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嫣儿、玉燕来了,芙蓉楼也安排了十几位年轻漂亮的歌姬舞女进来陪酒。
鲜于嫣儿喜滋滋的坐到贾环身旁,小声撒娇似的嗔道:“这次随扈出京去了几个月,也没个信,让奴家担心死了。”
长相美艳,身材凹凸有致,充满异域风情的鲜于嫣儿,亲热的给贾环斟满了美酒,身子弧度惊人的部位挨着贾环。
………
薛蟠和章童说道:“章大人,我虽不知家里有没有百年人参,但是,家里也经营有药铺,关系还是有一些的,只要舍得花银子,相信还是有机会能购到百年人参的。”
章童道:“如果能买到,你就快些入手,这次只需要四支百年人参,等采购足够了,下次就不知还有没有这个机会了。”
薛蟠忙表示,明日就想办法购人参。
…………
鲜于嫣儿不动声色的望了一眼薛蟠,小声的和贾环道:“环郎,这姓薛的,可是你家的亲戚?”
环郎?
贾环有些不自在,却没有阻止鲜于嫣儿,随她爱叫什么,道:“嗯,我嫡母与他母亲是姐妹,算起来,他算是我的表兄。”
鲜于嫣儿听明白了。
嫡母的亲戚,那就只是名分上的亲戚,实际上,并不算亲近。
贾环问道:“怎么了,他是犯了什么事?”
“这倒没有,这些日子,有一位姓刘的北地商人,和他走的很近,那个姓刘的,行事有些古怪。”
“哦?”
“刘舟曾经去过我们鲜卑族人的药铺,想采购韩王府的药丸,我们是守规矩的,只零卖给百姓,就推脱说我们药丸也不多,婉拒了他。”
贾环只当不知刘舟的事,问道:“韩王府药坊的成药药效极佳,他是北地商人,想采购一些回去做买卖,也是合理的,有什么问题?”
鲜于嫣儿道:“我们鲜卑族人药铺的掌柜,十几年前,曾经去过草原蒙古人的牧区采购皮革,一次偶然的机会,掌柜的得见过蒙古的朝鲁。”
“朝鲁是什么人?”
“朝鲁以前是行台监督,五年前接手了探马赤军,探马赤达鲁花赤,蒙语是镇守者,是探马赤军的一把手探马赤官。”
“朝鲁其实是汉人,朝鲁这个蒙古名字,是蒙古大汗赏赐给他的名字,他原来姓刘,叫刘靖边。这刘舟外貌长得实在太像他了,我们掌柜的猜测,刘舟或许是刘靖边的子侄辈。”
对刘舟的身份,贾环就有所怀疑,鲜于嫣儿证实了刘舟基本上是蒙古人的细作了。
贾环问道:“刘舟他们在京城,有多少人?”
鲜于嫣儿道:“环郎,你有所不知,蒙古人探马赤军的各种细作,都是分开行动的,他们有不同身份的反间,有负责采购军队急需的战略货物,有的是负责收买腐化敌国官员,有的负责刺杀,有的负责探清敌国情报,也有负责勾画山川河流地图的。”
“各个行动的细作小队,只向上负责,行动小队之间,是不联系的!”
贾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这种严密的间谍管理制度,避免被抓住一两个间谍的小分队头目,被一网打尽的风险。
忽然,鲜于嫣儿身子微微前倾,道:“环郎,我想求你帮我们办件事?”
鲜于嫣儿明亮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贾环,身上香风更浓了,纤纤玉手轻轻的搭上贾环的胳膊,摇了摇。
“何事?”
“蒙古人与胡辽在交战,附近的边镇都被封锁了,我们鲜卑族人住在深山里,缺少食盐。奴家听说韩王府从江南开回通州的二十多艘船,有十几艘都是食盐?”
鲜于嫣儿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道:“能不能卖给我们两万斤食盐?”
两万斤食盐,倒是不多。
贾环没直接答应,道:“我会跟殿下禀报的,也不用花银子买了,你们拿药材来换吧!”
鲜于嫣儿高兴的答应了。
贾环还道:“这些食盐,要保证是运回去你们自己用,如果让我们知道,这盐卖给了蒙古人,这后果,你是知道的。”
鲜于嫣儿立刻保证道:“环郎放心吧,不会的,我们鲜卑族人最恨的是辽人,但是对蒙古人也没有好感,不会帮他们的。”
…………
第二日,大清早,赵太太、李纨、迎春、探春、惜春、薛宝钗、薛宝琴、史湘云、黛玉、李棠坐在贾环大厅饮茶。
贾琮、贾兰、李楷、贾环在书房喝茶。
贾琮有两日休沐,能陪他们下去玩两日。
荣国府角门外,十几驾马车都在等候了,一半是拉行李衣物的马车,一半是坐人的。
丫鬟们忙忙碌碌,将自己小姐的行李搬到门外,装到马车上。
贾芸、赵树儿在指挥小厮们帮忙。
王熙凤夫妇也来了,一进院子,王熙凤便酸道:“这贾府,只有我是劳碌命,你们都出去玩了,我还要留在府里管家,办差事。”
李纨笑了,恭维的道:“凤丫头,谁让您是咱们府里最能干的,老祖宗都离不开你,只能辛苦你了。”
史湘云叹气道:“如果老祖宗能跟我们一起下去玩几日,就好了。”
贾环也从书房走出来,道:明日摘了果子,杀了牛羊,让庄上的随从送一些回来,给府里的人也尝尝鲜。
贾琏笑道:这也好,环哥儿,我们可等着你农庄的果子了。
说说笑笑着,下人们搬完了行李,贾环他们也要出门了。
两人坐一辆马车,赵太太与探春坐一辆。
惜春本来想与李棠坐的,李纨与迎春都不同意,两个小姑娘都在调皮的年纪,不一定能规规矩矩坐在马车里的。
迎春与惜春坐一辆,李纨与李棠坐。
黛玉与史湘云一辆车,薛宝钗与薛宝琴坐一辆。
贾兰与李楷坐一辆,贾环、贾琮骑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