瑛的船队走到下邳的时候,接到了李嗣业从南方送来的请罪书。
“被崔乾佑突围跑了?”
李瑛坐在船舱里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尽管自己千般算计,还是被崔乾佑突围跑了。
李瑛对此既意外又不意外,毕竟崔乾佑的军事能力不是盖的,他可是在历史上直接导致高仙芝、封常清被斩的元凶,更是俘虏了盛唐名将哥舒翰,在潼关之战中一举歼灭了二十万唐军。
李瑛一直担心李嗣业、张巡这个组合打不过崔乾佑,被他逆转了局势,现在这种糟糕的局面虽然没有发生,但还是被他虚晃一枪偷袭了杭州。
杭州已经被崔乾佑控制了将近两年,城内的粮食和钱财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但百姓遭到劫掠还是让李瑛动了恻隐之心,对杭州的百姓深表同情。
“王卿啊,传朕旨意,给杭州的百姓免除五年的赋税,以昭朝廷同情之心。
同时命浙江布政使许万年组织苏州、湖州、会稽、衢州等地向杭州接济钱粮,帮助杭州迅速恢复秩序。”
李瑛慈眉善目的对户部侍郎王缙吩咐一声,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拟诏安抚杭州百姓,表达朝廷的关怀之意。
“臣遵旨!”
身穿绯袍的户部侍郎王缙举着笏板领旨。
因为杭州、苏州、常州等浙北地区(按照书中的区划)掌控在叛军手中,因此浙江布政使许万年把自己的治所放在了浙南的温州,让张巡和雷万春率领的正规军挡在前面,自己在后面梳理浙江的政务,因此没有遭到叛军的冲击。
现在杭州遭到浩劫,李瑛要求他这个布政使马上赶赴杭州慰问百姓,安抚地方,不能再继续躲在温州享受太平,否则革职查办。
等王缙退下之后,李瑛继续与身边的大臣研究崔乾佑的去向?
“崔贼在杭州劫掠了百姓,抢夺焚烧了我军战船,他能往哪里去?各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
大船此刻正行驶在通济渠中,船舱内除了李瑛这位大唐天子之外,另外还有申王李祎、兵部尚书李泌、中书侍郎王维、散骑常侍李白、礼部侍郎令狐承、银监司司丞刘晏等大臣。
听了李瑛的询问,胡须花白的申王李祎首先开口:“目前除了山东北部、河北东部尚在叛军掌控之中,神州大地皆已被朝廷收复,在南方已无崔乾佑立锥之地,臣猜测崔乾佑十有八九自海上奔渤海投奔安庆绪去了。”
李祎话音刚落,兵部尚书李泌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臣倒是认为崔乾佑更大的可能是渡海去朝鲜半岛投奔史思明去了,两人很可能要合兵攻打新罗。”
听了李泌的猜测,李白、王维等人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个可能性更大一些。
史思明手下有六七万兵力,倘若再与崔乾佑的四万人马会师,那么这支叛军的总兵力将会超过十万人,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
李瑛捏着下巴陷入了沉吟之中:“史思明、崔乾佑都是智勇双全的统帅,他们麾下的叛军也打了三年的仗,其骨干更是我大唐的辽东边军,兵员素质与我军在伯仲之间。
如果这两人联手,那新罗朝廷只怕很难招架得住,几年之后,说不定半岛真的就易主了。”
李泌继续道:“叛军中有大量的契丹人、同罗人等北方异族,如果能从半岛南部打到辽东,他们就能重回故乡,综合来看,崔乾佑有很大可能率叛军渡海去新罗半岛了。”
“但崔乾佑真的去投奔史思明了吗?”
李瑛蹙起双眉,在心中剥茧抽丝,利用穿越者的上帝视角进行分析。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按照史书记载,史思明在打赢了邺城之战后将崔乾佑与安庆绪一起处死,可见两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至于让史思明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毫不留情的处死了崔乾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必两人积怨日深,方才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从这一点上来看,崔乾佑大概率不会去投奔史思明。
“更重要的是,崔乾佑如果去朝鲜半岛投奔史思明,为何会掳掠大量的年轻女人?”
李瑛再次捏起手里的奏折,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
叛军破城之后奸污妇女的事情在历史上多如牛毛,不可胜数,夺人清白之后把人杀掉也是叛军常干的事情,但把女人裹挟从军的事情却是很少发生。
对于任何造反的势力来说,年轻男子远比女人值钱,因为男子可以打仗杀敌,有了男人随时可以抢到女人。
甚至在奴隶市场上,年轻男奴隶的价格也比女奴隶的价格贵,至于说年轻漂亮的女奴隶会不会很贵,这是不存在的事情,既然年轻漂亮,那就不会成为奴隶,百分之百小时候就被人买回家着去了。
就算崔乾佑与史思明目前还没有发生矛盾,他要率军去东海彼岸的新罗半岛投奔史思明,他裹挟年轻男人从军岂不是更好,为何要掳掠了四五千女人?
想要解决士兵的生理问题,新罗半岛又不是没有女人,生理结构都是一样的,使用起来的效果毫无区别,崔乾佑完全没必要命令叛军挟持大量的女子上船。
由此推断,这说明崔乾佑要去的地方是个缺少女人,甚至也缺少男人,人烟稀疏的地方。
崔乾佑裹挟年轻女人的目的并不是给士兵解决生理问题,更大的可能是让手底下的将士能在那个地方扎根安家,避免士兵们每天吵着闹着回家。
“既然如此,哪个地方符合这个条件?”
李瑛感觉自己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按照崔乾佑的认知来说,只有两个地方最有可能,一个是琉求岛、一个是琼州岛。”
琉求岛作为李瑛穿越之前的台湾岛,到现在还没有政权存在,甚至连部落都没有,岛上有多少土着不得而知;这里现在是野蛮、荒凉的代名词,甚至都不如爪哇国对唐人有吸引力。
至于琼州岛,则是李瑛穿越之前的海南岛。
由于距离岭南近在咫尺,加之岛上地形平坦、气候温润,大唐的军队早就踏上了这片土地,自从贞观时期就在岛上设置了振州与崖州,岛上有七八万居民,隶属于岭南道治下。
虽然这两个州的郡兵加起来只有两三千人,如果崔乾佑率领四万叛军登岛,肯定能迅速掌控全岛,但由于距离大陆太近,唐军也可以轻松渡海,将叛军围歼在岛上。
两相比较,李瑛判断崔乾佑逃亡琉求岛的可能性更大,而李祎、李泌受制于时代局限,他们对海洋不太敏感,所以目光一直盯着大陆,而没有想到远在海上的琉求岛。
“诸位爱卿,朕认为崔乾佑有个更可能去的地方,那就是琉求岛。
因为岛上人烟稀疏,所以他才从杭州劫掠了大量的年轻女子,以及许多粮食、甚至还有家禽,多半就是为了在琉求岛扎根。”
在心中揣测完毕之后,李瑛便把自己的观点道来,向在场的大臣分析自己判断的依据。
众人听完之后俱都恍然顿悟,纷纷表示“陛下分析的有理有据,根据叛军劫掠女人随行这一点来看,去琉求岛的可能性更大!”
李瑛立即发布圣谕:“不管崔乾佑去琉求岛还是琼州岛,都要尽早将之歼灭,把那些被掳走的女子解救回来,绝不能养虎遗患。
你们兵部马上从全国各地征调筹集船只,给李嗣业送到杭州去,让他厉兵秣马,就算搜山检海,也要把崔乾佑的人头给朕送到长安!”
李泌急忙举着笏板领旨:“臣遵旨!”