上记载许多残忍的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他以史为鉴,不敢对敌人抱有任何美好幻想。
大同府城内,除了那些逃跑的富户,剩下的人口依然超过万数。其中,还有他最想保护的家人。
此时此刻,他选择谨慎,眼看来者骑马,不是运送伤兵的马车,他便暂时不开城门,打算问清楚再说。
由于洪水亮乔装改扮,脸上又脏兮兮,所以唐风年暂时没认出他。
洪水亮也谨慎,担心唐风年认出他的声音,于是吩咐随从答话。
随从故意摆出火气很旺的样子,语气咄咄逼人,大喊:“前方战事告急!死人太多,士兵不够用!”
“皇上特意派我们回来抓壮丁,带更多士兵去战场杀敌!”
“你还不快开城门?”
“耽误皇上的大事,就算你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一听这话,守城的官差纷纷吓得腿脚发抖,不约而同地心想:士兵不够用,都死了吗?
几万兵马啊,死那么多?现在又要抓壮丁,会不会抓我去打仗?怎么办?我怕死!我家里还有孩子要养活……
……
官差愿意日以继夜地守城,不抱怨辛苦,但他们大多数害怕打仗,不敢去战场上送死。
白捕头对刚才那些喊话半信半疑,转头与唐风年对视。
唐风年感到奇怪,皱眉疑惑,暗忖:如果战局真的如此不利,皇上为何不干脆选择撤退?抓壮丁去战场上充人数,这种烂招一点也不像皇上的作风。打仗,岂能临时抱佛脚?
于是,他对白捕头摇头,低声说:“恐怕有诈,你继续盘问他们,多试探。”
白捕头点头,转过身,继续朝下方喊话:“皇上让你们抓多少壮丁过去?”
城外的洪水亮不耐烦,又示意随从回答:“至少要一千新兵!十万火急!快开城门!”
唐风年心中紧张,但头脑冷静,凑到白捕头耳边,耳语几句。
紧接着,白捕头又大声喊话:“牛将军还活着吗?为什么不是他回来抓壮丁?”
洪水亮示意随从回答:“他死了,回不来!”
唐风年冷笑,暗忖:这次跟随皇上御驾亲征的武将名单中,根本没有什么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